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天城: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44行: 第44行:
8月23日,为了在西太平洋和中国攫取更多利益,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宣战。战争的压力使日本海军对军舰的需求急剧增大,新舰队计划的出炉变得刻不容缓。
8月23日,为了在西太平洋和中国攫取更多利益,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宣战。战争的压力使日本海军对军舰的需求急剧增大,新舰队计划的出炉变得刻不容缓。


1915年9月,在经过反复讨论后,日本国会批准了该造舰计划。“八四舰队”完成后,日本海军将拥有舰龄不满8年的一线战列舰8艘和战列巡洋舰4艘,包括该案提出时正在建造中的[[扶桑]]、[[山城]]、[[伊势]]、[[日向]]4艘战列舰,分别将在1916-1920年间开工的[[长门]]、[[陆奥]]、[[加贺]]、土佐4艘战列舰,刚竣工的[[榛名]]、[[雾岛]]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分别在1921、1922年时达到8年舰龄的[[金刚]]、[[比睿]]二舰的替代舰,即后来新建的战列巡洋舰天城和[[赤城]]。
1915年9月,在经过反复讨论后,日本国会批准了该造舰计划。“八四舰队”完成后,日本海军将拥有舰龄不满8年的一线战列舰8艘和战列巡洋舰4艘,包括该案提出时正在建造中的[[扶桑]]、[[山城]]、[[伊势]]、[[日向]]4艘战列舰,分别将在1916-1920年间开工的[[长门]]、[[陆奥]]、[[加贺]]、[[土佐]]4艘战列舰,刚竣工的[[榛名]]、[[雾岛]]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分别在1921、1922年时达到8年舰龄的[[金刚]]、[[比睿]]二舰的替代舰,即后来新建的战列巡洋舰天城和[[赤城]]。


1916-1918年,长门和陆奥两舰开工后,以平贺让为首的设计师在长门型的基础上改进了一批主力舰设计,其中既有战列舰方案(A115-A122),也有战列巡洋舰方案(B58-B61)。这部分方案以30-35节的高航速为标志,但后来出于火力和航速的平衡,最终导向了中速战列舰方案(A123-A127),即后来的土佐型战列舰。
1916-1918年,长门和陆奥两舰开工后,以平贺让为首的设计师在长门型的基础上改进了一批主力舰设计,其中既有战列舰方案(A115-A122),也有战列巡洋舰方案(B58-B61)。这部分方案以30-35节的高航速为标志,但后来出于火力和航速的平衡,最终导向了中速战列舰方案(A123-A127),即后来的土佐型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