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马里兰: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9,961字节 、​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未显示6个用户的2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seo:
{{#seo:
|title=舰R百科-马里兰
|title=舰R百科 玩家自由编辑的战舰少女R百科
|titlemode=append
|title_mode=append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舰R,百科,马里兰,USS Maryland,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好斗的玛丽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舰R,百科,马里兰,USS Maryland,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好斗的玛丽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马里兰}}}}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马里兰}}}}
第12行: 第12行:
{{舰娘名片
{{舰娘名片
|本名=马里兰
|本名=马里兰
|别名=好斗的玛丽
|别名=好斗的玛丽、<del>红狗</del>
|原名=USS Maryland
|原名=USS Maryland(BB-46)
|国籍=美国
|国籍=美国
|生日=3月20日
|生日=3月20日
第27行: 第27行:


__TOC__
__TOC__
<br clear="all" />


==游戏数据==
==游戏数据==
第33行: 第35行:
{{舰娘
{{舰娘
|战舰名=马里兰
|战舰名=马里兰
|获得方式=掉落(8-1~8-2),建造(4:40:00)
|获得方式=掉落(8-1~8-2,8-4,9-1~9-2)
}}
}}
|-|
|-|
改造后 =
改造后 =
{{舰娘|战舰名=马里兰·改|获得方式=改造}}
{{舰娘|战舰名=马里兰·改|获得方式=改造}}
|-|
和谐立绘 =
{{和谐立绘|图鉴编号=109}}
|-|
|-|
换装-试验型改良舰装 =  
换装-试验型改良舰装 =  
第44行: 第49行:
|获得前={{#invoke:舰娘|属性|desc1|试验型改良舰装}}
|获得前={{#invoke:舰娘|属性|desc1|试验型改良舰装}}
|获得后={{#invoke:舰娘|属性|desc2|试验型改良舰装}}
|获得后={{#invoke:舰娘|属性|desc2|试验型改良舰装}}
}}
|-|
试验型改良舰装-和谐立绘 =
{{和谐立绘|图鉴编号=109_1}}
|-|
Maryland =
{{敌舰
|战舰序号= Colorado-class 2nd battleship
|战舰名= Maryland
|图鉴编号= 1109
|星级= 6
|战舰类型= 战列舰
|人设= 12cat
|等级= 100
|耐久= 222
|火力= 170
|搭载= 20
|装甲= 161
|鱼雷= 0
|幸运= ?
|回避= 36
|对空= 167
|射程= 长
|索敌= 37
|对潜= 0
|航速= 21
|装备名1= 大型三连装炮
|装备名2= 大型三连装炮
|装备名3= 对空雷达Ⅱ型
|装备名4= 深海高速侦察机
|装备属性1= 火力+21<br>命中+6<br>射程:长
|装备属性2= 火力+21<br>命中+6<br>射程:超长
|装备属性3= 索敌+10<br>命中+15<br>对空补正50%
|装备属性4= 索敌+10<br>对空+2<br>对潜+2<br>轰炸+4
|第1格容量= 5
|第2格容量= 5
|第3格容量= 5
|第4格容量= 5
|出现场所= 2019年[[沸腾的大洋]]E8隐藏BOSS僚舰<br>2020年[[模拟演习作战]]43层第1波僚舰、49层第3波僚舰
}}
}}
</tabber>
</tabber>
第60行: 第104行:


== 原型简介 ==
== 原型简介 ==
'''马里兰号战列舰'''是一艘隶属于一战与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为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2号舰。
[[File:USS_Maryland_(BB-46)_underway_in_1935.jpg|450px|缩略图|右|1935年左右的马里兰号]]
马里兰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二号舰,是美国第三艘以马里兰命名的军舰。该级的三艘战列舰与同时期日本的[[长门]]型战列舰和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共七艘战列舰被称为“大七”(Big Seven)。
 
马里兰号是科罗拉多级的三艘里名气最大的一艘,她因其从珍珠港袭击一直到二战结束里参与多次战斗单每次都能完成任务的坚毅表现,被水手们称为“好斗的玛丽”(Fighting Mary)。
 
关于科罗拉多级的设计方面请参阅首舰[[科罗拉多]]的词条,这里不再赘述。
 
==服役历史==
1917年4月24日,马里兰号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1920年3月20日下水,1921年7月21日服役。
 
