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白雪: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删除499字节 、​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战舰少女,”为“,战舰少女,wiki,”)
无编辑摘要
第55行: 第55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文件:Japanese destroyer Shirayuki in 1931(1).jpg|缩略图|历史上的白雪,拍摄于1931年(昭和6年),具体拍摄日期不详。注意舰体左舷上的“キユラシ”(kiyurashi),按旧日本海军规定,驱逐舰侧舷涂写舰名使用片假名从右往左书写,所以实际上写的是“シラユキ”,也就是平假名的“しらゆき”。]]
[[文件:Japanese destroyer Shirayuki in 1931(1).jpg|缩略图|历史上的白雪,拍摄于1931年(昭和6年),具体拍摄日期不详。注意舰体左舷上的“キユラシ”(kiyurashi),按旧日本海军规定,驱逐舰侧舷涂写舰名使用片假名从右往左书写,所以实际上写的是“シラユキ”,也就是平假名的“しらゆき”。]]
白雪(Shirayuki/しらゆき)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吹雪型驱逐舰(按旧日本海军官方分类为一等驱逐舰)的二号舰,也是旧日本海军“特型驱逐舰”系列的二号舰,和首舰'''[[吹雪]]'''同样属于特I型。
白雪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吹雪型驱逐舰(按旧日本海军官方分类为一等驱逐舰)的二号舰,也是旧日本海军“特型驱逐舰”系列的二号舰,和首舰'''[[吹雪]]'''同样属于特I型。


关于吹雪型驱逐舰的舰船设计方面的内容请参阅[[吹雪|'''吹雪''']]的词条,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吹雪型驱逐舰的舰船设计方面的内容请参阅[[吹雪|'''吹雪''']]的词条,这里不再赘述。
第72行: 第72行:


=== 建造与服役 ===
=== 建造与服役 ===
白雪在《大正十二年度舰艇补充计划》中被列入建造计划,于1927年(昭和2年)3月19日在横滨船渠<ref>成立于1889年(明治22年)的民营造船厂,位于横滨。1935年(昭和10年)被三菱重工业收购,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横滨船渠,1943年(昭和18年)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横滨造船所。</ref>开工,并于4月26日被命名为'''第三十六号驱逐舰''',归入一等驱逐舰类别。1928年(昭和3年)3月20日下水,同年8月1日更名为'''白雪''',并于当年12月18日竣工,舰籍编入吴镇守府。
白雪在《大正十二年度舰艇补充计划》中被列入建造计划,于1927年(昭和2年)3月19日在横滨船渠<ref>成立于1889年(明治22年)的民营造船厂,位于横滨。1935年(昭和10年)被三菱重工业收购,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横滨船渠,1943年(昭和18年)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横滨造船所。</ref>开工,并于4月26日被命名为第三十六号驱逐,归入一等驱逐舰类别。1928年(昭和3年)3月20日下水,同年8月1日更名为“白雪”,并于当年12月18日竣工,舰籍编入吴镇守府。


1928年(昭和3年)12月18日,白雪于竣工当日和姐妹舰'''[[吹雪]]'''一同编成第十一驱逐队,隶属于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随后一年间,完工服役的姐妹舰'''[[初雪]]''''''[[深雪]]'''先后编入十一驱。
1928年(昭和3年)12月18日,白雪于竣工当日和姐妹舰[[吹雪]]一同编成第十一驱逐队,隶属于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随后一年间,完工服役的姐妹舰[[初雪]]和[[深雪]]先后编入十一驱。


=== 早期岁月:1930-1937 ===
===早期岁月===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白雪及十一驱主要在中国方向活动。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白雪及十一驱主要在中国方向活动。


1930年(昭和5年)12月,当时还是大佐的南云忠一出任第十一驱逐队司令。
1930年12月,当时还是大佐的南云忠一出任第十一驱逐队司令。


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由于日本海军试验性地针对吹雪型采取每队三舰的驱逐队编制,吹雪从十一驱调至新组建的第二十驱逐队(初代),十一驱仅剩白雪、'''[[初雪]]''''''[[深雪]]'''三舰。同日,十一驱集体调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31年12月1日,由于日本海军试验性地针对吹雪型采取每队三舰的驱逐队编制,吹雪从十一驱调至新组建的第二十驱逐队(初代),十一驱仅剩白雪、[[初雪]]、[[深雪]]三舰。同日,十一驱集体调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32年(昭和7年)12月1日,十一驱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1932年12月1日,十一驱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1934年(昭和9年)6月29日,'''[[深雪]]''''''[[电]]'''发生冲突,随后沉没。7月15日,'''[[深雪]]'''从第十一驱逐队编制中移除。
1934年6月29日,[[深雪]]与[[电]]发生冲突,随后沉没。7月15日,[[深雪]]从第十一驱逐队编制中移除。


