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齐柏林伯爵: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37行: 第37行: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_Bau.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7/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638px-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6月,正在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_Bau.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7/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638px-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6月,正在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
===舰船历史===
===舰船历史===
齐柏林伯爵级航母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埃里西·雷德尔在30年代中期提出的Z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虽然得到了日本的帮助,但是德国终于还是由于缺乏建造航母的经验以及海空军之间的斗争未能完成建造。
齐柏林伯爵级航母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埃里西·雷德尔(Erich Raeder)在30年代中期提出的Z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虽然得到了日本的帮助,但是德国终于还是由于缺乏建造航母的经验以及海空军之间的斗争等原因未能完成建造。


德国一战之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海军发展一直受限。但随着1933年纳粹上台重整海军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德国海军制订了旨在重建海军的Z计划,其中就包括2-4艘航空母舰,并计划为这批航空母舰制造3种舰载机——[[BF109T|梅塞斯密特Bf 109T(战斗机)]]{{黑幕|服役于空军}}、[[Ju-87C斯图卡|容克Ju 87C(俯冲轰炸机)]]{{黑幕|服役于空军}}、菲泽勒Fi 167(鱼雷机){{黑幕|取消量产}}。由于缺乏建造经验,齐柏林伯爵参考英国暴怒号与日本[[赤城|赤城号]]的{{黑幕|过时}}设计,装备了16门150毫米炮和12门105毫米炮。
德国一战之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海军发展一直受限。但随着1933年纳粹上台重整海军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德国海军制订了旨在重建海军的Z计划,其中就包括2~4艘航空母舰,并计划为这批航空母舰制造3种舰载机——[[BF109T|梅塞斯密特Bf 109T(战斗机)]]{{黑幕|服役于空军}}、[[Ju-87C斯图卡|容克Ju 87C(俯冲轰炸机)]]{{黑幕|服役于空军}}、菲泽勒Fi 167(鱼雷机){{黑幕|取消量产}}。由于缺乏建造经验,齐柏林伯爵参考英国暴怒号与日本[[赤城|赤城号]]的{{黑幕|过时}}设计,装备了16门150毫米炮和12门105毫米炮。


飞行甲板长244米,宽30米,装备2台压缩空气弹射器和3台升降机。20万马力的主机功率使其理论上能达到35节的最高航速,19节航速下续航8000海里。双层机库设计,可以收纳41-48架舰载机。
飞行甲板长242米,宽30米,装备2台压缩空气弹射器和3台升降机。20万马力的主机功率使其理论上能达到35节的最高航速,19节航速下最多续航9600英里。双层机库设计,可以收纳41~48架舰载机。


1935年11月16日,基尔德意志造船厂获得建造订单,1936年12月28日动工铺设龙骨,1938年12月8日下水,并被命名为齐柏林伯爵。
1935年11月16日,基尔德意志造船厂获得建造订单,1936年12月28日动工铺设龙骨,1938年12月8日下水,并被命名为齐柏林伯爵。


1939年9月,当时的工程已经完成了85%,但二战爆发打乱了齐柏林伯爵的建造工作,工程随即放缓并于1940年7月停止。随后,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哥滕哈芬(今波兰格丁尼亚)。
1939年9月,当时的工程已经完成了85%,但二战爆发打乱了齐柏林伯爵的建造工作,工程随即放缓并于1940年5月停止。随后,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哥滕哈芬(Gotenhafen,今波兰格丁尼亚(Gdynia))。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斯特丁(今波兰什切青)以避免遭到苏联空军的攻击,并于11月返回哥滕哈芬。之后被作为浮动硬木仓库使用,并获得了“候鸟”(Zugvögel)的运输船伪装名。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斯特丁(Stettin,今波兰什切青(Szczecin))以避免遭到苏联空军的攻击,并于11月返回哥滕哈芬。之后被作为浮动硬木仓库使用,并获得了“候鸟”(Zugvögel)的运输船伪装名。


1942年4月,希特勒决定齐柏林伯爵重启建造,并为此设计新的舰载战斗机[[Me 155|Me-155A]]。12月5日,齐柏林伯爵于基尔德意志造船厂恢复建造。
1942年4月,希特勒决定齐柏林伯爵重启建造,并为此设计新的舰载战斗机[[Me 155|Me-155A]]。12月5日,齐柏林伯爵于基尔德意志造船厂恢复建造。
第57行: 第57行:
1945年4月25日,由于苏军逼近,齐柏林伯爵被自沉在港内。1945年8月17日,苏联将其打捞出水。随后该舰的记录就此消失。对此历史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猜测——例如苏军拖曳往列宁格勒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雨,或者误触水雷沉没之类的说法。
1945年4月25日,由于苏军逼近,齐柏林伯爵被自沉在港内。1945年8月17日,苏联将其打捞出水。随后该舰的记录就此消失。对此历史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猜测——例如苏军拖曳往列宁格勒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雨,或者误触水雷沉没之类的说法。


而根据后来公布的苏联方面记录,1947年2月2日,齐柏林伯爵被列为靶舰,编号ПБ-101(PB-101)。8月16日-18日,其先后遭受舰炮、航空炸弹、鱼雷的攻击,并于18日当天沉没在55°48'N,18°38'E。
而根据后来公布的苏联方面记录,1947年2月2日,齐柏林伯爵被列为靶舰,编号ПБ-101(PB-101)。8月16日-18日,其先后遭受舰炮、航空炸弹和鱼雷的攻击,并于18日当天沉没在55°48'N,18°38'E。


2006年7月12日,其残骸被波兰石油公司的船只发现。7月26日,波兰海军调查船确认其为齐柏林伯爵号,并于次日对外宣布。
2006年7月12日,其残骸被波兰石油公司的船只发现。7月26日,波兰海军调查船确认其为齐柏林伯爵号,并于次日对外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