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狗鱼”反舰导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9字节 、​ 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狗鱼”导弹最先来自于苏联在二战后从德国获得的“V-1”导弹的技术资料,一开始开发的是空射型号RAMT-1400,而到1953年,苏联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发舰对舰型号。舰射型号的整体外形与空射型号类似,最大的区别是助推器从空射型号的液体燃料发动机更换为了固体燃料发动机,导弹下方也增加了进气口。主弹翼也经过改进,采用轻微后掠而尖端向下翻折的翼型,四片尾翼在后方呈X型布置。
“狗鱼”导弹最先来自于苏联在二战后从德国获得的“V-1”导弹的技术资料,一开始开发的是空射型号RAMT-1400,而到1953年,苏联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发舰对舰型号。舰射型号的整体外形与空射型号类似,最大的区别是助推器从空射型号的液体燃料发动机更换为了固体燃料发动机,导弹下方也增加了进气口。主弹翼也经过改进,采用轻微后掠而尖端向下翻折的翼型,四片尾翼在后方呈X型布置。


在舰载雷达追踪到目标位置后,舰射狗鱼以约20度仰角从[[СМ-59-1发射架|SM-59重型轨道导弹发射架]]上发射,并爬升到约150m。固体发动机助推器分离后,涡喷发动机开机,进入平飞阶段,高度下降至60m。到达预定地点后主动引导头开机搜索目标,锁定目标后开始俯冲攻击,直接冲向目标,或者在离目标30-50米处入水攻击水下部位。
在舰载雷达追踪到目标位置后,舰射狗鱼以约20度仰角从[[СМ-59-1发射架|SM-59重型轨道导弹发射架]]上发射,并爬升到约150m。固体发动机助推器分离后,高度下降至60m,涡喷发动机开机,进入平飞阶段。到达预定地点后主动引导头开机搜索目标,锁定目标后开始俯冲攻击,直接冲向目标,或者在离目标30-50米处入水攻击水下部位。


舰射狗鱼于1953年至1954年在[[胆大|“胆大号”驱逐舰]](基尔丁级)上进行了测试,并于1955年开始服役,部署于基尔丁级和克鲁普尼级(后改称卡宁级)驱逐舰上。“狗鱼”导弹是从发射的。1966年至1977年间这些舰船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狗鱼”导弹被拆除,换装为[[“白蚁”M反舰导弹|SS-N-2“冥河”]](P-15“白蚁”)反舰导弹和装备卡宁级的防空武器与反潜武器。
舰射狗鱼于1953年至1954年在[[胆大|“胆大号”驱逐舰]](基尔丁级)上进行了测试,并于1955年开始服役,部署于基尔丁级和克鲁普尼级(后改称卡宁级)驱逐舰上。“狗鱼”导弹是从发射的。1966年至1977年间这些舰船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狗鱼”导弹被拆除,换装为[[“白蚁”M反舰导弹|SS-N-2“冥河”]](P-15“白蚁”)反舰导弹和装备卡宁级的防空武器与反潜武器。
第26行: 第26行:
*飞行速度:280米/秒
*飞行速度:280米/秒
*弹头:1000吨当量核弹头或730千克高爆弹头
*弹头:1000吨当量核弹头或730千克高爆弹头
*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助推级)
*发动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助推级)
*作战范围:68千米
*作战范围:68千米
*制导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主动雷达引导头
*制导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主动雷达引导头
18,60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