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乌尔里希·冯·胡滕: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4字节 、​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撤销Xzxzxzxzxz讨论)的版本50540)
标签撤销
第39行: 第39行:
吃水深度限制的解除使得H-41能够布置更厚的甲板装甲。上甲板的装甲由50毫米增至80毫米,中甲板水平部分的装甲由100毫米增至120毫米,而中甲板外侧倾斜部分则由120毫米增至130毫米。除此之外,上装甲带也由145毫米增至200毫米。H-41的甲板装甲防护水平对比H-39有了巨大的提升。
吃水深度限制的解除使得H-41能够布置更厚的甲板装甲。上甲板的装甲由50毫米增至80毫米,中甲板水平部分的装甲由100毫米增至120毫米,而中甲板外侧倾斜部分则由120毫米增至130毫米。除此之外,上装甲带也由145毫米增至200毫米。H-41的甲板装甲防护水平对比H-39有了巨大的提升。


最为重要的改进是水下防护。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格奈森瑙号]]的水下损伤表明,德国战列舰的尾部区域较为脆弱,需要加强保护。同时,由于法国战败,德国人也获得了[[黎塞留|黎塞留级]]的设计图纸,他们基于法国人的研究重新反思了德国战列舰水下防护设计的不足。H-41型改进了船体尾部的设计,增加了宽度,还在防雷壁后部增加了一道舱壁形成过滤舱,纠正了德国战列舰水下防护系统的设计缺陷。
最为重要的改进是水下防护。[[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格奈森瑙号]]的水下损伤表明,德国战列舰的尾部区域较为脆弱,需要加强保护。同时,由于法国战败,德国人也获得了[[黎塞留|黎塞留级]]的设计图纸,他们基于法国人的研究重新反思了德国战列舰水下防护设计的不足。H-41型改进了船体尾部的设计,增加了宽度,还在防雷壁后部增加了一道舱壁形成过滤舱,纠正了德国战列舰水下防护系统的设计缺陷。


1941年5月[[俾斯麦|俾斯麦号]]的沉没对H-41的设计也造成了影响。德国设计者为H-41增设了两个尾鳍以保护轴系,他们还在中空的舵柱内布置了炸药以便于在舵机卡死时直接将其炸毁。
1941年5月[[俾斯麦|俾斯麦号]]的沉没对H-41的设计也造成了影响。德国设计者为H-41增设了两个尾鳍以保护轴系,他们还在中空的舵柱内布置了炸药以便于在舵机卡死时直接将其炸毁。
32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