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霞飞: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4,809字节 、​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无编辑摘要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第33行: 第33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当法国海军总参谋部因受到德国开始建造航空母舰的刺激而开始在1936年认真探讨建造新式航空母舰时,将领们仍然非常怀疑航母是否有能力在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峡如此接近敌军岸基航空基地的情况下正常行动,因而并不热衷于新航母的建造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将航母部署在距离欧洲海岸线400海里以外的北大西洋时,航空母舰才能摆脱岸基飞机牵制,获得行动上的完全自由。不过由于法国海军随后决定将要建造一批航速在29至32节之间的新式高速战列舰,航速只有21节的“贝亚恩”号已经过于老旧了,无法与这些高速战列舰有效地配合行动。再加上法国海军还必须应对德国海军的重建计划,后者从1936年开始已经开始了两艘22000吨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法国海军必须建造可以伴随己方新式战列舰和巡洋舰行动的航空母舰。
从1934年中期到1936年末,法国海军技术中心(STCN)至少设计了7套不同的航空母舰方案,分别被命名为PA-9到PA-15。当时法国海军的航母设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两个概念展开的,其中之一是15000吨级航空母舰,可在一层机库中搭载30架飞机。另一套方案排水量达到了两万吨,机库扩大到了两层,其载机量也相应达到了60架左右。而在后期的PA-13到PA-15方案中,为平衡右舷舰岛的重量,其飞行甲板也被设计成了新颖的不对称形式,其左端伸出舰体左舷以外,而右端则连舰体右舷都没有达到。到1937年时,法国海军终于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18000吨级的PA-16方案,并决定建造两艘新式航母,分别命名为“霞飞”号和“班尔维”号。两舰在1938年得到了国库划拨的预算,并交由圣纳泽尔的芬豪船厂建造。按照计划,两艘航母都将在该船厂的一号船台上进行建造,这就意味着二号舰“班尔维”号必须等到“霞飞”号下水后才能开工。
PA-16方案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就在于其不对称的飞行甲板。一般情况下,航母飞行甲板的中线是与舰体中线大致对齐的,而“霞飞”级的飞行甲板中线则偏左6.83米。这一设计可以用于平衡右舷舰岛的重量并扩大飞行甲板面积。新舰仅设置有两座仅能降低至上层机库甲板的升降机,分别位于飞行甲板两端。前部升降机为T字型,后部升降机则位于飞行甲板末端,呈三面开放状态。如果舰载机进场高度过低,该机就有可能一头撞进三面开放的后部升降机里,给后续飞行作业造成极大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舰战斗力瘫痪。后部升降机后端距舰尾大约20米。而这块空出来的甲板正好能够容纳一架大型水上飞机,可以利用舰体右舷安装的大型起重机吊装上舰。同时这个位置的舰体左右两舷也还分别安装有一具16米的起重机,可以用来吊放小艇或水上飞机。
“霞飞”级拥有两层机库。上层机库容纳全部40架常舰载机。下层机库主要用于为舰载机进行检修,与上层机库之间依靠一座位于机库后部的电动升降机连接。法国海军计划在航母上搭载15架战斗机和25架轰炸机,同时下层机库内也可以搭载一些补用机,不过舰载机型号则因国产机型研发缓慢一直未能确定,最终法国不得不从美国订购了一批F4F“野猫”战斗机和SB2U-2“守护者”轰炸机装备新舰。
两艘新航空母舰中的第一艘“霞飞”号于1938年11月26日在圣纳泽尔的芬豪船厂开工建造。由于该舰的舰体设计方案存在严重问题,不得不一边修改一边建造,工程进行得极为缓慢,而这一问题在法国开始总动员和1939年9月欧战爆发后变得更为严重。至1940年6月法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议时,“霞飞”号的工程仅完成了20%左右,即使建造工作可以全速展开,也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才能下水。其姐妹舰“班尔维”号由于要等待“霞飞”号下水才能在相同的一号船台上开工,根本没有得到开工的机会。到1940年4月,这一船台的未来档期又被一艘“阿尔萨斯”级战列舰占据了。同一年中,为替换老旧的“贝亚恩”号航母,法国还批准了“霞飞”级第三艘的建造,但在二号舰尚且无法开工的情况下,三号舰自然也就成为了幻想。德法停战后,“霞飞”号的建造工作也被迫停止,已经建造出来的部分船体最终也在船台上被解体,很多钢材都被德军运走加强到了大西洋防线的工事中。原先为该舰生产出来的发电机后来被安装到了发电场中。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328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