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北卡罗来纳: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69行: 第69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一号舰,是美军历史上第四个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名命名的战舰。同时她也是美军第一艘新式的“快速战列舰”,设计式运用大量《华盛顿海军条约》期间的技术成果,北卡罗来纳于1937年5月3日被官方正式命名,1937年10月27日在纽约海军船厂(New York Naval Shipyard)开始建造,1940年6月13日下水,1941年4月9日建成服役。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S_North_Carolina_(BB-55)#/media/File:USS_North_Carolina_NYNY_11306-6-46.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f/USS_North_Carolina_NYNY_11306-6-46.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北卡罗来纳号}}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1937年建造的一级战列舰,是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下的一级条约型战列舰,也是每个建造的第一级快速战列舰。
 
该级共包括两艘,首舰北卡罗来纳号以及二号舰[[华盛顿]]号。


===舰船设计===
===舰船设计===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体系下建造的第一级新式战列舰,设计受到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制约,该条约对主炮组增加了一个限制,即不超过14英寸(356毫米)。总委员会评估了许多设计,从传统的23节(43公里/小时)战列舰类似于“标准”系列或快速战列舰方案里最终选择了一艘装备9门14英寸火炮的方案。然而,在方案获得授权后,美国援引了条约中的自动调整条款,允许在任何成员国拒绝签署该条约的情况下,将火炮口径增加到16英寸(406毫米),原因是日本拒绝签署该条约。
====设计背景====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海军继续他们的军备扩张计划,英国方面正在加紧完成他们的[[无敌|G3]]级战列巡洋舰和[[圣乔治|N3]]级战列舰,与此同时日本也正在进行“八八舰队”计划中[[长门]]型战列舰、[[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等主力舰的指标设定。
 
而美国在1916年计划建造的六艘[[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以五艘及[[南达科他|南达科他(BB-49)]]级战列舰也在继续建造,而时任美国总统伍得罗·威尔逊(T. Woodrow Wilson)甚至在1918年12月呼吁再建造十艘战列舰和六艘战列巡洋舰。
 
不过这种激烈的军备竞赛很快在1922年停止了,1922年,各个海军强国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签署了著名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以遏制这种无休止的海军军备竞赛。该条约将主力舰的标准排水量和主炮口径分别限制在35000吨和16英寸(406毫米),而且各个签约国在未来的十年都不允许建造新的主力舰。
 
各个国家都有因此条约而被取消建造的主力舰,其中的受害者包括但不限于英国的G3级战巡和N3级战列舰、日本的[[土佐]]号战列舰、美国的[[南达科他|南达科他(BB-49)]]级战列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与后来的《伦敦海军条约》都对后续的战列舰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美国在1935年开始设计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设计过程====
1935年5月,美国海军准备设计新的一型“快速战列舰”,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设计部门提交了三个设计方案。
 
首先是“A”方案,标准排水量32670吨,配备9门14英寸(356毫米)主炮,安装在三座三联装主炮塔中,炮塔和[[纳尔逊]]级一样全部前置,航速可达30节(55.6公里/小时),装甲可以抵御14英寸炮弹。“B”和“C”方案的排水量都超过36000吨(已经超过了《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35000吨),航速可达30.5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主炮和炮塔布局,“B”方案搭载12门14英寸主炮,安装在四座三联装炮塔中,而“C”方案是搭载八门16英寸/45主炮,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
 
很明显只有“A”方案可以满足《华盛顿海军条约》里的规定,而“B”和“C”方案在重新设计后预估都要比35000吨的限制超过5000吨左右。
 
1935年9月开始,美国战列舰委员会继续进行了很多其他设计方案的研究,将航速设定为23~30节左右,主炮为八门或九门14或16英寸主炮,标准排水量在32000至41100吨之间。
 
但在经历了多个设计方案后,设计人员发现在满足条约35000吨的条件下实现装甲、火力和航速三者的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提升航速就得牺牲火力和装甲,反之亦然。
 
一直设计到一个名为“K”的方案,其基于原来的“B”方案进行改进,配备15英寸(381毫米)的水线装甲带和5.25英寸(133毫米)的水平甲板装甲带,排水量刚好为35000吨,搭载12门14英寸主炮,其余部分与“B”方案基本相同,但其刚好的35000吨排水量使得设计基本没有改进的余地。
 
