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三式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286字节 、​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第34行: 第34行:


日本人觉得这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空武器,因为即使起爆高度过高,散落的破片仍然会燃烧着下落。但主炮在发射这种炮弹时需要特别地修正仰角,无疑加大了火控难度,而且USN也发现这种武器其实华而不实。另外,主炮发射的闪光会干扰其他对空武器的射击,因此46cm口径的炮弹不甚成功,而且铜制弹带的质量也不好,持续射击三式弹会损伤膛线。
日本人觉得这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空武器,因为即使起爆高度过高,散落的破片仍然会燃烧着下落。但主炮在发射这种炮弹时需要特别地修正仰角,无疑加大了火控难度,而且USN也发现这种武器其实华而不实。另外,主炮发射的闪光会干扰其他对空武器的射击,因此46cm口径的炮弹不甚成功,而且铜制弹带的质量也不好,持续射击三式弹会损伤膛线。
在1942年10月的瓜岛战役中,“[[金刚]]”号曾发射104枚三式弹轰击亨德森机场,但因为珊瑚礁土壤过软让引信没有正常起爆,美军在此役回收了少数此种炮弹进行研究。三式弹也据传与“[[陆奥]]”号的自爆事件有关。


三式弹最初是为大口径(20cm及以上)火炮而研发,但在诸如12.7cm口径的火炮上也可以使用更小的小钢管。大口径火炮的三式弹于1942年服役,其余口径的炮弹则在1943年服役。
三式弹最初是为大口径(20cm及以上)火炮而研发,但在诸如12.7cm口径的火炮上也可以使用更小的小钢管。大口径火炮的三式弹于1942年服役,其余口径的炮弹则在1943年服役。
18,601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