1934年(昭和9年)11月15日,十一驱调入吴镇守府麾下的吴警备战队,随后于次年10月24日从吴警备战队编制中移除。
1934年(昭和9年)11月15日,十一驱调入吴镇守府麾下的吴警备战队,随后于次年10月24日从吴警备战队编制中移除。
第91行: 第91行:
1936年(昭和11年)12月1日,因日本海军放弃吹雪型每队三舰的试验性驱逐队编制,二十驱(初代)解队,吹雪重新回归十一驱。同日,恢复三舰编制的十一驱再次调入吴警备战队。
1936年(昭和11年)12月1日,因日本海军放弃吹雪型每队三舰的试验性驱逐队编制,二十驱(初代)解队,吹雪重新回归十一驱。同日,恢复三舰编制的十一驱再次调入吴警备战队。


=== 侵华战争:1937-1941 ===
===侵华战争时期===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十一驱也参与了侵华战争。28日,第十一驱逐队('''[[吹雪]]'''、'''白雪'''、'''[[初雪]]''')同第六驱逐队('''[[响]]''''''[[雷]]''''''[[电]]''')、第十驱逐队('''狭雾'''、'''涟'''、'''[[晓]]''')一并编入新组建的第四水雷战队,旗舰为'''[[木曾]]''',司令官为细萱戊子郎少将,归第四舰队建制。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十一驱也参与了侵华战争。28日,第十一驱逐队([[吹雪]]、白雪、[[初雪]])同第六驱逐队([[响]]、[[雷]]、[[电]])、第十驱逐队(狭雾、涟、[[晓]])一并编入新组建的第四水雷战队,旗舰为[[木曾]],司令官为细萱戊子郎少将,归第四舰队建制。


随后的8-11月,十一驱参加了日军在上海和杭州湾等地的登陆作战,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期间的10月20日,日本海军组建支那方面舰队,四水战随第四舰队一并调入,并随后在支那方面舰队建制内从第四舰队转隶第三舰队。
随后的8-11月,十一驱参加了日军在上海和杭州湾等地的登陆作战,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期间的10月20日,日本海军组建支那方面舰队,四水战随第四舰队一并调入,并随后在支那方面舰队建制内从第四舰队转隶第三舰队。
第98行: 第98行:
1938年(昭和13年)4月19日,第四水雷战队解散,十一驱被编为吴镇守府预备舰,暂时不归属任何舰队管辖。12月15日,十一驱再次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1938年(昭和13年)4月19日,第四水雷战队解散,十一驱被编为吴镇守府预备舰,暂时不归属任何舰队管辖。12月15日,十一驱再次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1939年(昭和14年)11月,有贺幸作中佐出任十一驱司令。当月15日,日本海军调整舰队编制,第十一驱逐队和航空母舰'''[[苍龙]]''''''[[飞龙]]'''编为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为户冢道太郎少将。
1939年(昭和14年)11月,有贺幸作中佐出任十一驱司令。当月15日,日本海军调整舰队编制,第十一驱逐队和航空母舰[[苍龙]]、[[飞龙]]编为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为户冢道太郎少将。


