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克里蒙梭: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游戏相关:​我是煞笔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64行: 第64行: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舰名溯源===
克里蒙梭的舰名来源于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他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总理。他的政治手腕狠毒,发言咄咄逼人,富有煽动性,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
克里蒙梭出生于1841年,早年从医,主张民主与新闻自由。1870年9月,法军在色当战役中惨败,拿破仑三世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恢复共和,随即成立了临时政府,声明继续对普作战。克列孟梭被任命为蒙马特尔区区长。1871年2月,当选为激进派议员。当时普法战争性质已经转化为法国自卫的反侵略正义战争,而临时政府则一心想卖国投降,割地求和。在国民议会讨论同德国缔结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并赔款50亿法郎的法德初步和约时,克里蒙梭投了反对票,辞去议员职务,以示抗议。3月18日,巴黎公社运动在蒙马特尔区爆发,他作为该区区长反对群众使用暴力,但却对巴黎公社抱有同情,采取中立政策,幻想能停战。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他辞去区长职务,重新开业行医。
1871年他被选入巴黎市议会。1875年起担任市议会议长。1876年当选为众议员,不久便成为激进派领袖。他一贯拥护共和,反对复辟帝制。1877年带头反对麦克-马洪总统企图加强个人权力的做法;他虽然不赞成社会主义,但同社会主义者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其1880年创办的《正义报》中马克思的女婿龙格为最有影响力的编辑之一。在某些问题上,他受了社会主义者一定的影响。他于1880年10月在马赛发表了马克思称之为“半社会主义”的演说,提出对资本征收累进税,取消常备军、缩短工作日、工会活动合法化等主张,并且反对法国对外进行殖民活动,认为用暴力征服“不开化”民族,只会降低法兰西民族的道德威望。他因激烈的政治态度在各处树敌,1892年受巴拿马丑闻牵连使其于1893年选举中落选。在此之后他主要从事于报业活动,1897年开始为《震旦报》撰写社论。1900至1902年创办《集团》周刊。1903年6月主持《震旦报》报社工作。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据理力争,有力地揭露军国主义和教权主义反动势力,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这也提高了他的知名度,1902年,克里孟梭再度当选为参议员,成为参议院中左翼联盟的成员。
1906年10月出任总理兼内政部长后,他在内阁中设置了劳工部。他的施政纲领中列入了几项社会改革措施,如8小时工作制、征收累进所得税等,但上台后绝大多数内容都未被实行,只通过了一项退休法令,规定只有65岁以上老年工人才能享受,{{黑幕|在工人平均寿命45岁时提出65岁的退休金……}}被工人称为“死尸的退休金”。库里耶矿区发生大罢工时,他动用了25000人的军队前往镇压,逮捕了工会领导人,破坏了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在野时他一贯反对新闻检查,广受左翼人员支持,上台后却下令压制新闻自由。他的所作所为博得资产阶级右翼的全力支持,成为他们对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铁腕人物”。他积极促成了英国与沙皇俄国结盟,构建英法俄三国协约以对抗德奥意三国同盟。1909年受到有势力的代尔卡塞攻击而辞职,随游历海外,1911年,再度当选为参议员。担任外交和陆军委员会委员,他确信德国人要发动战争,重视国防军需。1913年创办新的日报《自由人报》,自任主编。翌年9月,《自由人报》被取缔,两天后又改名《囹圄人》重新印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大力进行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鼓吹扩大军火生产和征集更多人力,向国内绥靖妥协思想作斗争。主张对德国进行复仇战争以保卫法国安全。
1914年一战爆发,德军直逼巴黎,法国国会讨论要撤离,克里蒙梭说:“'''对,我们离前线太远了'''。”1917年的时候。当时法国前线失利,伤亡很重,士气低落。俄国退出了战争。法国政府内部以前总理卡约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立即议和,实现“没有胜利者的和平”。在这紧急情况下,主战的雷蒙·普恩加莱总统决定请克里孟梭组阁。其时克里孟梭已76岁高龄,身兼总理与陆军部长重任。1918年3月8日,他在众议院的政策演说中说:“我的对内政策是:我要作战。我的对外政策是:我要作战。……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要作战……而且我将不断作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历来独断专行,再度执政后更加突出,实际上是在保留议会的情况下实行了个人独裁。他杀伐果断,多次亲赴前线,重振士气,在国内强力镇压反战力量,并对他们一概斥之为“失败主义分子”。他还以此为借口,大肆镇压工人运动。前内政部长马尔维和前总理卡约等亦以企图秘密议和罪名遭到逮捕。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77岁的克里孟梭老泪纵横地高喊:“我总算等到了这个复仇的时候!”。此后他被称为“胜利之父”。
原本和会是预定在中立国举办的,以免因仇恨而失去公正,但在克里蒙梭再三请求下,和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地址特地选在凡尔赛宫镜厅{{黑幕|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在这里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他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并称”三巨头“。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他竭力主张肢解德国,要求德国偿付巨额赔款,不仅还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还要求割让出萨尔煤矿,并在莱茵兰地区设立军事缓冲地带,当其他国家提出异议时,他不是拍案反对,就是以退出会场相威胁,使会议多次陷入停顿和僵局。虽然他使劲浑身解数,但在英美的反对下,并未达成全部条件,也为二战埋下了导火索。
战争中的克里蒙梭被人尊敬,但战后却受到了一致反对。战争使得人们到处可见四肢不全的人及退伍军人身穿破旧的军装在街角乞讨,几乎每两个妇女就有一人服丧,左翼媒体要求革命,右翼要求镇压,罢工和抗议接踵而来。而他下令向5月1日的游行队伍开枪,完全使自己显现出一副粗暴残忍的独裁者形象。
1919年底,他抱着必胜的信心参加总统竞选,没想到遭到惨败。从此他退出政坛,回到故乡。他拥有一处乡村别墅,每天过着种花、看报、写回忆录的生活。自从他离开政界后一直到1929年,也没有人再提起他。只有他的密友能看到他的另一面——他对朋友忠心耿耿,朋友们对他也很忠实,他善良友好而且也舍得花时间和金钱。他喜欢他的花园,{{黑幕|虽然据一位参观过的人说“整个花园就是各种种子乱撒一通”}}。1929年11月24日,克里蒙梭孤独地在旺代省故居去世,终年88岁。他的遗嘱是这样写的:“我死后,请将我的遗体葬在我父亲贝雅曼·克里蒙梭的墓地旁边。我的遗体应当直接从太平间送到墓地,不进任何教堂,不搞任何有仪式的葬礼。我的坟墓应与我父亲的一样,不立墓碑,只安一圈铁栅栏即可。”克里蒙梭被人遗忘了,在他死后的十年间,没有一个法国政治家曾在公众场合提起他的名字。
=== 立绘相关 ===
=== 立绘相关 ===
==== “鸢尾花女孩” ====
==== “鸢尾花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