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日本25毫米联装机炮: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158字节 、​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第10行: 第10行:
标准的称呼是'''九六式二十五粍機銃'''
标准的称呼是'''九六式二十五粍機銃'''


1935年,日本认为[[英国八联40毫米砰砰炮]](日称“4 cm/62 毘式机炮”)有射速慢、有效射程短、可靠性差和操作不便的缺点,准备替换这种过时的武器。一种由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给出的方案被选为替代品。法国生产的产品被称为'''25 mm/60 94/95式''',首批引进的是双联装高射炮。于1935年在横须贺基地完成测试。<br>
1935年,日本认为英制的[[英国八联40毫米砰砰炮|砰砰炮]](日称毘式四十粍機銃)有射速慢、有效射程短、可靠性差和操作不便的缺点,准备替换这种过时的武器。一种由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给出的方案被选为替代品。法国生产的产品被称为'''25 mm/60 94/95式''',首批引进的是双联装高射炮。于1935年在横须贺基地完成测试。<br>
日本国产的版本于1936年8月6日服役。国产版本于1935年在横须贺造兵部进行生产,相比引进的原版做了改进,包括采用无缝钢、以及换装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消焰器。[[文件:九六式25mm消焰器.png|缩略图|新式消焰器]]
日本国产的版本于1936年8月6日服役。国产版本于1935年在横须贺造兵部进行生产,相比引进的原版做了改进,包括采用无缝钢、以及换装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消焰器。[[文件:九六式25mm消焰器.png|缩略图|新式消焰器]]
日本人认为这种武器性能优异,但实际上其性能仅仅与已过时的美国28mm四联装机炮旗鼓相当,不更别说与同盟国后期装备的[[美国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双联)|博福斯40毫米炮]]和[[美国厄利孔20毫米炮(双联)|厄利孔20毫米炮]]一争高下了。
此型火炮性能还算不错——当然,只是对于它的口径而言。相比于厄利孔,它的初速、射程和威力都更大;但是盟军广泛采用的博福斯又在这几个方面将其碾压。在盟军的舰船上,厄利孔是以单装方式的补充,但在日本人这里它却要担任防空主力。在后期美军厄利孔炮普及了mk14陀螺仪瞄准具后,九六依然采用环形瞄准具,更是被美军碾压。
 
九六式高射机炮的弹夹只有15发,所以射击过程中需要频繁换弹。到1945年,这种武器对于美国当时更大更快的飞机来说已经威力过小,射程过近。  
九六式高射机炮的弹夹只有15发,所以射击过程中需要频繁换弹。到1945年,这种武器对于美国当时更大更快的飞机来说已经威力过小,射程过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