服役后,马里兰成为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希拉里·P·琼斯(Hilary P. Jones)的旗舰。随后马里兰经常参与各种大型活动或仪式,如1922年参与了海军学院毕业典礼、邦克山战役纪念日和国庆庆典等。
 
同年马里兰搭载美国国务卿查尔斯·E·休斯(Charles E. Hughes)前往里约热内卢参加巴西独立百年庆典,这是她第一次出访外国港口。
 
1923年6月,马里兰从东海岸通过巴拿马运河到达西海岸,加入战斗舰队,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访问后,驻留在西海岸。
 
1940年,为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加剧,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将战斗舰队的母港由旧金山转移至珍珠港,以震慑日本。
 
===二战时期===
====珍珠港事件====
[[File:USSMarylandPearlHarbor.jpg|400px|缩略图|右|珍珠港事件后的马里兰(左),右侧为沉没的俄克拉荷马号,背景是燃烧沉没的西弗吉尼亚号]]
1941年12月7日早上,马里兰与其他几艘战列舰停靠在珍珠港福特岛旁,她的旁边停靠着[[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
 
早上7时左右,当日军的第一波机群抵达福特岛时,马里兰号的船员都在岸上度假(因为这天是星期天)或者吃早餐。
 
当日军飞机开始攻击时,马里兰号的其中一名叫莱斯利·肖特(Lesilie Short)的防空炮手正在舰上的防空炮旁边写信,他见到日军飞机后第一个开始用防空炮还击,并击落了一架敌机。其他船员们见状也立刻返回自己的船上开始用防空炮还击,此时一旁的俄克拉荷马号已经因攻击而迅速倾覆沉没。
 
不过好在马里兰停靠在俄克拉荷马号的内侧,俄克拉荷马就这样帮马里兰挡下了所有的鱼雷攻击。{{黑幕|俄克拉荷马:我膝盖中了一箭(/TДT)/}}
 
但马里兰号此时被两枚穿甲炸弹命中,其中一枚穿透了她的前甲板并在机舱内爆炸,炸出了一个长6.1米宽3.7米的洞,另一枚在舰艉附近的水面引爆,并没有命中舰体。爆炸致使马里兰号的舰艇发生倾斜,但好在马里兰在后续没有再被炸弹命中。
 
日机攻击结束后,舰体还算完好的马里兰号开始救助一旁俄克拉荷马号的落水幸存者。
 
====改造和重返战场====
1941年12月20日,在珍珠港事件中受损并不严重的马里兰随同样轻伤的[[田纳西]]号和[[宾夕法尼亚]]号等战列舰一起返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进行维修。
 
这次维修中,除了修补之前被炸出的洞,她的两门5英寸(127毫米)/51倍径副炮被拆除,更换为5英寸/38倍径Mk.12高平两用炮,以加强防空能力。
 
1942年2月底,马里兰完成维修,并开始了一系列训练和巡逻。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期间,马里兰随姐妹舰[[科罗拉多]]号一起负责保护美国西海岸的任务在旧金山附近海域巡航,因为她们的航速不够快,无法跟随航空母舰一起在前线作战。
 
8月1日,马里兰再次回到珍珠港进行维修,这也是她自珍珠港袭击以来第一次返回珍珠港。
 
1942年11月,马里兰与姐姐科罗拉多号一起前往南太平洋的斐济群岛,正式加入太平洋战场。
 
此时正值瓜岛战役的激烈时刻,还是由于航速问题,两舰只能暂时在后方担任护航和巡逻任务,防止日军进攻澳大利亚。
 
====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战役====
1943年初,美军基本获得了瓜岛战役的胜利,开始逐步进行反攻。
 
2月,马里兰于姐妹舰科罗拉多前往新赫布底里群岛的艾菲特岛,随后前往圣埃斯皮里图岛。
 
随后在8月返回珍珠港进行维修。
 
1943年10月20日,马里兰完成维修离开珍珠港前往南太平洋新赫布底里群岛的艾菲特岛,并成为海军上将哈利·W·希尔(Harry W. Hill)的旗舰,准备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环礁。
 
11月20日,美军开始进攻塔拉瓦,这也是马里兰在太平洋战争中参与的第一次进攻行动。马里兰首先与姐姐科罗拉多进行炮击轰炸,轰炸完成后,登陆部队开始登陆,两舰再进行炮击支援。
 
