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名
|
303
|
别名
|
|
原名
|
长城107号(303)
|
国籍
|
中国
|
生日
|
9月?日
|
人设
|
无糖白莲
|
配音
|
|
身高
|
76.6米
|
体重
|
1730吨
|
|
游戏数据
长城107——303
|
图鉴编号:599
|
稀有度:5
|
类型
|
4cost 4sp:潜艇(小型舰/护卫舰)
|
改造要求
|
不可改造
|
耐久 |
16
|
火力 |
8 / 28
|
装甲 |
15 / 30
|
鱼雷 |
35 / 85
|
回避 |
30 / 57
|
对空 |
0 / 0
|
搭载 |
0
|
对潜 |
0 / 0
|
航速 |
15.2
|
索敌 |
15 / 51
|
射程 |
短
|
幸运 |
15
|
出击消耗
|
燃料 |
25 |
弹药 |
30
|
强化提供经验
|
火力 |
+0
|
鱼雷 |
+35
|
装甲 |
+15
|
对空 |
+0
|
拆解资源
|
燃料 |
10 |
弹药 |
10
|
钢材 |
20 |
铝材 |
0
|
携带装备
|
|
|
|
|
无
|
无
|
不可装备
|
不可装备
|
|
|
|
|
0
|
0
|
0
|
0
|
获得方式
|
建造(0:18:00)
|
舰少资料库
|
舰船简介
|
1959年,苏联向共和国移交了633型(北约称罗密欧/R级)中型潜艇的相关资料,共和国海军在此基础上仿制的型号即为033型潜艇。本级舰采用柴油动力,最大航速15/13节(水上/水下),排水量1800吨,装备了前6后2共8根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16发;033型的生产工作从1962年一直持续到了1984年,总产量达到了90艘,超过了苏联生产的R级潜艇的数量;303作为其中之一于1977年开始建造、1983年下水、次年服役,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均为在港训练(根据航程推算,每年的出海时间不超过2周)。本舰于2009年正式退役,现作为国防教育基地保存于武汉港。
|
No. 599
303
4
4
长城107
小型舰/护卫舰
16
8
28
15
30
35
85
30
57
0
0
0
0
0
15.2
15
51
短
15
25
30
+0
+35
+15
+0
10
10
20
0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无
0
无
0
不可装备
不可装备
0.3
32
96
0.6
0.6
1959年,苏联向共和国移交了633型(北约称罗密欧/R级)中型潜艇的相关资料,共和国海军在此基础上仿制的型号即为033型潜艇。本级舰采用柴油动力,最大航速15/13节(水上/水下),排水量1800吨,装备了前6后2共8根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16发;033型的生产工作从1962年一直持续到了1984年,总产量达到了90艘,超过了苏联生产的R级潜艇的数量;303作为其中之一于1977年开始建造、1983年下水、次年服役,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均为在港训练(根据航程推算,每年的出海时间不超过2周)。本舰于2009年正式退役,现作为国防教育基地保存于武汉港。
台词
场合 |
内容 |
标题画面 |
|
|
|
获得 |
追随时代的发展,踏上全新的征程。 |
|
|
白天1 |
我很愿意把自己的水下作业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希望能先接受实战的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对吧? |
|
|
白天2 |
经过漫长的训练,我现在可以把训练大纲里的每一个科目的每一个作业细节倒背如流;虽然实际任务中不可能全部用到,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
|
|
白天3 |
虽然理性上我很清楚龙宫是个不存在的地方,但果然还是会觉得如果有朝一日能去那里看看就好了。作为一名生活在海里的人,对这些切身相关的神话传说总是会在意的。 |
|
|
白天特殊1 |
第一次执行实战任务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万一实战场景跟训练有出入、万一出现了什么训练里没经历过的情况、万一碰到了我无法处理的意外、万一……还好这些最后都没发生,也算是让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
|
|
白天特殊2 |
核潜艇?别开玩笑了,我的舰装怎么可能支持核反应堆那种先进的设施。一定要说的话,我的一位姐妹倒是改装了导弹发射器,不如你在她来了之后问问她有没有接触过核导弹? |
|
|
白天特殊3 |
哎呀,我的人事档案怎么写的那么详细啊?删掉,快删掉,留个基础信息就行了。保密就是保胜利,在各方面都要贯彻到底! |
|
|
夜间1 |
在水下呆久了真的很容易昼夜不分,尤其是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我总会下意识的认为外面还是大白天。这种应该可以算是职业病了吧?再这样下去总觉得要休假一段时间调理调理了。 |
