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圣女贞德: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删除191字节 、​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原型介绍:​ 舰史增加
无编辑摘要
第88行: 第88行:


==原型介绍==
==原型介绍==
圣女贞德号是圣女贞德级一号舰,该舰实质上是一艘训练巡洋舰,但由于装备有8门155mm主炮,故而在战时也可作为轻巡洋舰使用。


1928年8月31日,圣女贞德开工建造,1930年2月14日下水。
'''圣女贞德'''是一艘专门为训练海军军官建造的训练巡洋舰,以法国著名历史人物贞德命名,这亦是法国海军进入20世纪以来第二艘以“圣女贞德”命名的军舰;前代<del>剩</del>圣女贞德为老式装甲巡洋舰,亦于1912年进行了改装以承担训练任务直至新一代贞德服役;后一代'''圣女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平时也作为训练舰使用。本舰于1928年8月31日开始铺设龙骨,1930年2月14日下水,1931年10月6日服役。


1931年,为了扩大在南美国家的影响力,法国进行了一次巡航,这也是圣女贞德的第一次巡航,次年,她又前往黑海国家进行巡航。
{{隐藏|标题=前代圣女贞德号装甲巡洋舰{{黑幕|烟囱越多越民主,舷窗越密越自由}}|内容=[[文件:Jeanne_d'Arc_1899|600px]]}}


在二战到来之前,圣女贞德一直在四处巡游,直到1937年,圣女贞德几乎跑遍了世界各地。
===设计相关===
本舰设计需求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前代训练舰'''圣女贞德号装甲巡洋舰'''船体老化且作为19世纪末的装甲巡洋舰已无力承担新式舰艇的舰员训练任务,训练舰急需换代的背景下,本舰被列入1926年的海军造舰预算中,预计1931年10月竣工;在1928年前代装甲巡洋舰编入后备役后法国海军的训练任务暂由另一条老式装甲巡洋舰'''埃德加·奎内特'''和3艘新近服役的条约巡洋舰承担。


然而战争已经来临,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圣女贞德受命在西大西洋进行警戒,已封锁仍停留在中立港口的德国货船。
本舰设计之初为5000吨级,最高航速20节的{{黑幕|短腿}}训练巡洋舰,然而法国海军对这一设计案孱弱的火力,低下的续航力,20节的航速以及煤油混烧锅炉并不满意;加上设计初案仅仅能容纳125名训练舰员,遂重新设计为6500吨级且战时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新式训练巡洋舰。最终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498吨,设计航速25节,在11节航速下的续航力达到6670海里,24节时则为2900海里;全舰可容纳482名舰员和156名军官训练生,作为训练巡洋舰是非常成功的设计。
[[文件:Jeanne_D_ARC1_1931|缩略图|即将下水的圣女贞德号]]


1940年5月,由于战事日益紧张,法国方面命圣女贞德将国库中的黄金运送到英国。
由于本舰设计之初要求在战时具备一定作战能力,全舰安装了4座与'''迪盖·特鲁安级巡洋舰'''同型的双联装155mm L/50 Mle 1920型舰炮,炮塔经过放大设计以容纳训练舰员观摩舰炮的装填与发射,装填系统与迪盖·特鲁安级保持一致。每门炮备弹150发56.5千克的半穿甲弹,备弹量的25%为夜用曳光弹;本舰的观瞄和火控系统由于要承担新型条约巡洋舰的训练任务亦较为先进,炮击能力与迪盖·特鲁安级不相上下。建成时防空火力为4门75mm mle 1924型高射炮和两门37mm mle 1925型{{黑幕|手拉机}}机关炮,由于训练需求每门高射炮备弹达400发(其中50发为照明弹),并配有400枚时间引信和200枚普通碰炸引信。舰上还装有两座训练用550mm单装Mle 1926S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le 1923D型鱼雷,备用鱼雷与发射管内鱼雷合计6发;实际运用时一般只搭载4发鱼雷,而将另外两发替换为训练用的Mle 1924M型。


1940年6月22日,法国沦陷,在成功将黄金运到目的地后,圣女贞德却无法回到了法国,只得撤离至法属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
本舰采用双轴推进设计,4座锅炉推动两座帕森斯式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布局与同时期的'''冥王星号'''布雷巡洋舰较为相似,但功率从冥王星号的57000马力降低至32500马力,推动舰体达到25节的最高航速{{黑幕|空想:来追我啊♂}};在强压通风状态下本舰锅炉最高能输出43000马力,极限航速27.86节。由于舰种限制,本舰仅在锅炉舱有20mm的装甲保护,司令塔也仅有两层15mm的{{黑幕|严岛}}钢板作为装甲。本舰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无疑是舰体中部与舰员居住区域分隔开的形似游轮的训练生居住区,也形成了同时期巡洋舰里一道独特的优美腰线。
 
