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吕-34: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10字节 、​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第27行: 第27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舰船设计===
===舰船设计===
[[File:Japanese submarine Ro-33 in 1939.jpg|400px|右|同级舰吕-33号潜艇]]
[[File:Japanese submarine Ro-33 in 1939.jpg|400px|缩略图|右|同级舰吕-33号潜艇]]
1920年代,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潜水艇主要由一等潜艇(伊系列)的海大型和巡潜型为主,二等潜艇(吕系列)则暂时没有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以后,条约对各国的潜艇吨位进行限制。考虑到同吨位下,建造2艘中型潜艇比建造1艘大型潜艇更有优势,海中6型潜艇(海軍式中型潜水艦六型)被提上建造计划,顺便作为试验型为后续战时应急建造的潜艇(海中7型/中型)提供经验。
1920年代,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潜水艇主要由一等潜艇(伊系列)的海大型和巡潜型为主,二等潜艇(吕系列)则暂时没有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以后,条约对各国的潜艇吨位进行限制。考虑到同吨位下,建造2艘中型潜艇比建造1艘大型潜艇更有优势,海中6型潜艇(海軍式中型潜水艦六型)被提上建造计划,顺便作为试验型为后续战时应急建造的潜艇(海中7型/中型)提供经验。


18,49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