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赤城号航空母舰,1941年夏天,后期上色。
历史沿革
偏置的上层建筑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很早以前,英国在首艘航母暴怒号上,首先使用的是这种“湖心岛”式的布局。这是一个对航空兵十分危险的布局,因此很快就扔掉了。
从技术上讲,一艘军舰只要是通过承载、投送和指挥航空器以参与海战为主要设计任务,那么她就可以定性为航空母舰。历史上这类军舰还涵盖了水上飞机母舰,但随着全通甲板构型和拦阻降落的固定翼舰载机获得普遍认可,因此最狭义的航母必须是拥有可拦阻降落的全通甲板,且用于承载、投送和指挥固定翼舰载机的类型。为了承载舰载机,这类航母普遍都采用了偏置于船体边缘、乃至于外漂出去的上层建筑,这使得航母成为了军舰设计史上最常见的不对称造物。
由于V/STOL飞机出现,还出现了像英国的“天钩系统”航母方案,没有全通的飞行甲板,而是用一台或多台起重机,像夹娃娃一样将悬停的舰载机抓取下来。虽然未获采纳,这也说明了航母并不会局限于全通甲板+滑跑起落的构型。
航空母舰最初来源于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关于驾驶飞机从舰船上起飞和着陆的实验,以及另一个美国飞行员格伦·柯蒂斯对于航空兵参与海战的设想。格伦首先于1909年,在陆地上用假炸弹模拟了对战列舰的空袭(尽管空袭的“战列舰”只是在空地上围出来的一个船体轮廓而已,假炸弹仅仅是一根38mm粗、203mm长的铅管罢了);尤金则于1910~1911年,先后在两艘美军巡洋舰上安排了飞行实验,并由此开创了飞行甲板和拦阻索两个关键概念。不久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兵展现出非凡的潜力:动辄百公里的攻击半径和侦察半径、动辄时速百公里的行进速度,这一切都非常诱人。但是很明显,“让航空兵上舰”这种想法当时的人类还没准备好,因此仅仅使用了相对保守的水上飞机母舰——弹射起飞,水面降落。同时,碍于当时飞机的孱弱性能,加之重炮舰在当时已达巅峰,各国直到一战结束都以为这种舰船充其量只是舰队的补充,真正的海战还是要靠大舰巨炮。
然而不曾想,战后大舰巨炮竟败在了海军条约的问题上,各国不得不砍掉一批新式战列舰和战巡计划,以航母取而代之。这直接促成了航母的快速发展。同时飞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水上飞机因为水上起降的功能拖累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军队的胃口,换装常规起降的舰载机势在必行。加之二战初期过几次运用航母的战役如奇袭塔兰托、珍珠港事件等,充分证明了舰载航空兵非凡的任务能力。至此航母的战术地位再也没有任何争议。
航母在战争后期是海军实力的代表,其中“埃塞克斯饺子级”级航母在二战中一共建造了24艘之多,一举奠定了美国战后的世界霸主地位。直到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在不依靠当地的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时至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航空母舰可以进一步细分,根据吨位可大致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航空母舰,或者根据其任务能力分为舰队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游戏中这些“叫做航空母舰的航空母舰”默认为她们所属时代的中型/重型舰队航母;至于轻型舰队航母和护航航母,请参阅“轻型航母”一节。
除此之外航母的装甲该怎么布置也曾经是个热门话题。在二战前一些国家给出了一种新的答案,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航母的设计。详情请参考“装甲航母”一节。
