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战列舰

历史沿革



战列舰与航空母舰的结合,配备战列舰主炮以及具备搭载飞机功能的战舰。这种设计的背景是在一战结束后,一方面重炮舰达到了巅峰状态,另一方面舰载航空兵又方兴未艾。各国对此表示难以抉择,所以就出台了不少此类混合舰船设计。
尽管世界各国都曾经有过类似的对战列舰改造计划(英国的狮级、法国的黎塞留级、美国的衣阿华级等等)甚至新建计划(美国给苏联的10581型航空战列舰),然而纸上谈兵之下,诸君逐渐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 航空战列舰应该和航母一个队列还是和战列舰一个队列?
- 火炮系统和舰载机系统会不会打架?
- 实际上的技战术性能和纯粹的航母或战列舰比起来又相差几何?
于是在举棋不定间,一系列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得这类舰船被迫下马,终结了一个本可能群魔乱舞的时代。从此,战列舰和航母各自走上发展正轨。通过条约禁掉航空战列舰还有一方面的考量:防止有国家将航空战列舰作为名正言顺的标准战列舰储备手段——完全可以设计一型易于改装的航空战列舰,等到条约失效就快速地给她们再补上几个炮塔。讽刺的是,这个想法正是我们在游戏之中最主要的用法。
随着航母在二战中连连得手,条约失效后只有日本造了航空战列舰。为了补充在太平洋战争中失去的航母,且暂无足够经费将大型战舰完全改装成航母,故而将旧式战列舰伊势、日向二舰拆除部分主炮,装上航空甲板和弹射器,世界上唯二的航空战列舰就此诞生——严格来讲,是战列舰和水上飞机母舰的结合体。
然而,由于各种错误的战术,使得原本预定配属该两舰的航空队损失殆尽,故此伊势级在历史上一次都没有表现过其航空机能,便迎来了战争的终结。

美国并没有放弃航空战列舰的想法。和以往不同,导弹时代的美式航空战列舰将作为一型带重炮的两栖攻击舰使用。为此,美军高层先后有两个将衣阿华级Y炮塔移除、搭建飞行甲板以搭载登陆艇和武装直升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方案在冷战中后期纳入讨论。然而爆改一艘战列舰的成本直追一艘攻击型航空母舰的造价,这些计划永远停留在了图纸上。
因此,航空战列舰的真正实用性能至今为止都饱受争议。
游戏内的航空战列舰还包括了一个特例:暴怒。历史上暴怒号并非战列舰,而是大型轻巡洋舰,只不过带了一门单管457mm炮才在游戏内算了进来。其在建造过程中跳过了两门457的原始设计,通过删掉一门炮换来机库和飞行甲板,由此在游戏中名正言顺地直接作为航战登场。
游戏性能
航战同时拥有开幕轰炸、昼战两轮炮击、闭幕雷击及反潜的功能,“样样通样样松”的完美诠释。虽然拥有多种攻击方式,但其基础属性不高,而且要装载飞机则必须损失火力,在目前版本比较鸡肋。理论上的用途是当地图限制战列舰总数或者限制参战船只国籍时可以替补上场。另外由于其是游戏内唯一能够反潜的主力舰,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可能用于执行反潜任务。
AIII的到来改变了上述部分历史:她的全部装备槽都可以搭载飞机,而且什么飞机都能用。鉴于AIII是拥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设计,似乎预示着未来可能入列的航空战列舰(比如前面提及的10581和乔治·瑟斯顿方案)都可能拥有此特性?
战斗流程
阶段 | 航空战 | 导弹战 | 先制反潜 | 先制鱼雷 | 炮击战 | 鱼雷战 | 闭幕导弹 | 夜战 | |
---|---|---|---|---|---|---|---|---|---|
攻击类型 | 轰炸机 鱼雷机[1] |
昼战炮击[2] 昼战飞机反潜[3] |
昼战雷击[4] | 夜战炮击[5] | |||||
备注 | [1]:非大破,且轰炸机或鱼雷机有余量才会参与航空战。 [2]:射程为“长”及以上或者被特定技能影响才能参与次轮炮击。 [3]:若对方有水下单位,且装备了轰炸机、鱼雷机或侦察机,次轮炮击阶段会优先进行反潜攻击。 [4]:非大破,且鱼雷值不为0才能参与鱼雷战。 [5]:非大破才能参与夜战。 |
装备类型
-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装备才能安装在船上
- 这艘舰船可以安装这一类型的装备。
- 这个装备可以安装在这一类型的舰船上。
装备类型 | 主炮 | 副炮 | 鱼雷 | 攻击机·战斗机·轰炸机 | 侦察机 | 雷达 | 炮弹 | 防空炮 | 反潜装备 | 发射器·导弹 | 强化装备 |
---|---|---|---|---|---|---|---|---|---|---|---|
是否可装备 | √ | √ | √[1][2] | √[2] | √[3] | √ | √ | √ | |||
备注 | [1]:仅可装备战斗机(VTOL)、轰炸机(VTOL)和鱼雷机(VTOL),但AIII不受此限制。 [2]:需要装备格有搭载量。 [3]:仅可装备雷达(通用)。 |
舰船一览
普通图鉴
|
|
改造图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