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志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航空巡洋舰

来自舰R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瑞典海军哥特兰号航空巡洋舰,1930年代,后期上色。


历史沿革

美国海军在40年代设计的飞行甲板巡洋舰CF-2方案。

所谓“航空巡洋舰”,就是将航母和巡洋舰结合在一起,或者说,带有飞行甲板,可以起降飞机,并装备有主炮而能够像标准的火炮巡洋舰一样对炮的巡洋舰。当然,由于V/STOL技术出现得很晚,最早的一批航空巡洋舰所拥有的“飞行甲板”实际上只能说是水上飞机的调度甲板。因此,这类航空巡洋舰实际上是水上飞机母舰和巡洋舰的结合,只能搭载水上飞机并依托水面收放之,并不像直通甲板航母那样可以滑跑起飞降落飞机。

这一概念和航空战列舰同时出现,美国、日本都有过对航空巡洋舰的相关研究。最早在1927年由瑞典人实践,他们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巡洋舰”——哥特兰

瑞典的“水上机巡洋舰”是受到当时盛行的“空中制胜论”影响,但当时瑞典无力承建航母,只能将飞行甲板搬到了相对“经济”的巡洋舰体上,同时保留一部分巡洋舰的职能,建造出了集空中力量、巡洋破交与水雷布置于一体的“哥特兰”号。但随着航空器的发展,瑞典发现用岸基飞机就足以完成防务工作,航母平台显得多余,在40年代就将哥特兰的飞行甲板撤去了。

美国的“飞行甲板巡洋舰”概念最先是为了充分利用条约所剩的航母吨位而提出的计划,并在40年代进一步发展成为“CF-1”和“CF-2”两个方案。但海军部经过论证后认为,这两种元素的结合纯属鸡肋,既难以胜任巡洋舰的职能,也难以胜任航母的职能,而且在战场上的定位模糊。“飞行甲板巡洋舰”也没有进一步发展。

日本的“航空巡洋舰”源于对“最上”号的改造计划和W-105舰“大淀”号原案之一。在二战后期,没有更多可用航母的日本海军希望在巡洋舰上搭载大量侦察机,以此能为友方舰只提供侦察、搜索、航空校射等辅助工作。虽然对最上的改造工作较为成功,但实际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优秀。

不难发现,瑞典和日本都有自己独特的军情:都是造不起航母,所以退而求其次。这类直接融合水上飞机母舰的设计,比起那些拥有直通甲板的图纸航空巡洋舰,成本更为低廉,更容易建造或改建。

美国海军的打击巡洋舰Mk2方案。这个方案可以容纳1套Mk.71舰炮、2套Mk.26导弹发射系统(本示意图用一套Mk.41通用垂发换掉了一套Mk.26)、24枚鱼叉反舰导弹和12架V/STOL战斗机。

到战后,直升机的普及使得航空巡洋舰出现了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由此诞生了反潜为主的直升机巡洋舰,如意大利的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和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法国的圣女贞德级、苏联的1123型(莫斯科级)。这种类型的战舰基本可以看作是战时航空巡洋舰的直系发展。

另一方面,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的出现使得美苏两国都产生了在巡洋舰上装备固定翼舰载机的想法。70年代苏联海军的1143型(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就在导弹巡洋舰的基础上增加飞行甲板,通过舰载机来获得更强的防空能力以及态势感知能力。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的1143.5型(库兹涅佐夫级)重型载机巡洋舰,虽然发展到这里,苏联的载机巡洋舰已经很接近常规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不过库兹涅佐夫级只建造了2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保留了首舰,而未完工的次舰瓦良格号则由乌克兰继承,随后出售给中国,成为辽宁舰。

而美国海军的载机巡洋舰则发展自70年代末提出的,能够独立承担打击和指挥任务的核动力打击巡洋舰(CSGN)概念,其中的Mk2系列变种进一步强调了独立作战能力,增加了飞行甲板以及舰载机,思路与基辅级殊途同归。这个概念一直发展到80年代的短距起降导弹巡洋舰(CGV/STOL),或称任务必要单元(MEU)项目,是集指挥、战区后勤、侦察、反潜、制空、防空、打击于一体的“全能战舰”。不过,这两个概念由于预算原因,最终没有实行,美国海军依然回归传统的航母战斗群配置。