“K”方案得到了海军的青睐,其中包括很多美国海军的高层人员,如当时的海军代理部长兼海军作战部部长威廉·H·斯坦德利(William H. Standley),根据美军对于该级战列舰的职责,主要是针对日本海军的[[金刚]]级快速战列舰,“K”方案可以满足所有要求。于是该级战列舰的设计就基于“K”方案进一步优化和细化。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SS_North_Carolina_(BB-55)#/media/File%3ANorth_Carolina_class_battleship_recognition_drawings.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e/North_Carolina_class_battleship_recognition_drawings.jpg|宽度=400|说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定稿设计图}}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SS_North_Carolina_(BB-55)#/media/File%3ANorth_Carolina_class_battleship_recognition_drawings.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e/North_Carolina_class_battleship_recognition_drawings.jpg|宽度=400|说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定稿设计图}}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全长222.12米,宽33.02米,吃水深度10.046米。她的标准排水量达3.6万吨,满载时增加到4.55万吨。该船由四个通用电气汽轮机提供动力,每个汽轮机驱动一个传动轴,使用八个燃油锅炉Babcock&Wilcox提供的蒸汽。额定轴功率为121000马力(90000千瓦),涡轮机的最高速度为28节(52公里/小时)。该船以15节(28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17450海里(32320公里)。她携带三架VoughtOS2U翠鸟浮式飞机进行空中侦察,这些飞机是由扇尾上的一对飞机弹射器发射的。和平时期的船员有1800名军官和士兵,但在战争期间,船员增加到99名,2035人应征入伍。
====最终定稿====
到1935年11月,设计部门在“K”方案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至少35版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编号均以罗马数字命名,彼此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该船在中心线上的三个炮塔中配备了9门16英寸/45口径的马克6炮的主炮组,其中两门炮塔位于船尾的一对超级炮组中,第三个炮塔位于船尾。副炮组由20门5英寸(127毫米)/38口径的两用炮组成,安装在船中部的两个炮塔中,5个炮塔两边都有。按照设计,该舰装备了16门1.1英寸(28毫米)的高射炮和18门50口径(12.7毫米)的布朗宁机关枪,但她的高射炮在其服役生涯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一个编号为“XVI”的方案得到了战列舰委员会的注意,这个方案的航速为27节(50公里/小时),全长218米,装备12门14英寸主炮以及11.2英寸(284.5毫米)厚的水线装甲带和5.1至5.6英寸(129.5至142.2毫米)厚的水平装甲带。这个方案总体而言非常符合战列舰委员会的要求,于是在1936年10月开始对该方案进行模型测试。


