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三式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大小无更改 、​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第31行: 第31行:


==装备简介==
==装备简介==
这种外观被漆成红色的炮弹研发于1938年7月,官方名称是“三式通常弹”,但又叫作“散开弹”、“烧夷榴霰弹”。三式弹内部充满了长90mm,直径25mm的小钢管,内含混合燃烧剂(45%铝镁合金、40%硝酸钡、14.3%橡胶、0.5%硫磺、0.2%硬脂酸)。炮弹由91式或0式定时引信引爆,这些小钢管在炮弹爆炸后0.5s被高温引燃,充当高速的燃烧破片。破片集群产生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长度约5m,持续时间约5s。
这种外观被漆成红色的炮弹研发于1938年7月,官方名称是“三式通常弹”,但又叫作“散开弹”、“烧夷榴霰弹”。三式弹内部充满了长90mm,直径25mm的小钢管,内含混合燃烧剂(45%铝镁合金、40%硝酸钡、14.3%橡胶、0.5%硫磺、0.2%硬脂酸)。炮弹由91式或0式定时引信引爆,这些小钢管在炮弹爆炸后0.5s被高温引燃,充当高速的燃烧破片。单个破片产生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长度约5m,持续时间约5s。


日本人觉得这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空武器,因为即使起爆高度过高,散落的破片仍然会燃烧着下落。但主炮在发射这种炮弹时需要特别地修正仰角,无疑加大了火控难度,而且USN也发现这种武器其实华而不实。
日本人觉得这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空武器,因为即使起爆高度过高,散落的破片仍然会燃烧着下落。但主炮在发射这种炮弹时需要特别地修正仰角,无疑加大了火控难度,而且USN也发现这种武器其实华而不实。
18,60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