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十三号战舰: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341字节 、​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62行: 第62行:
平贺让的设计思路是一贯的:既然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很难超过其他列强,那么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新主力舰的13个方案中大量出现三联装和[[试制四联41厘米主炮|四联装45倍径41cm炮]]的配置,用于缩短装甲带与节省吨位;另一方面,搭载50倍径46cm炮的设计也被摆上台面用作对照。防护方面,除了用于对照而削减装甲厚度的J方案外均一致,在“土佐”型战列舰的基础上修改,主装甲带改为倾斜15度,并加厚至305mm,防护效果大大提升。舰型方面则以“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为蓝本。
平贺让的设计思路是一贯的:既然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很难超过其他列强,那么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新主力舰的13个方案中大量出现三联装和[[试制四联41厘米主炮|四联装45倍径41cm炮]]的配置,用于缩短装甲带与节省吨位;另一方面,搭载50倍径46cm炮的设计也被摆上台面用作对照。防护方面,除了用于对照而削减装甲厚度的J方案外均一致,在“土佐”型战列舰的基础上修改,主装甲带改为倾斜15度,并加厚至305mm,防护效果大大提升。舰型方面则以“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为蓝本。


在这13个方案之外,金田秀太郎也在平贺让案的意见中提出了自己的[[四联48厘米炮|私人方案]],搭载的48cm炮是当时日本能够建造的最大口径的舰炮。平贺让也附注了一个搭载3×III+2×II 46cm/50的所谓“N”方案。
在这13个方案之外,金田秀太郎也在平贺让案的意见中提出了自己的[[四联48厘米炮|私人方案]],搭载的48cm炮是当时日本能够建造的最大口径的舰炮。平贺让也附注了一个搭载3×III+2×II 46cm/50的所谓“N”方案<ref>https://iiif.dl.itc.u-tokyo.ac.jp/repo/s/hiraga/document/089d8136-82d2-4464-95c6-013a4e882af1</ref>。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第93行: 第93行:
1920年,日本海军的预算得到了批准,造舰计划扩展到了最终的“[[八八舰队#八八舰队案|八八舰队案]]”,再追加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4艘。海军军令部在兴奋的同时,也对目前的建设进度十分担忧——新型主力舰的设计纷繁复杂,如果不能统一这些设计,势必会对“八八舰队”计划造成影响,也会造成资金与人员上的浪费。于是,在1920年春天,海军紧急成立了“主炮研究会”,邀请海军一众高官,共同探讨未来主力舰的设计方案。
1920年,日本海军的预算得到了批准,造舰计划扩展到了最终的“[[八八舰队#八八舰队案|八八舰队案]]”,再追加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4艘。海军军令部在兴奋的同时,也对目前的建设进度十分担忧——新型主力舰的设计纷繁复杂,如果不能统一这些设计,势必会对“八八舰队”计划造成影响,也会造成资金与人员上的浪费。于是,在1920年春天,海军紧急成立了“主炮研究会”,邀请海军一众高官,共同探讨未来主力舰的设计方案。


6月,平贺让进一步拿出了X、Y、Z三个搭载41cm主炮的方案:
6月,平贺让进一步拿出了X、Y、Z三个搭载41cm主炮的方案<ref>https://iiif.dl.itc.u-tokyo.ac.jp/repo/s/hiraga/document/366242ca-ba35-470b-9b99-3f8941edf97d</ref>: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第144行: 第144行:
在海军决定“纪伊”型的方案几乎同时,1920年9月4日,平贺让就提出搭载46cm炮的主力舰,应从13号舰起,即“八八舰队”的最后四舰。1921年2月,平贺让细化了13号舰型的设计,将数据具体到排水量47500吨,4座双联46cm炮,航速30节。这个参数与之前新型主力舰的K方案非常相似。
在海军决定“纪伊”型的方案几乎同时,1920年9月4日,平贺让就提出搭载46cm炮的主力舰,应从13号舰起,即“八八舰队”的最后四舰。1921年2月,平贺让细化了13号舰型的设计,将数据具体到排水量47500吨,4座双联46cm炮,航速30节。这个参数与之前新型主力舰的K方案非常相似。


6月,平贺让再次细化了方案。13号舰的防护也与K方案一样要求对41cm炮有一定的免疫区,舰型、动力等配置也与K方案大同小异。武器方面,平贺让意识到46cm炮开发困难,但46cm炮比起41cm炮优势更大,因此平贺让仍然坚持采用46cm炮,不过他也建议将身管缩短为45倍径。考虑到50倍径炮需要更长时间来研发,再加上控制排水量的原因,采用这种方案也颇为合理。
6月,平贺让再次细化了方案<ref>《新艦型ニ就テ》
http://web.archive.org/web/20160414173055/http://keshiintokorozawa.web.fc2.com/faq08p14e22r.html</ref>。13号舰的防护也与K方案一样要求对41cm炮有一定的免疫区,舰型、动力等配置也与K方案大同小异。武器方面,平贺让意识到46cm炮开发困难,但46cm炮比起41cm炮优势更大,因此平贺让仍然坚持采用46cm炮,不过他也建议将身管缩短为45倍径。考虑到50倍径炮需要更长时间来研发,再加上控制排水量的原因,采用这种方案也颇为合理。


{{隐藏|标题=石桥孝夫绘制的第13号战舰推定线图|内容=[[File:Type No.13 (Ishibashi).png|800px|]]}}
{{隐藏|标题=石桥孝夫绘制的第13号战舰推定线图|内容=[[File:Type No.13 (Ishibashi).png|800px|]]}}
18,49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