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近江: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64行: 第64行:
{{黑幕|以下文字从“背景”一节到“主炮研究会”一节,与[[十三号战舰]]词条完全一致,因为两者均脱胎于同一个计划。}}
{{黑幕|以下文字从“背景”一节到“主炮研究会”一节,与[[十三号战舰]]词条完全一致,因为两者均脱胎于同一个计划。}}


1917年,日本海军通过了“[[八八舰队#八六舰队案|八六舰队案]]”造舰计划,继续追加建造2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使主力舰队的规模达到舰龄8年以下的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6艘。这样一来,从大正5年(1914年)开始,预定要建造的主力舰已经达到了8艘,包括2艘“[[长门]]”型战列舰,2艘“[[加贺]]”型战列舰,以及4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这些战舰清一色装备41cm火炮,其中“长门”型有主炮8门,其余的则有主炮10门。
1917年,日本海军通过了“[[八八舰队#八六舰队案|八六舰队案]]”造舰计划,继续追加建造2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使主力舰队的规模达到舰龄8年以下的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6艘。这样一来,从大正5年(1914年)开始,预定要建造的主力舰已经达到了8艘,包括2艘“[[长门]]”型战列舰,2艘“[[土佐]]”型战列舰,以及4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这些战舰清一色装备41cm火炮,其中“长门”型有主炮8门,其余的则有主炮10门。


此后,日本海军的扩张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然而他们的老对手,美国海军也没有闲着。在1919年,日本的情报部门打听到了美国海军准备建造的新型主力舰,“[[南达科他(BB-49)]]”级的消息。按照情报,“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将搭载12门406mm炮,以及远超“加贺”型战列舰的防护水平<ref>按实际数据,日本海军的情报将“南达科他”级的防护水平高估了不少,当时造船局亦认为以“南达科他”的吨位不可能实现如此的防护,但军令部本着料敌从宽的策略还是认可了这些情报。</ref>。这份情报震动了日本海军上下,此时又有英美等国开始研究18英寸(457mm)级别舰炮的消息传来,对刚刚敲定“天城”型设计的日本海军来说,设计更强的主力舰已经迫在眉睫。
此后,日本海军的扩张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然而他们的老对手,美国海军也没有闲着。在1919年,日本的情报部门打听到了美国海军准备建造的新型主力舰,“[[南达科他(BB-49)]]”级的消息。按照情报,“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将搭载12门406mm炮,以及远超“土佐”型战列舰的防护水平<ref>按实际数据,日本海军的情报将“南达科他”级的防护水平高估了不少,当时造船局亦认为以“南达科他”的吨位不可能实现如此的防护,但军令部本着料敌从宽的策略还是认可了这些情报。</ref>。这份情报震动了日本海军上下,此时又有英美等国开始研究18英寸(457mm)级别舰炮的消息传来,对刚刚敲定“天城”型设计的日本海军来说,设计更强的主力舰已经迫在眉睫。


====新型主力舰方案====
====新型主力舰方案====
1919年6月,日本海军向防务会议提出了新的预算拨款要求,技术本部也很快开始了新主力舰的初期论证工作。10月,以平贺让为首的设计师拿出了13个方案。
1919年6月,日本海军向防务会议提出了新的预算拨款要求,技术本部也很快开始了新主力舰的初期论证工作。10月,以平贺让为首的设计师拿出了13个方案。


平贺让的设计思路是一贯的:既然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很难超过其他列强,那么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新主力舰的13个方案中大量出现三联装和四联装41cm炮的配置,用于缩短装甲带与节省吨位;另一方面,搭载50倍径46cm炮的设计也被摆上台面用作对照。防护方面,除了用于对照而削减装甲厚度的J方案外均一致,在“加贺”型战列舰的基础上修改,主装甲带改为倾斜15度,并加厚至305mm,防护效果大大提升。舰型方面则以“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为蓝本。
平贺让的设计思路是一贯的:既然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很难超过其他列强,那么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新主力舰的13个方案中大量出现三联装和[[试制四联41厘米主炮|四联装45倍径41cm炮]]的配置,用于缩短装甲带与节省吨位;另一方面,搭载50倍径46cm炮的设计也被摆上台面用作对照。防护方面,除了用于对照而削减装甲厚度的J方案外均一致,在“土佐”型战列舰的基础上修改,主装甲带改为倾斜15度,并加厚至305mm,防护效果大大提升。舰型方面则以“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为蓝本。


在这13个方案之外,金田秀太郎也在平贺让案的意见中提出了自己的[[四联48厘米炮|私人方案]],搭载的48cm炮是当时日本能够建造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在这13个方案之外,金田秀太郎也在平贺让案的意见中提出了自己的[[四联48厘米炮|私人方案]],搭载的48cm炮是当时日本能够建造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第106行: 第106行:
8月,经过将近十轮的讨论,主炮研究会得出了共识:
8月,经过将近十轮的讨论,主炮研究会得出了共识:


#新型主力舰的主要武备,应该以10门50倍径46cm为最终目标。然而当前日本海军的造炮设备并不支持建造这种火炮,近来试制的[[日本试制48厘米连装炮|48cm炮]]也遭到挫折,因此现在应该先更新造炮设备,再徐徐图之。
#新型主力舰的主要武备,应该以10门50倍径46cm炮为最终目标。然而当前日本海军的造炮设备并不支持建造这种火炮,近来试制的[[日本试制48厘米连装炮|48cm炮]]也遭到挫折,因此现在应该先更新造炮设备,再徐徐图之。
#鉴于第1点,新主力舰采用41cm炮并增加炮数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建议与B方案或E方案类似,采用3座四联装或4座三联装炮塔。又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应用[[三联16英寸主炮(MK2)|50倍径16英寸炮]],因此也有必要以现有的45倍径41cm炮为基础,开发50倍径的新炮。
#鉴于第1点,新主力舰采用41cm炮并增加炮数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建议与B方案或E方案类似,采用3座四联装或4座三联装炮塔。又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应用[[三联16英寸主炮(MK2)|50倍径16英寸炮]],因此也有必要以现有的45倍径41cm炮为基础,开发50倍径的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