在美军攻下塔拉瓦后,12月7日,马里兰离开此地前往珍珠港,短暂停留后前往旧金山进行维修和保养。
 
1944年1月13日,完成维修的马里兰从圣佩德罗出发前往南太平洋。
 
1月30日,马里兰与轻巡洋舰圣达菲号(USS Santa Fe CL-60)、比洛克西号(USS Biloxi CL-80)以及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一起组成第35特遣舰队,对在马绍尔群岛的罗伊岛的登陆行动进行支援。
 
1月31日,美军开始进攻位于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马里兰号进行炮击支援,摧毁了岸上的日军固定碉堡和机枪炮台。在战斗中,由于马里兰开火太猛,导致其1号炮塔过热而暂时瘫痪。
 
1944年2月15日,马里兰返回布雷默顿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此次修理中,她的8门16英寸/45倍径Mk.I主炮被更换为改进过的16英寸/45倍径Mk.V主炮。
 
====马利亚纳群岛战役====
1944年5月,马里兰完成维修向西航行抵达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加入了进攻塞班岛的第52.17火力支援小组(TG 52.17),该队由海军少将杰西·B·奥登多夫(Jessie B. Oldendorf)指挥,准备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同队的战列舰包括姐妹舰[[科罗拉多]]、以及田纳西级的两艘战列舰[[田纳西]]和[[加利福尼亚]]。


马里兰在1917年4月24日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于1920年3月20日下水,比其他姐妹舰早两年以上。1921年6月21日开始服役。
6月14日,第52特舰的几艘战列舰开始炮击塞班岛上的日军阵地。


诞生于海军假日时代,继承了当时美国战列舰的标准风格:飞剪型舰艏;笼式主桅;副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上;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主要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美国在获得日本海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后,更改设计,用4座双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取代了田纳西级战列舰的4座3联装14英寸口径主炮。由于火力加强,防御也相应加强来抵御敌方相同口径炮弹的攻击。其余各方面均与田纳西级相似。动力方面还是没有得到军方的重视,最大航速只有21节。
6月15日,登陆部队开始在塞班岛登陆,期间马里兰进行炮击支援。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USS_Maryland_(BB-46)_underway_in_1935.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2/USS_Maryland_%28BB-46%29_underway_in_1935.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马里兰号}}
由于配备新式的16英寸的火炮和水上飞机弹射器,服役之初的马里兰号成为海军舰队司令的旗舰,需要出席一些特殊场合。如1922年参与了海军学院毕业典礼、邦克山战役纪念日和国庆庆典等。同年搭载国务卿前往里约热内卢参加巴西独立百年庆典,这是她第一次出访外国港口。


1923年6月,马里兰从东海岸通过巴拿马运河到达西海岸,加入战斗舰队,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访问后,驻留在西海岸。而后马里兰号一直在太平洋舰队直到1940年前往珍珠港。
6月22日,一架日军的一式陆攻轰炸机从塞班岛上空驶向马里兰号和一旁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这架飞机最终向着马里兰号的舰艏投下鱼雷,在马里兰的舰艏右舷部分部分炸开了一个大洞。随后马里兰前往埃尼威托克再前往珍珠港进行维修,修理工们仅用了34天的时间便将马里兰修好。
[[File:USSMarylandKamikaze.jpg|400px|缩略图|右|在塞班岛战役期间被鱼雷击中的马里兰号舰艏]]


马里兰与同型舰[[西弗吉尼亚]]、[[科罗拉多]]以及纳尔逊级的[[纳尔逊]]、[[罗德尼]]和长门级的[[长门]]、[[陆奥]]作为条约时代最强的7艘战列舰,成为广为人知的Big 7。
9月6日,马里兰前往帕劳群岛,再次加入奥登多夫少将率领的第32.5火力支援小组(TG 32.5)。


=== 战争经历 ===
9月12日,贝里琉战役打响,马里兰第一个向贝里琉岛开火炮击。


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本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作战,马里兰号的众多船员都打算上岸休息吃早餐了,一名水手正好在高射机枪旁边写信,日机来袭时这名水手立即开枪射击,并击落了一架飞机。由于马里兰号停在[[俄克拉荷马]]的内侧{{黑幕|俄克拉荷马:我膝盖中了一箭(/TДT)/}},所以没有受到鱼雷的袭击,但有两颗炸弹击中马里兰号,并且一颗穿透了甲板在机舱内爆炸,致使马里兰号发生纵向倾斜。同年12月底返回普吉特海军船坞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造。
====莱特湾海战====
1944年10月初,美军开始计划继续进攻菲律宾,选择在莱特湾进行登陆。