1940年(昭和15年,日本皇纪2600年)8月~9月,白雪随十一驱前往{{注音|塞班|サイパン}}(Saipan)、{{注音|波纳佩|ポナペ}}(Pohnpei)、{{注音|特鲁克|トラック}}(Truk,今改称丘克/Chruuk)等地<ref>三地均位于中太平洋西部,当时均为一战后国际联盟移交给日本“委任统治”的原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其中塞班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今属美国,为北马里亚纳群岛自治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的首府;波纳佩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中的谢尼亚温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特鲁克本身为一珊瑚环礁群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最大城市韦诺所在地,日占时期为日本极力经营的海军基地,号称“日本的珍珠港”和“太平洋的直布罗陀”,因环礁潟湖并没有完备的码头体系,此地在日方资料中通常称为“特鲁克泊地”。</ref>进行军事演习,期间与'''[[初雪]]''''''[[飞龙]]'''离队参与日军对法属印度支那<ref>法属印度支那,为19-20世纪末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大体相当于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ref>北部的占领行动(日称{{注音|北部佛印进驻|北部仏印進駐}})。在三舰返回后,参加了联合舰队的最终演习,并同第二水雷战队一起对假想敌舰('''[[飞龙]]''''''[[苍龙]]'''担任)实行了雷击训练。
1940年(昭和15年,日本皇纪2600年)8月~9月,白雪随十一驱前往塞班岛、波纳佩(Pohnpei)、特鲁克等地<ref>三地均位于中太平洋西部,当时均为一战后国际联盟移交给日本“委任统治”的原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其中塞班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今属美国,为北马里亚纳群岛自治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的首府;波纳佩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中的谢尼亚温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特鲁克本身为一珊瑚环礁群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最大城市韦诺所在地,日占时期为日本极力经营的海军基地,号称“日本的珍珠港”和“太平洋的直布罗陀”,因环礁潟湖并没有完备的码头体系,此地在日方资料中通常称为“特鲁克泊地”。</ref>进行军事演习,期间与[[初雪]]和[[飞龙]]离队参与日军对法属印度支那<ref>法属印度支那,为19-20世纪末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大体相当于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ref>北部的占领行动(日称{{注音|北部佛印进驻|北部仏印進駐}})。在三舰返回后,参加了联合舰队的最终演习,并同第二水雷战队一起对假想敌舰([[飞龙]]、[[苍龙]]担任)实行了雷击训练。


10月11日,白雪所在的十一驱全员参与了纪元二千六百年特别观舰式,十一驱排在参阅舰队第二列的最后,白雪位于第二列全部17舰的倒数第二位(第二列顺序:'''[[长门]]''''''[[陆奥]]''''''[[伊势]]'''、'''摄津'''、'''凉风'''、'''江风'''、'''[[村雨]]'''、'''春雨'''、'''[[夕立]]'''、'''五月雨'''、'''涟'''、'''[[绫波]]'''、'''浦波'''、'''[[初雪]]'''、'''白雪'''、'''[[吹雪]]''')。11月15日,十一驱调至第三水雷战队旗下,司令从有贺换为庄司喜一郎大佐。
10月11日,白雪所在的十一驱全员参与了纪元二千六百年特别观舰式,十一驱排在参阅舰队第二列的最后,白雪位于第二列全部17舰的倒数第二位(第二列顺序:[[长门]]、[[陆奥]]、[[伊势]]、摄津、凉风、江风、[[村雨]]、春雨、[[夕立]]、五月雨、涟、[[绫波]]、浦波、[[初雪]]、白雪、[[吹雪]])。11月15日,十一驱调至第三水雷战队旗下,司令从有贺换为庄司喜一郎大佐。
 
1941年(昭和16年)9月12日,日本海军公布《昭和17年度海军战时编制》,对联合舰队原有的编制进行了大的变动。白雪所在的十一驱同当时日本海军刚服役不久的[[翔鹤]]、[[瑞鹤]]两艘航空母舰一同构成新的第一航空战队,而之前一直在一航战的[[赤城]]和[[加贺]]则调至第五航空战队。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在当年年底即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爆发,这一编制变动并未能执行,不但一、五航战四舰未能换位,十一驱之后也未配属给任何航空战队。


1941年(昭和16年)9月12日,日本海军公布《昭和17年度海军战时编制》,对联合舰队原有的编制进行了大的变动。白雪所在的十一驱同当时日本海军刚服役不久的'''[[翔鹤]]'''、'''[[瑞鹤]]'''两艘航空母舰一同构成新的第一航空战队,而之前一直在一航战的'''[[赤城]]'''和'''[[加贺]]'''则调至第五航空战队。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在当年年底即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爆发,这一编制变动并未能执行,不但一、五航战四舰未能换位,十一驱之后也未配属给任何航空战队。
===太平洋战争初期===
===太平洋战争初期===
自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白雪和其他三雪被编入第三水雷战队,并加入海军中将小泽治三郎的南谴舰队参与进攻马来半岛的南方作战和兰印作战。
自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白雪和其他三雪被编入第三水雷战队,并加入海军中将小泽治三郎的南谴舰队参与进攻马来半岛的南方作战和兰印作战。
7,49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