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前卫: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110行: 第110行:
相较于船体设计,前卫级的火力就真的不太行了,虽然在二战开始前欧洲各个海军大国的新锐战列舰都已经开始装备15英寸主炮,但相比起德国俾斯麦级、法国[[黎塞留]]级还有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的主炮,前卫的那几门从老旧战列舰拆下来的老式BL 15英寸Mk.I主炮还是要差上一大截,因此其火力也被后世诟病为“在新战列舰上装老奶奶的假牙”。不过英国人为15英寸炮研制的新式重弹在前卫号上得以采用,使主炮其穿甲能力和命中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较于船体设计,前卫级的火力就真的不太行了,虽然在二战开始前欧洲各个海军大国的新锐战列舰都已经开始装备15英寸主炮,但相比起德国俾斯麦级、法国[[黎塞留]]级还有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的主炮,前卫的那几门从老旧战列舰拆下来的老式BL 15英寸Mk.I主炮还是要差上一大截,因此其火力也被后世诟病为“在新战列舰上装老奶奶的假牙”。不过英国人为15英寸炮研制的新式重弹在前卫号上得以采用,使主炮其穿甲能力和命中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前卫的八门主炮都来自于一战旧舰:[[光荣(大型轻巡洋舰)|光荣]]转到[[厌战]]的一门炮后来被卸掉,经过整修后移装到前卫号上;两门来自于[[伊丽莎白女王号]];两门来自于战列舰拉米利斯(HMS Ramillies 07);一门来自于君权号(HMS Royal Sovereign 05);一门来自于决心号(HMS Resolution 09);最后一门来自于浅水重炮舰暗界号(HMS Erebus I02),该炮最初是为复仇级战列舰所订购的,后装备于浅水重炮舰内伊元帅号(HMS Marshal Ney),1916年移交给暗界号。
前卫的八门主炮都来自于一战旧舰:[[光荣(大型轻巡洋舰)|光荣]]转到[[厌战]]的一门炮后来被卸掉,经过整修后移装到前卫号上;两门来自于[[伊丽莎白女王]]号;两门来自于战列舰拉米利斯(HMS Ramillies 07);一门来自于君权号(HMS Royal Sovereign 05);一门来自于决心号(HMS Resolution 09);最后一门来自于浅水重炮舰暗界号(HMS Erebus I02),该炮最初是为复仇级战列舰所订购的,后装备于浅水重炮舰内伊元帅号(HMS Marshal Ney),1916年移交给暗界号。


前卫号的副炮为8座、共16门由雷达导引指挥接战的第一型5.25吋高平两用速射炮,炮塔可交由雷达操作手遥控,进行全自动接战。备弹391发,最快射速每分钟18发。
前卫号的副炮为8座、共16门由雷达导引指挥接战的第一型5.25吋高平两用速射炮,炮塔可交由雷达操作手遥控,进行全自动接战。备弹391发,最快射速每分钟18发。


在二战期间为了提升近距离防空火力,前卫号装设了73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其中有10座六连装、1座双连装(装设在B炮塔顶)、11座电力驱动的单管炮。理论上每门40快炮会配赋1,564发炮弹,但因为前卫号的空间不足因此每门炮只搭载了1,269发炮弹。随着二战结束,波佛斯快炮逐步撤装,在1954年大修时全数拆除。
在二战期间为了提升近距离防空火力,前卫号装设了73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其中有10座六连装、1座双连装(装设在B炮塔顶)、11座电力驱动的单管炮。理论上每门40快炮会配赋1,564发炮弹,但因为前卫号的空间不足因此每门炮只搭载了1269发炮弹。随着二战结束,波佛斯快炮逐步撤装,在1954年大修时全数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前卫的火控系统,前卫的火控系统非常完善,其主炮和副炮和高炮都拥有自己的远程火控系统,以及海军部火力控制台(Admiralty Fire Control Table,简称为“AFCT”)Mk.X。四座主炮炮塔由两个指挥塔空中,每座指挥塔都装备有一个[[英国274型雷达|274型火控雷达]],其他雷达包括960星空地搜索雷达,293型水面雷达和277型对空雷达。
值得一提的是前卫的火控系统,前卫的火控系统非常完善,其主炮和副炮和高炮都拥有自己的远程火控系统,以及海军部火力控制台(Admiralty Fire Control Table,简称为“AFCT”)Mk.X。四座主炮炮塔由两个指挥塔空中,每座指挥塔都装备有一个[[英国274型雷达|274型火控雷达]],其他雷达包括960星空地搜索雷达,293型水面雷达和277型对空雷达。
第120行: 第120行:
装甲防御方面,前卫级的装甲设计参考自乔治五世级,但水线装甲带较薄,这是由于前卫号后期设计修改不得不削减装甲重量减重导致的。前卫号的水线装甲带長140米,由330毫米厚的克虏伯硬化装甲组成,在船壳底部边缘的厚度为114毫米。主炮炮塔顶部装甲厚152毫米,侧面厚度180-230毫米。
装甲防御方面,前卫级的装甲设计参考自乔治五世级,但水线装甲带较薄,这是由于前卫号后期设计修改不得不削减装甲重量减重导致的。前卫号的水线装甲带長140米,由330毫米厚的克虏伯硬化装甲组成,在船壳底部边缘的厚度为114毫米。主炮炮塔顶部装甲厚152毫米,侧面厚度180-230毫米。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HMS_Vanguard_(23)#/media/File:HMS_Vanguard_(23),_USS_Quincy_(CA-71)_destroyers_anchor_in_the_Firth_of_Clyde,_Scotland_(UK),_during_NATO_Operation_Mainbrace,_in_September_1952_(80-G-K-1283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2/HMS_Vanguard_%2823%29%2C_USS_Quincy_%28CA-71%29_destroyers_anchor_in_the_Firth_of_Clyde%2C_Scotland_%28UK%29%2C_during_NATO_Operation_Mainbrace%2C_in_September_1952_%2880-G-K-12832%29.jpg|宽度=400|说明=1952年的前卫号(近处)}}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HMS_Vanguard_(23)#/media/File:HMS_Vanguard_(23),_USS_Quincy_(CA-71)_destroyers_anchor_in_the_Firth_of_Clyde,_Scotland_(UK),_during_NATO_Operation_Mainbrace,_in_September_1952_(80-G-K-1283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2/HMS_Vanguard_%2823%29%2C_USS_Quincy_%28CA-71%29_destroyers_anchor_in_the_Firth_of_Clyde%2C_Scotland_%28UK%29%2C_during_NATO_Operation_Mainbrace%2C_in_September_1952_%2880-G-K-12832%29.jpg|宽度=400|说明=1952年的前卫号(近处)}}
===服役历史===
===服役历史===
前卫号于1941年10月2日开始建造,但由于资源和人手短缺,还是拖到了1944年11月30日才下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参加了该舰的下水仪式,但前卫号并没有赶上二战,后因二战结束减少了对军舰的需求,前卫一直到战后的1946年5月12日才正式服役。
前卫号于1941年10月2日开始建造,但由于资源和人手短缺,还是拖到了1944年11月30日才下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参加了该舰的下水仪式,但前卫号并没有赶上二战,后因二战结束减少了对军舰的需求,前卫一直到战后的1946年5月12日才正式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