{{隐藏|标题=海上环球航行训练时的圣女贞德号,摄于1935年|内容=[[文件:JEANNE_D_ARC_1935.jpg|600px]]}}
直到1943年7月,圣女贞德才再次开始活动,她成为了自由法国的一员,并在美国进行了改装,拆去了航空器材、鱼雷和后桅,加强了防空能力。
 
同年10月,圣女贞德开始担当运输任务,12月,又于地中海参与输送士兵登陆科西嘉岛和对意大利北部海岸的炮击行动。
 
1944年8月,法国解放,由于其宽敞的舰内空间和较为舒适的居住条件,圣女贞德受命将法国临吋政府要员运回被盟军解放的瑟堡。
 
1945年7月,已经不需要战斗的圣女贞德恢复了她的训练舰身份,平静的度过了其后十余年的时光。
 
1964年,圣女贞德退役,两年后,拆毁。
 
圣女贞德是一艘专门为训练海军军官建造的训练巡洋舰,以法国著名历史人物贞德命名,这亦是法国海军进入20世纪以来第二艘以“圣女贞德”命名的军舰;前代剩圣女贞德为老式装甲巡洋舰,亦于1912年进行了改装以承担训练任务直至新一代贞德服役;后一代圣女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平时也作为训练舰使用。本舰于1928年8月31日开始铺设龙骨,1930年2月14日下水,1931年10月6日服役。
 
本舰设计需求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前代训练舰圣女贞德号装甲巡洋舰船体老化且作为19世纪末的装甲巡洋舰已无力承担新式舰艇的舰员训练任务,训练舰急需换代的背景下,本舰被列入1926年的海军造舰预算中,预计1931年10月竣工;在1928年前代装甲巡洋舰编入后备役后法国海军的训练任务暂由另一条老式装甲巡洋舰埃德加·奎内特和3艘新近服役的条约巡洋舰承担。
 
本舰设计之初为5000吨级,最高航速20节的训练巡洋舰,然而法国海军对这一设计案孱弱的火力,低下的续航力,20节的航速以及煤油混烧锅炉并不满意;加上设计初案仅仅能容纳125名训练舰员,遂重新设计为6500吨级且战时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新式训练巡洋舰。最终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498吨,设计航速25节,在11节航速下的续航力达到6670海里,24节时则为2900海里;全舰可容纳482名舰员和156名军官训练生,作为训练巡洋舰是非常成功的设计。
 
由于本舰设计之初要求在战时具备一定作战能力,全舰安装了4座与迪盖·特鲁安级巡洋舰同型的双联装155mm L/50 Mle 1920型舰炮,炮塔经过放大设计以容纳训练舰员观摩舰炮的装填与发射,装填系统与迪盖·特鲁安级保持一致。每门炮备弹150发56.5千克的半穿甲弹,备弹量的25%为夜用曳光弹;本舰的观瞄和火控系统由于要承担新型条约巡洋舰的训练任务亦较为先进,炮击能力与迪盖·特鲁安级不相上下。建成时防空火力为4门75mm mle 1924型高射炮和两门37mm mle 1925型机关炮,由于训练需求每门高射炮备弹达400发(其中50发为照明弹),并配有400枚时间引信和200枚普通碰炸引信。舰上还装有两座训练用550mm单装Mle 1926S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le 1923D型鱼雷,备用鱼雷与发射管内鱼雷合计6发;实际运用时一般只搭载4发鱼雷,而将另外两发替换为训练用的Mle 1924M型。
 
本舰采用双轴推进设计,4座锅炉推动两座帕森斯式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布局与同时期的冥王星号布雷巡洋舰较为相似,但功率从冥王星号的57000马力降低至32500马力,推动舰体达到25节的最高航速;在强压通风状态下本舰锅炉最高能输出43000马力,极限航速27.86节。由于舰种限制,本舰仅在锅炉舱有20mm的装甲保护,司令塔也仅有两层15mm的钢板作为装甲。本舰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无疑是舰体中部与舰员居住区域分隔开的形似游轮的训练生居住区,也形成了同时期巡洋舰里一道独特的优美腰线。