1942年初就返回珍珠港,但由于速度跟不上舰队中的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战役中只能作为后备力量。
马里兰于10月初抵达马努斯岛,在那里被编入海军中将托马斯·C·金凯德(Thomas C. Kinkaid)率领的第七舰队,这里她仍然隶属于杰西·奥登多夫少将的火力支援小组。


在太平洋战争美军进入反击前,马里兰号作为护航兵力往来于通往澳大利亚的运输线。期间在珍珠港又进行数次小改装。
10月18日,火力支援小组的几艘战列舰一起进入莱特湾,并开始炮击轰炸莱特岛上的日军阵地。


1943年底马里兰号参加了在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
在接下来的几天,日军开始用神风自杀飞机来应对美军的登陆。


1944年初马绍尔群岛的两栖作战以及在1944年5月的塞班岛登陆战役。马里兰号得到了“好斗的玛丽”的绰号。10月,马里兰号参与了收复菲律宾的战役。在莱特湾海战中的苏里高海峡夜战中,马里兰号和其它5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借助雷达歼灭了从南路进攻莱特湾的日本舰队。
同时,日本高层那边也在启动“捷一号”作战计划,企图阻止美军的登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计划,简要来说,由海军中将小泽治三郎的航母机动部队在吕宋岛北方作为诱饵吸引美军主力部队远离莱特湾登陆场,再由海军中将栗田健男率领的中央部队从锡布延海方向与由西村祥治率领的南方部队从苏里高海峡方向一起打击位于莱特湾的美军登陆部队。


在1945年3月开始的冲绳岛登陆战中,马里兰号参与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并在战役期间一直担负火力支援任务。4月3日,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由于其8英寸的舰炮不能压制住岸上的火炮而向马里兰号求助,马里兰号立即用6发16英寸主炮炮弹轰击岸上的碉堡(BIG<del>MISS</del>SEVEN啦!!。4月7日,一架神风飞机带着500磅的炸弹撞到马里兰号3号炮塔。马里兰号退出了战役返回了珍珠港。
10月24日,美军收到位于南中国海的美军潜艇发来的情报称,发现两支日本舰队,分别位于苏禄海和吕宋岛北部。


战争结束后马里兰号从1945年8月之后的4个月中,马里兰号往来珍珠港与美国西海岸,参与了运送美国士兵返回美国的“魔毯行动”。
====苏里高海战====
[[File:Surigao_Strait.jpg|350px|缩略图|右|苏里高海战双方路线图]]
收到消息后,奥登多夫少将将舰队调往莱特湾南部的苏里高海峡附近防守,六艘战列舰马里兰、[[西弗吉尼亚]]、[[田纳西]]、[[加利福尼亚]]、[[宾夕法尼亚]]以及密西西比(USS Mississippi BB-41)排成一字横队,其他巡洋舰和驱逐舰鱼雷艇也严阵以待。


1946年4月,马里兰号解除现役,1947年4月退役。
与此同时,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西村舰队(由战列舰[[扶桑]]、[[山城]],重巡洋舰[[最上]],驱逐舰[[时雨]]、满潮、朝云和山云组成)也正在北上,原计划先与海军中将志摩清英率领的第二游击部队(主要由重巡洋舰那智、足柄,轻巡洋舰阿武隈以及几艘驱逐舰组成)会合,在通过苏里高海峡进入莱特湾。


1959年出售拆解。
不过西村祥治与志摩清英私下里关系不好,所以两队并没有协同进入苏里高海峡,而是由好胜的西村舰队率先独自进入苏里高海峡,就这样毫无防备的日军舰队落入了美军的圈套。


1961年2月,马里兰州州长塔瓦斯为纪念“好斗的玛丽”和其上的所有官兵,在其州府安纳波利斯建了一座花冈岩和青铜的纪念碑
25日凌晨3时左右,西村舰队的两艘战列舰扶桑和山城遭到了埋伏在苏里高海峡两侧的美军驱逐舰和鱼雷艇的集火,扶桑支持不住率先被鱼雷击沉。