游戏性能

航巡可以同时做到制空和反潜,是游戏中的万金油舰种。

航巡在游戏里属于万金油角色,可以看作是能够放飞机的轻巡或者能反潜的重巡。由于游戏中的VTOL轰炸机属性一般,因此航巡一般都会装备战斗机来堆制空。在限制只有中型船的场合,她们可以为队伍补充一些制空值,以及反制敌方潜艇。

三艘改造航巡都能为队伍提供强力的光环,并且都各有特点。大淀是唯一一艘有两个飞机装备格,且可以装备所有飞机的航巡,因此她能提供最多的制空值,并拥有小型船光环也有挂俩B-25上去炸人的配装,但一般不这么做最上则能够为J国中型船提供强大的光环,北上大井出场的时候几乎绑定上场。波尔扎诺则是唯一一艘低速航巡,同时能够为I国船提供光环。

此外,改后的航巡都是游戏里十分少有的4装备格反潜船,可以为舰队提供一个稳定反潜的点位(装备1深弹3声纳或1长炮1深弹2声纳)。

战斗流程

阶段 航空战 导弹战 先制反潜 先制鱼雷 炮击战 鱼雷战 闭幕导弹 夜战
攻击类型 轰炸机
鱼雷机[1]
昼战反潜[2] 昼战炮击[3]
昼战反潜[4]
昼战雷击[5] 夜战炮雷合击
夜战双倍炮击[6][7]
夜战反潜[4]
备注 [1]:非大破,且轰炸机或鱼雷机有余量才会参与航空战。
[2]:选择单横阵才能参与先制反潜。
[3]:射程为“长”及以上或者被特定技能影响才能参与次轮炮击。
[4]:若对方有水下单位,会优先进行反潜攻击。
[5]:非大破,且鱼雷值不为0才能参与鱼雷战。
[6]:非大破才能参与夜战。
[7]:鱼雷值不为0的舰船夜战攻击类型为炮雷合击,其余为双倍炮击。
阶段 攻击类型
航空战 轰炸机
鱼雷机[1]
导弹战
先制反潜 昼战反潜[2]
先制鱼雷
炮击战 昼战炮击[3]
昼战反潜[4]
鱼雷战 昼战雷击[5]
闭幕导弹
夜战 夜战炮雷合击
夜战双倍炮击[6][7]
夜战反潜[4]
备注
[1]:非大破,且轰炸机或鱼雷机有余量才会参与航空战。
[2]:选择单横阵才能参与先制反潜。
[3]:射程为“长”及以上或者被特定技能影响才能参与次轮炮击。
[4]:若对方有水下单位,会优先进行反潜攻击。
[5]:非大破,且鱼雷值不为0才能参与鱼雷战。
[6]:非大破才能参与夜战。
[7]:鱼雷值不为0的舰船夜战攻击类型为炮雷合击,其余为双倍炮击。

装备类型

  •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装备才能安装在船上
  1. 这艘舰船可以安装这一类型的装备。
  2. 这个装备可以安装在这一类型的舰船上。
装备类型 主炮 副炮 鱼雷 攻击机·战斗机·轰炸机 侦察机 雷达 炮弹 防空炮 反潜装备 发射器·导弹 强化装备
是否可装备 [1] [2] [3][4] [4]
备注 [1]:仅可装备中型主炮(重)、中型主炮(轻)、小型主炮。
[2]:需要有鱼雷值。仅可装备鱼雷(通用)。
[3]:仅可装备战斗机(VTOL)、轰炸机(VTOL)、鱼雷机(VTOL),但大淀·改不受此限制。
[4]:需要装备格有搭载量。
装备类型 是否可装备
主炮 [1]
副炮
鱼雷
攻击机·战斗机·轰炸机 [2]
侦察机 [3][4]
雷达 [4]
炮弹
防空炮
反潜装备
发射器·导弹
强化装备
备注
[1]:仅可装备中型主炮(重)、中型主炮(轻)、小型主炮。
[2]:需要有鱼雷值。仅可装备鱼雷(通用)。
[3]:仅可装备战斗机(VTOL)、轰炸机(VTOL)、鱼雷机(VTOL),但大淀·改不受此限制。
[4]:需要装备格有搭载量。

舰船一览

普通图鉴

1 2
No. 308
哥特兰

改造图鉴

3 4
No. 1233
最上
2 2
No. 1340
波尔扎诺
2 4
No. 1248
大淀

深海图鉴

No. 9998
Eila


参考资料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