总体而言,本舰作为训练巡洋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仅圆满达成了设计目标,在火力和防空指标上甚至不逊于同时期的轻巡洋舰,其独立的训练生住宿和训练区域也使得本舰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本舰服役期长达33年,直至1964年才宣告退役也足以证明基准设计的成功。
总体而言,本舰作为训练巡洋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仅圆满达成了设计目标,在火力和防空指标上甚至不逊于同时期的轻巡洋舰,其独立的训练生住宿和训练区域也使得本舰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本舰服役期长达33年,直至1964年才宣告退役也足以证明基准设计的成功。


在和平时期圣女贞德号主要负责远洋训练任务,自1931年服役起至战前总共进行过8次远洋航行;本舰在1933-1942年间进行过多次改装,1935年加装了两座Mle 1929型双联装13.2mm高射机枪,并为75mm防空炮安装了防盾,同时加装了主动式声呐;1938年加装的13.2mm机枪也安装了防盾,备用鱼雷库被取消以扩建训练生住宿区,训练军官搭载量由156人上升至172人。
===服役历程===
在和平时期圣女贞德号主要负责远洋训练任务,自1931年服役起至战前总共进行过8次远洋航行<ref>法国海军远洋训练包括两段航程;第一段航路于当年10月6日由布雷斯特出发,途经达喀尔,里约热内卢,法属西印度群岛和卡萨布兰卡后于次年1月返回土伦港;而后在次年4月22日至7月10日之间于东地中海完成第二段航程。圣女贞德号从1931年服役后共完成7次完整巡航,1939年因国际形势恶化而提前返回。</ref>;本舰在1933-1942年间进行过多次改装,1935年加装了两座Mle 1929型双联装13.2mm高射机枪,并为75mm防空炮安装了防盾,同时加装了主动式声呐;1938年加装的13.2mm机枪也安装了防盾,备用鱼雷库被取消以扩建训练生住宿区,训练军官搭载量由156人上升至172人。


战争爆发时本舰与冥王星号编为法国海军第七巡洋舰中队,然而1939年9月冥王星号在卡萨布兰卡因水雷意外爆炸座沉港内后此编制即被取消。本舰于1939年9月3日离开布雷斯特港航向法属西印度群岛,承担商船的护航任务的同时也负责组织拦截试图返回德国的德国船只,而后于1940年4月26日返航抵达布雷斯特港。随后因陆上战线不断后撤,在5月21日本舰与埃米尔·贝尔汀号巡洋舰一同运载212吨国库黄金储备航向哈利法克斯港所以说好的金块箱呢,并与中途加入的搭载另外194吨黄金的贝亚恩号航空母舰于6月1日抵达哈利法克斯。此后本舰与装载了106架美制作战飞机的贝亚恩号本计划于6月16日出港回航布雷斯特,因法国北部战场形势的急剧恶化而改为航向法属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于6月27日抵达。
战争爆发时本舰与冥王星号<ref>冥王星号战前也曾接受改装作为训练舰使用,故两舰编为同一分队</ref>编为法国海军第七巡洋舰中队,然而1939年9月冥王星号在卡萨布兰卡因水雷意外爆炸座沉港内后此编制即被取消。本舰于1939年9月3日离开布雷斯特港航向法属西印度群岛,承担商船的护航任务的同时也负责组织拦截试图返回德国的德国船只,而后于1940年4月26日返航抵达布雷斯特港。随后因陆上战线不断后撤,在5月21日本舰与'''埃米尔·贝尔汀号巡洋舰'''一同运载212吨国库黄金储备航向哈利法克斯港{{黑幕|所以说好的金块箱呢}},并与中途加入的搭载另外194吨黄金的'''贝亚恩号航空母舰'''于6月1日抵达哈利法克斯。此后本舰与装载了106架美制作战飞机的贝亚恩号本计划于6月16日出港回航布雷斯特,因法国北部战场形势的急剧恶化而改为航向法属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于6月27日抵达。


在法国战败后,本舰与其他西印度群岛的法国军舰均受到了美国海军的紧密监视。6月29日本舰出港航向瓜德罗普岛以维持当地秩序,平息法国战败后当地爆发的骚乱;此后本舰除有限的几次短期调度外大多数时间驻留瓜德罗普港直至1943年。
在法国战败后,本舰与其他西印度群岛的法国军舰均受到了美国海军的紧密监视。6月29日本舰出港航向瓜德罗普岛以维持当地秩序,平息法国战败后当地爆发的骚乱;此后本舰除有限的几次短期调度外大多数时间驻留瓜德罗普港直至1943年。