马里兰号在二战共获得七枚战斗之星。
3时55分左右,六艘美军战列舰向着苟延残喘的西村舰队炮击开火,密集的炮弹向着西村舰队射来,最后山城号被集火击沉,倒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线的炮火前,而美军的六艘战列舰也完成了她们在当年珍珠港事件中的复仇(这六艘战列舰中除密西西比外其余全部是珍珠港事件中的受害者)。


战后马里兰转生成了潜艇(SSBN-738,俄亥俄级马里兰号核潜艇)
苏里高海战后,马里兰继续在苏里高海峡附近巡逻至10月29日,随后返回补给。
 
11月29日,马里兰又遭受了神风自杀飞机的袭击,一架日军神风飞机撞击了马里兰的一号和二号炮塔之间的位置并发生爆炸,爆炸炸毁了前甲板,炸出一个大洞,造成舰上31人死亡。
 
不过马里兰受损后并没有立刻返回维修,而是继续坚持执行巡逻任务,一直坚持到12月2日她才返回珍珠港进行维修。
 
因在莱特湾海战中英勇无畏的表现,马里兰从此被水兵们称为“好斗的玛丽”。
 
====冲绳战役====
1945年3月,维修完成的马里兰返回西太平洋,于3月16日抵达乌利西,并加入第54特舰,准备进攻冲绳。
 
马里兰被分配至冲绳岛的南部进行炮击轰炸,以吸引岛上的日军在南部进行防守,让西部登陆美军登陆部队可以更容易登岛。
 
4月3日,马里兰被转移至冲绳西海岸协助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USS Mineapolis CA-36)进行炮击支援。
 
4月7日,当坊之岬海战进行的当天,马里兰在傍晚时分又遭到一架神风飞机的袭击,这次飞机撞击了马里兰三号炮塔的顶部,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爆炸,导致10人死亡,37人受伤。
 
4月14日,马里兰离开冲绳海域前往珍珠港,再前往布雷默顿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本次维修中马里兰加装了16门行的双联5英寸/38倍径Mk.12高平两用炮,同时加装了10座40毫米四联装博福斯防空炮以及18座20毫米双联装厄利孔防空炮,大幅加强防空能力;同时修复了被炸毁的三号炮塔,并加厚了主炮塔上的装甲,在水下安装了新的防鱼雷凸起;并加装了新的SK-2雷达以及用于主炮塔的Mk.13火控雷达。
 
8月,马里兰完成维修,此时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马里兰此时正在参与测试和训练,没有前往日本。
 
二战中马里兰共获得了7枚战斗之星。
 
===战后===
随后马里兰参与“魔毯行动”,她在珍珠港和日本之间来回往返五次,将八千余名美军士兵带回国。
 
1945年12月17日,马里兰返回华盛顿州西雅图。
 
1946年4月15日,马里兰进入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退出现役被编入预备役。
 
1947年4月3日,马里兰号退役,于1959年7月8日,马里兰被出售报废拆解,她的船钟被保留了下来。
 
1961年6月2日,为纪念马里兰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时任马里兰州州长约翰·M·塔维斯(John M. Tawes)在安纳波利斯的州议会大厦前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中间由马里兰的船钟制成。
[[文件:Memorial maryland.jpg|缩略图|300x300像素|现位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州议会大厦门前的马里兰号纪念碑]]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模板:舰船评价嵌入}}
===官方设定===
===官方设定===
[http://url.cn/42lrte6 查看原文]
[http://url.cn/42lrte6 查看原文]
第129行: 第278行:


===“这就是你欠款的收据!”===
===“这就是你欠款的收据!”===
马里兰改的Q版在中破之后会改变姿势,左眼变成金色喷射火焰,舰装改变形态并发出迷之闪光。
马里兰改的Q版在中破之后会改变姿势,左眼变成金色喷射火焰,舰装改变形态并发出迷之闪光。


第143行: 第291行:


而马里兰改的技能“好斗的玛丽”效果——受到伤害后增加额外攻击力,与承太郎受到伤害加倍奉还的方针一致。
而马里兰改的技能“好斗的玛丽”效果——受到伤害后增加额外攻击力,与承太郎受到伤害加倍奉还的方针一致。
===台词解析===
''以下内容并非来自官方,仅供参考''
;“''虽说我是二号舰,但是我可是比其余姐妹都早了两年呢~‌''”
:美国标准战列舰的序号是按照设计与建造计划编排,而不是以下水时间的前后来决定。科罗拉多号(BB45)于1919年5月开工,1921年3月下水,1923年竣工服役。马里兰号(BB-46)于1917年4月开工,1920年3月下水,1921年7月服役。西弗吉尼亚号(BB-48)于1920年4月开工,1921年7月下水,1923年12月开始服役。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工还是下水和服役,马里兰都是科罗拉多级中最早的,而且是早了足足两年。
;“''真希望舰装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多考虑动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耽误了太多战机。‌''”
:作为美国近代标准战列舰设计史中稳步进化小步快跑的产物,科罗拉多级战舰虽然采用了新潮且成熟的先进电力传动技术以及大功率蒸汽轮机,但是作为对抗16英寸舰炮穿甲弹的代价,不得不减小动力舱来增加额外的装甲防护,仅有两座蒸汽轮机,输出功率仅2万8千马力——作为参考,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主机动力为6万马力——仅有21节的极限航速大大影响了此型战列舰在二战后期的表现。
;“''没想到动力问题的影响这么大,可是如果想要快一点的话……终究是舍不得这一身强大的炮火。‌''”
:作为海军假日的发起国之一,美国海军需要遵守在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主力舰的单舰吨位建成时不得超过35000吨。因此科罗拉多级在日本[[长门]]级的影响下换装406毫米Mk1 1921年型舰炮之后,就要面临艰难的抉择——舍弃某些属性来减重。在火力和防护无法压缩的情况下,以战列线标准战列舰作战的科罗拉多级选择削减动力舱室来达到条约标准。而之后战场局势与海战形态的改变,使这一劣势无形之中被放大。
:{{隐藏|标题=关于战舰航速:“冲刺”“慢跑”与“散步”|内容=战舰在使用过程中,舰长需要按照不同的环境不断调整航速,来达到作战目标,或者节省燃料和保护主机。虽然马里兰的极限航速能达到21节,但是这仅仅是战斗中才能使用的一级战斗航速。为了达到最大航程,二等巡航航速仅仅12节。接到战斗命令时,一等巡航航速也只有18节左右,极大地限制了战时组队和使用。反观已经坐上舰队主力的航空母舰,巡航航速高达25节以上甚至可以以27节的高速进行巡航,新式的战列舰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说妥协航速的马里兰。}}
;“''那天我去看了航母小姐们的训练,我深深地感觉到,有一天,她们才会是战场上的主角,而我们终究要成为配角的吧……大舰巨炮的时代,看来也将成为历史……‌''”
:1920年进行射击训练的马里兰号使用的主炮为Mk1 1921型45倍径16英寸,406毫米通常弹比田纳西级的356毫米弹头增加了约40%的重量,全重957.1Kg,在主炮最大30°仰角射击的情况下能达到惊人的31360米射程。但是相应的主炮系统重量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瞄准速度和弹药装填。炮弹飞行时间大幅增加,从炮弹击发到命中目标至少需要数分钟时间。而为了防御这种威力穿甲弹的直击,即使使用“重点防御”,核心部位的装甲依旧捉襟见肘——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攻防思路已经渐入末路。随着航空工业的突飞猛进,舰载机换代工作如火如荼时,海军航空派的将军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什么我们不用飞机在敌舰射程外,把炮弹直接丢到他们最薄弱的头顶呢?而这一建议,也被曾经的海军助理部长,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大力支持。


===立绘解析===
===立绘解析===
''以下内容并非来自官方,仅供参考''
====改前====
====改前====
科罗拉多级三艘里最幼的一个(和谐版仅仅是把大破立绘隐藏了而已){{黑幕|但是跟VV比还是绰绰有余的,玛丽好坏有个B+}}
科罗拉多级三艘里最幼的一个(和谐版仅仅是把大破立绘隐藏了而已){{黑幕|但是跟VV比还是绰绰有余的,玛丽好坏有个B+}}
第173行: 第303行:


====改后====
====改后====
因为色气满满的衣服、大破后狂野的表情和骚想干的姿势而人气暴增
因为色气满满的衣服、大破后狂野的表情和骚想干的姿势而人气暴增


第189行: 第318行:


===奇怪的外号===
===奇怪的外号===
因[[科罗拉多]]高原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旅游胜地——科罗拉多大峡谷,而得名“大峡谷级”。
因[[科罗拉多]]高原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旅游胜地——科罗拉多大峡谷,而得名“大峡谷级”。