游戏性能
U国航母大队是游戏中顶级强度的攻坚配置。
游戏中的航母主要以高索敌值探测对方配置,然后开幕先行攻击对方——装备战斗机能抢下制空权,让对方航母开幕乏力;而装备攻击机和轰炸机能在炮击战开始之前就狠狠地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即使是在炮击战,搭载大量轰炸机的航母也能造成不亚于大炮队炮击的伤害。虽然航母在经过多个节点的战斗后舰载机会逐渐损失从而影响攻击力,但航母们当之无愧是为队伍其他舰艇保驾护航,使她们能以最佳状态迎战BOSS的一把好手。
在舰队里编入大量航母可以让你在前三个节点享受秒杀的快感,对那些不需要攻打地图BOSS节点的捞船玩家来说,这是省下快速修理道具的最佳配置方式。
但由于2019年1月官方调整了游戏内的防空机制,主要是增加了舰船的舰种对于防空的影响,对小型舰增加了防空闪避,对大型舰增加了防空减伤,对中型舰两者都有少量提高,这一改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航母的开幕威力,使得航母如果要达到和原来同样的开幕伤害需要用更好的飞机,但是命中问题则难以解决。所以航母在其后近2年的时间内都处于“面对低难度关卡时可以随便组队碾压;但面对高难度关卡时极度考验装备和船池积淀,难以发挥全部实力”的地位,普通玩家攻坚的主力仍然是大炮。
但是,随着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的技能“航空战术先驱”的效果可以叠加、大黄蜂改造后的超强技能、勇猛的强力buff的加持,以及梯形阵加成可以影响航系的改动,航母队又找回了曾经的辉煌,现在又可以像从前一样快乐的洗地了。
需要注意的是,航母不能进行反潜,一般也无法参与夜战。且航母的攻击力受装备的影响较大,而且如何摆放这三种飞机,也是值得研究的学问。详参战斗机制。
战斗流程
阶段
|
航空战
|
导弹战
|
先制反潜
|
先制鱼雷
|
炮击战
|
鱼雷战
|
闭幕导弹
|
夜战
|
攻击类型
|
轰炸机 鱼雷机[1]
|
|
|
|
昼战飞机炮击[2][3]
|
|
|
|
备注
|
[1]:非大破,且轰炸机或鱼雷机有余量才能参与航空战。 [2]:非中破、大破,且至少有1个轰炸机或攻击机装备格在航空战后飞机余量大于0才能参与炮击战。 [3]:射程为“长”及以上或者被特定技能影响才能参与次轮炮击。
|
阶段 |
攻击类型
|
航空战 |
轰炸机 鱼雷机[1]
|
导弹战 |
|
先制反潜 |
|
先制鱼雷 |
|
炮击战 |
昼战飞机炮击[2][3]
|
鱼雷战 |
|
闭幕导弹 |
|
夜战 |
|
备注
|
[1]:非大破,且轰炸机或鱼雷机有余量才能参与航空战。 [2]:非中破、大破,且至少有1个轰炸机或攻击机装备格在航空战后飞机余量大于0才能参与炮击战。 [3]:射程为“长”及以上或者被特定技能影响才能参与次轮炮击。
|
装备类型
- 这艘舰船可以安装这一类型的装备。
- 这个装备可以安装在这一类型的舰船上。
装备类型
|
主炮
|
副炮
|
鱼雷
|
攻击机·战斗机·轰炸机
|
侦察机
|
雷达
|
炮弹
|
防空炮
|
反潜装备
|
发射器·导弹
|
强化装备
|
是否可装备
|
|
√
|
|
√[1]
|
√[1]
|
√[2]
|
|
√
|
|
|
√
|
备注
|
[1]:需要装备格有搭载量。 [2]:仅可装备雷达(通用)。
|
装备类型 |
是否可装备
|
主炮 |
|
副炮 |
√
|
鱼雷 |
|
攻击机·战斗机·轰炸机 |
√[1]
|
侦察机 |
√[1]
|
雷达 |
√[2]
|
炮弹 |
|
防空炮 |
√
|
反潜装备 |
|
发射器·导弹 |
|
强化装备 |
√
|
备注
|
[1]:需要装备格有搭载量。 [2]:仅可装备雷达(通用)。
|
舰船一览
普通图鉴
改造图鉴
参考资料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