主装甲带厚305mm,主装甲甲板厚140mm。主炮炮塔有406mm厚的面,它们安装在用相同厚度的钢保护的倒钩上。连接塔有373mm厚的侧面。该舰的装甲布局设计时考虑到了对手装备的14英寸火炮,但由于条约体系在建造开始前就崩溃了,她的设计无法修改,以提高防御更重枪支的保护规模。尽管有这个缺点,但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比装甲更好但非常狭窄的[[南达科他(BB-57)|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更为成功。
但在模型测试中这个方案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模型在恶劣天气的高海浪情况下,舰体下方某些装甲薄弱的地方会从水下露出水面,其中就包括弹药舱部分。其余的问题还有水下防雷措施以及水平装甲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部门在1936年11月基于“XVI”设计又提出了“XVI-B”、“XVI-C”和“XVI-D”三套修改方案。其中“XVI-C”方案主要是加长舰体提高航速,同时削减部分炮塔装甲的吨位并增加到水线部分,这个方案得到了战列舰委员会的认可,装甲部分合格,并且较高的航速可以与航母协同作战,也可以与老的低俗战列舰组成战列线进行炮击战。
海军代理部长威廉·H·斯坦德利也对此方案非常认可,但他对这个方案的一个额外要求是:该设计的主炮布局可以在12门14英寸主炮(四座双联炮塔)和9门16英寸主炮(三座三联装炮塔)中切换。当然斯坦德利的这个要求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考虑周全的明智之举。
随后“XVI”方案便被设定为新型战列舰的最终方案,只在后续的建造过程中进行微调,被定为“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预定建造两艘。
====《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伸缩条款====
1936年3月,各个国家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该条约基本上延续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大部分内容,并且新增了“主力舰的主炮口径不高于14英寸”这一条,还新增了一个“伸缩条款”,即如果任何《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国拒绝签署该条约,那么《第二次伦敦条约》的其他签署国将主炮口径限制从14英寸提高到16英寸,排水量从35000吨提高到45000吨。
不过这次日本和意大利拒绝签署该条约,到了1937年3月,两国还是拒绝签署,那么伸缩条款内容生效。这意味着之前美国在“XVI”方案中留的一手算是排上了用场,新型战列舰可以搭载16英寸主炮,美国海军的大部分高层都赞同更换为16英寸主炮。
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部分政治压力不是特别赞同16英寸主炮的方案,但最终也同意了。
虽然主炮确实可以更换,但是该级35000吨左右的排水量导致设计基本不可能再调整,否则整个舰体设计都得推倒重来,所以为了提升火力和保持航速,就只能牺牲装甲部分了,这也是北卡级装甲孱弱的主要原因。
====基础参数====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全长222.12米,宽33.02米,吃水深度10.046米。她的标准排水量达3.6万吨,满载时增加到4.55万吨。
该船由四个通用电气汽轮机提供动力,每个汽轮机驱动一个传动轴,使用八个Babcock & Wilcox燃油锅炉提供的蒸汽。额定轴功率为121000马力(90000千瓦),涡轮机的最高速度为28节(52公里/小时)。该船以15节(28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17450海里(32320公里)。她携带三架Vought OS2U翠鸟浮式飞机进行空中侦察,这些飞机是由舰尾上的一对飞机弹射器发射的。和平时期的船员有1800名军官和士兵。
该船在中心线上的三个炮塔中配备了9门新研发的16英寸/45倍径的Mk.6主炮(因其由[[科罗拉多]]级搭载的Mk.V主炮改进而来,故被称作Mk.6),其中两门炮塔位于舰艏的一对超级炮组中,第三个炮塔位于舰艉,该炮在30度仰角的极限射程为32000米。该炮可以发射新研制的1224公斤穿甲弹和860公斤高爆弹.
副炮组由20门5英寸(127毫米)/38口径的Mk.12高平两用炮组成,安装在双联Mk.28底座上,两哥侧舷各有5座。防空火力方面,该舰装备了16门1.1英寸(28毫米)的高射炮和18门50口径(12.7毫米)的布朗宁机关枪,但她的高射炮在其服役生涯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主装甲带厚305毫米,主装甲甲板厚140毫米。主炮炮塔有406毫米厚的装甲。指挥塔有373毫米厚的侧面。该舰的装甲布局设计时考虑到了对手装备的14英寸火炮,但建造时设计已经无法更改。
尽管有这个缺点,但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比装甲更好但非常狭窄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更为成功。
====后续改装====
北卡罗来纳号在其服役生涯中获得了一些改进和升级,主要包括雷达和改进的防空设备。到1942年11月,该舰已加装3套Mark 3主炮火控雷达、4套Mark 4副炮雷达、一台CXAM空中搜索雷达和一台SG地面搜索雷达。
北卡罗来纳号在其服役生涯中获得了一些改进和升级,主要包括雷达和改进的防空设备。到1942年11月,该舰已加装3套Mark 3主炮火控雷达、4套Mark 4副炮雷达、一台CXAM空中搜索雷达和一台SG地面搜索雷达。


在1944年初的改装过程中,她加装了一台SK空中搜索雷达代替CXAM和第二台SG雷达;她的Mark 3雷达换成了更先进的Mark 8雷达,尽管她保留了Mark 3雷达中的一台作为备用。同年9月,SK雷达更换为SK-2系列,她的Mark 4雷达更换为Mark 12和Mark 22系列的组合。战后,她加装了第二架SR空中搜索雷达和一架SCR-720搜索雷达。
在1944年初的改装过程中,她加装了一台SK空中搜索雷达代替CXAM和第二台SG雷达;她的Mark 3雷达换成了更先进的Mark 8雷达,尽管她保留了Mark 3雷达中的一台作为备用。同年9月,SK雷达更换为SK-2系列,她的Mark 4雷达更换为Mark 12和Mark 22系列雷达的组合。战后,她加装了第二架SR空中搜索雷达和一架SCR-720搜索雷达。
 
在1942年底的改装过程中,北卡罗来纳的高射炮被替换成了40支40毫米(1.6英寸)的博福斯炮,装在10个四脚架上,46支20毫米(0.79英寸)的厄利孔自动火炮装在一个脚架上。


在1942年底的改装过程中,北卡罗来纳的高射炮被替换成了40支40毫米(1.6英寸)的博福斯枪,装在10个四脚架上,46支20毫米(0.79英寸)的欧利康自动火炮装在一个脚架上。到1943年6月,她的防空武器装备增加了4个40毫米的四联防空炮,11月,在后主炮塔顶部增加了第15个炮架。1944年底又增加了两门20毫米炮,1945年4月又安装了八门。到8月战争结束时,她的20毫米防空机炮已经减少到8个双支架和20个单支架。
到1943年6月,她的防空武器装备增加了4个40毫米的四联防空炮,11月,在后主炮塔顶部增加了第15个炮架。1944年底又增加了两门20毫米炮,1945年4月又安装了八门。到8月战争结束时,她的20毫米防空机炮已经减少到8个双支架和20个单支架。


===服役历史===
===服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