火炬行动后随着北非的法国海军加入自由法国重新开始对轴心国作战,本舰与北非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和其余法国军舰一道接受现代化改装。因本舰建成较早,改装潜力有限,加上主要用途并非作战任务,为避免占用黎塞留号和新锐的拉·加利索尼埃级巡洋舰的改造物资和延误工期,本舰的改装仅限于加装了6门单装40mm博福斯高炮和17门20mm厄利空高炮和SF型水面搜索雷达,并未加装防空指挥设备和其余舰只上种类繁多的火控雷达。1943年9月17-18日在阿尔及尔改装完毕后,本舰于9月19日在空想号驱逐舰和两艘大型舰队鱼雷艇的护航下在9月19-10月2日期间先后3次航向科西嘉岛,共运载1200人。而后本舰又于10月31日至11月15日间进行了两次由阿尔及尔向阿雅克肖港的往返航行,随后前往达喀尔入坞检修。
火炬行动后随着北非的法国海军加入自由法国重新开始对轴心国作战,本舰与北非的[[战舰少女:黎塞留|黎塞留]]号战列舰和其余法国军舰一道接受现代化改装。因本舰建成较早,改装潜力有限,加上主要用途并非作战任务,为避免占用[[战舰少女:黎塞留|黎塞留]]号和新锐的'''拉·加利索尼埃级巡洋舰'''的改造物资和延误工期,本舰的改装仅限于加装了6门单装40mm博福斯高炮和17门20mm厄利空高炮和SF型水面搜索雷达,并未加装防空指挥设备和其余舰只上种类繁多的火控雷达。1943年9月17-18日在阿尔及尔改装完毕后,本舰于9月19日在[[战舰少女:空想|空想]]号驱逐舰和两艘大型舰队鱼雷艇的护航下在9月19-10月2日期间先后3次航向科西嘉岛,共运载1200人。而后本舰又于10月31日至11月15日间进行了两次由阿尔及尔向阿雅克肖港的往返航行,随后前往达喀尔入坞检修。


此后本舰在1944年8月28日-9月1日将自由法国流亡政府由北非载往瑟堡,9月14-18日又将自由法国海军部全体官员由阿尔及尔载往本土,10月1日至20日期间在阿尔及尔港内进行维修。10月22日本舰在土伦与乔治·莱格号和蒙特卡姆号等舰一道被编入“侧卫舰队”中,在10月26-30日期间对意大利海岸进行了4次炮击;随后本舰12月又先后执行了两次由阿尔及尔运往土伦的运兵任务和两次对岸支援任务。12月31日晚本舰在阿尔及尔至土伦港航线由于恶劣海况导致舰体受损,一直维修至1945年1月20日方告修复。此后本舰在前往比赛大港进行维护之前在2月6日至5月2日之间又执行了4次岸轰任务,维护完毕后至终战前一直在地中海区域充当运兵船。
此后本舰在1944年8月28日-9月1日将自由法国流亡政府由北非载往瑟堡,9月14-18日又将自由法国海军部全体官员由阿尔及尔载往本土,10月1日至20日期间在阿尔及尔港内进行维修。10月22日本舰在土伦与'''乔治·莱格号'''和'''蒙特卡姆号'''等舰一道被编入“侧卫舰队”中,在10月26-30日期间对意大利海岸进行了4次炮击;随后本舰12月又先后执行了两次由阿尔及尔运往土伦的运兵任务和两次对岸支援任务。12月31日晚本舰在阿尔及尔至土伦港航线由于恶劣海况导致舰体受损,一直维修至1945年1月20日方告修复。此后本舰在前往比赛大港进行维护之前在2月6日至5月2日之间又执行了4次岸轰任务,维护完毕后至终战前一直在地中海区域充当运兵船。
{{隐藏|标题=战后{{黑幕|走向终点的}}的圣女贞德号,摄于1959年|内容=[[文件:JEANNE_D_ARC_1959|600px]]}}


战后本舰继续作为训练舰使用,1962年8月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右侧推进轴断裂,在仅有一根推进轴的情况下由巴尔博亚港横穿太平洋至东京,推进轴于1963年5月上旬在香港进行修复。1964年7月8日本舰完成了最后一次巡航后退役,舰名由圣女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继承。
战后本舰继续作为训练舰使用,1962年8月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右侧推进轴断裂,在仅有一根推进轴的情况下由巴尔博亚港横穿太平洋至东京,推进轴于1963年5月上旬在香港进行修复。1964年7月8日本舰完成了最后一次巡航后退役,舰名由'''圣女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继承。


{{黑幕|2014年10月11日,2010年退役的第三代圣女贞德号于布雷斯特港被拆解。}}
{{隐藏|标题=等待拆解的的圣女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摄于2014年|内容=[[文件:Jeanne_D_ARC_2014|600px]]}}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18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