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亚特兰大: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3,507字节 、​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0行: 第10行:
|体重=6718长吨
|体重=6718长吨
}}
}}
==原型简介==
==游戏数据==
==游戏数据==
{{舰娘
{{舰娘
第58行: 第56行:
|大破={{舰娘背景|3|[[文件:L BROKEN 56.png|400px]]}}}}
|大破={{舰娘背景|3|[[文件:L BROKEN 56.png|400px]]}}}}
}}
}}
==原型简介==
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中服役的轻巡洋舰,采防空巡洋舰设计哲学建造,所以早期编号为CLAA。此级有数艘在战时经过改良,改良的各舰又称奥克兰级。
{{隐藏|标题=历史上的亚特兰大号|内容=[[File:USS_Atlanta_(CL-51).jpg]]}}
由于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美国海军自1936年10月开工建造圣路易斯号后,直到1940年4月没有开建一艘巡洋舰,这个时期长达40个月。
为了应付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军迫切需要建造新舰,但在舰型的设计上还未能达成一致。伦敦海军条约限制轻巡洋舰的最高吨位是8000吨,且主炮不超过6英寸。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建造就相当于缩小版的布鲁克林级,另一种意见是建造更轻型的巡洋舰,以便与驱逐舰协同作战。在投标竞争中发现双联装的6英寸/47倍身管长的主炮效能不佳,因此采用了5英寸/38倍身管长的新式主炮。经过一年多的争论,1937年7月才最终确定了建造标准排水量6000吨的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1940年4月22日开工,1941年9月6日下水(和妹妹圣胡安同一天生日),1941年12月24日竣工。
主炮为16门5英寸Mk 12型,口径与驱逐舰的相同,但是炮塔超多:舰桥前方和舰尾各有三座双联装炮塔,在舰体后部指挥塔两侧还有两座。防空设置包括三座四联装高炮,两座并列于舰桥左右,第三座在后部指挥塔上方。为了更符合驱逐舰编队旗舰的作战身份,还安装了两座从早期重巡洋舰上拆除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后来又换装了从西姆斯级驱逐舰上拆下来的四联装发射管。其他武器包括声纳和深水炸弹,无舰载机。
亚特兰大级共建成四艘,两艘战沉,堪称美国海军战功卓著的一级战舰。因其在战争初期就已建成并加入太平洋舰队,几乎参与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每一次军事行动,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经历==
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为第10巡洋舰舰队的旗舰。后转入太平洋舰队的第11巡洋舰舰队,仍担当旗舰。
1942年6月,编入第16特混舰队,与企业(Enterprise)号和[[大黄蜂]]号一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后来作为TF61.2的成员南下瓜岛,8月24/25日参加东所罗门群岛海战,10月又编入TF64参加了圣克鲁斯海战。后来一直活跃于该地区,不断为瓜岛守军输送补给。
11月12/13日,在瓜岛战役里最惨烈的瓜岛以北海战中,遭遇日本舰队。本舰首先被日驱逐舰“[[晓]]”号的鱼雷击中,后又遭到己方“旧金山(San Francisco)”号重巡洋舰的误击{{黑幕|被极近距离命中19发203毫米炮弹,如此丧心病狂的TK,学姐的舰桥完全被打瘫(同级轻巡洋舰San Diego表示,回到加州一定要管教好San Francisco)}}(也有资料认为是日本军舰击中了它),美舰队副司令斯科特( Norman Scott)将军也在此时阵亡。鱼雷给亚特兰大号的左舷动力舱造成很大破坏,使其逐渐丧失动力。13号中午在瓜岛北方三海里处被放弃并自沉。日舰“晓”号{{黑幕|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熊孩子}}也在此役战沉。
亚特兰大共获得5枚战役之星。另外由于她在最后一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她也获得了美国总统嘉奖令。{{黑幕|旧金山:我有17枚战役之星,哈哈。}}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宪兵队长、​开创者
10,6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