第214行: 第342行:


===你萌文案===
===你萌文案===
在3.1.0版本的更新中马里兰改获得了中文cv,但是“和您在一起真的很奇怪”那一句台词的配音与文案完全不一样:
在3.1.0版本的更新中马里兰改获得了中文cv,但是“和您在一起真的很奇怪”那一句台词的配音与文案完全不一样:


第222行: 第349行:


文案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文案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台词解析===
白天1——“'''虽说我是二号舰,但是我可是比其余姐妹都早了两年呢~'''”
:美国标准战列舰的序号是按照设计与建造计划编排,而不是以下水时间的前后来决定。科罗拉多号(BB45)于1919年5月开工,1921年3月下水,1923年竣工服役。马里兰号(BB-46)于1917年4月开工,1920年3月下水,1921年7月服役。西弗吉尼亚号(BB-48)于1920年4月开工,1921年7月下水,1923年12月开始服役。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工还是下水和服役,马里兰都是科罗拉多级中最早的,而且是早了足足两年。
白天2——“'''真希望舰装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多考虑动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耽误了太多战机。'''”
:作为美国近代标准战列舰设计史中稳步进化小步快跑的产物,科罗拉多级战舰虽然采用了新潮且成熟的先进电力传动技术以及大功率蒸汽轮机,但是作为对抗16英寸舰炮穿甲弹的代价,不得不减小动力舱来增加额外的装甲防护,仅有两座蒸汽轮机,输出功率仅2万8千马力——作为参考,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主机动力为6万马力——仅有21节的极限航速大大影响了此型战列舰在二战后期的表现。
誓约——“'''“好斗的玛丽”?如果您喜欢这样称呼我的话,倒是没什么。'''”
:因马里兰在塞班岛战役和莱特湾海战中的英勇表现,水手们给马里兰起了“好斗的玛丽”(Fighting Mary)的绰号。
改后夜间2——“'''没想到动力问题的影响这么大,可是如果想要快一点的话……终究是舍不得这一身强大的炮火。'''”
:作为海军假日的发起国之一,美国海军需要遵守在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主力舰的单舰吨位建成时不得超过35000吨。因此科罗拉多级在日本[[长门]]级的影响下换装406毫米Mk1 1921年型舰炮之后,就要面临艰难的抉择——舍弃某些属性来减重。在火力和防护无法压缩的情况下,以战列线标准战列舰作战的科罗拉多级选择削减动力舱室来达到条约标准。而之后战场局势与海战形态的改变,使这一劣势无形之中被放大。
:{{隐藏|标题=关于战舰航速:“冲刺”“慢跑”与“散步”|内容=战舰在使用过程中,舰长需要按照不同的环境不断调整航速,来达到作战目标,或者节省燃料和保护主机。虽然马里兰的极限航速能达到21节,但是这仅仅是战斗中才能使用的一级战斗航速。为了达到最大航程,二等巡航航速仅仅12节。接到战斗命令时,一等巡航航速也只有18节左右,极大地限制了战时组队和使用。反观已经坐上舰队主力的航空母舰,巡航航速高达25节以上甚至可以以27节的高速进行巡航,新式的战列舰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说妥协航速的马里兰。}}
改后夜间3——“'''那天我去看了航母小姐们的训练,我深深地感觉到,有一天,她们才会是战场上的主角,而我们终究要成为配角的吧……大舰巨炮的时代,看来也将成为历史……'''”
:1920年进行射击训练的马里兰号使用的主炮为Mk.1 1921型45倍径16英寸,406毫米通常弹比田纳西级的356毫米弹头增加了约40%的重量,全重957.1Kg,在主炮最大30°仰角射击的情况下能达到惊人的31360米射程。但是相应的主炮系统重量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瞄准速度和弹药装填。炮弹飞行时间大幅增加,从炮弹击发到命中目标至少需要数分钟时间。而为了防御这种威力穿甲弹的直击,即使使用“重点防御”,核心部位的装甲依旧捉襟见肘——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攻防思路已经渐入末路。随着航空工业的突飞猛进,舰载机换代工作如火如荼时,海军航空派的将军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什么我们不用飞机在敌舰射程外,把炮弹直接丢到他们最薄弱的头顶呢?而这一建议,也被曾经的海军助理部长,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大力支持。


==船际关系==
==船际关系==
7,357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