|
|
夜间2 |
总觉得舰装发出的声音有点不太对,好像是轮机又出毛病了?不行,今晚还是得加班把问题搞清楚,小故障不能留过夜,大故障也得连续排。 |
|
|
夜间3 |
我哪有当过幽灵,别乱说,那部电视剧的主角只是恰好跟我同名而已。其他人认错也就算了,你作为我的指挥官可不能犯这种错误。 |
|
|
夜间特殊1 |
有些时候,我还真想自己去参演一部影视剧,把之前那个电视剧给我带来的乱七八糟的宣传全部洗掉。主角的名字起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要跟我重名,真讨厌。 |
|
|
夜间特殊2 |
经过实战的检验之后,我相信我现在有能力为潜艇队的其他人提供教导了。不过,我的训练标准可是很高的,希望她们已经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了。 |
|
|
夜间特殊3 |
呼,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下肚之后就让人感觉活过来了。潜航营养棒那玩意吃了跟没吃几乎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部署时的条件受限我可真是一点都不想碰。 |
|
|
拜访好友 |
您好,请问是来做什么的? |
|
|
提督室 |
敬礼! |
|
|
阵型 |
发现敌舰,准备战斗。 |
|
|
攻击 |
|
|
|
夜战 |
一击穿心! |
|
|
中破 |
请求支援! |
|
|
誓约 |
你选择了我吗?也好,看来之后的征途不会孤单了。 |
|
|
原型简介
303号常规动力潜艇(也被称作“长城107”号)是中国海军在1970年代自主建造的一艘033型潜艇,033型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633型潜艇(北约代号:罗密欧级/R级)的仿制改进型,在1962-1984年期间,中国共建造了106艘033型潜艇。
33型潜艇的研制历史
设计背景
1957年,在我国船舶工业执行中苏《六四协定》转让制造舰艇的任务接近尾声的时候,世界科学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海军,特别是苏联海军的部分舰艇已经开始装备导
弹,核潜艇也在加紧制造。我国为了追赶世界海军的先进水平,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仿制新一代舰艇,并进一步掌握导弹核动力等新技术,提高新武器研制的水平,从而达到更新舰艇装备的目的,迫切需要向苏联谋求新的技术援助。1958年6月,中央军委指出,我国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并立即通过苏联大使联系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请求在可能的条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我国提供建造新的战斗舰艇和可以携带火箭、导弹武器的舰艇设计图纸,以及与制造这些舰艇有关的机械部件、材料、无线电技术器材、新武器等设计图纸和必要的计算资料。9月8日,赫鲁晓夫回复,同意对我国海军建设事业提供技术援助。
1959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在中国海军舰艇制造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援助的协定》,这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二四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联政府同意向我国有偿提供5型舰艇(常规动力导弹潜艇、中型鱼雷潜艇、大型、小型导弹快艇和水翼鱼雷快艇),两种导弹(潜对地弹道导弹和舰对舰飞航式导弹),舰用主机、雷达声呐、无线电、导航等51项设备的技术图纸资料,部分舰艇的设备、导弹样品,以及向中国转让这些项目的制造特许权,并派专家来华指导。
其中,《二四协定》中的“中型鱼雷潜艇”即苏联的633型潜艇(北约代号:罗密欧级/R级),当时属于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常规潜艇,配备新型电子设备与更完善的水下通气管装置。1959年5月至1961年3月,我国共收到苏联发来633型潜艇图纸8批共3套,由船舶产品设计院一室三科归口负责翻译,翻译后改代号为“6633”/“33”。1959年7~8月间,九院会同江南、武昌两造船厂以及船舶产品设计院一室三科,对两船厂建造“33”潜艇的可能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编制了《6633产品在江南和武昌厂建造技术组织措施方案》。该方案阐述了主要部、套件和加工要求和方案,对车间、船台、码头的设施和布局提出了改造意见。两厂经局部改造和补充调整后的生产纲领为年产“33”潜艇各6艘。1959年7-10月,苏联专家陆续来华,经常被邀请到工厂讲课与指导建造。
自力更生
033首艇下水
1960年2月18日,江南造船厂首制“33”潜艇开工,建造师为吴全福;19日,武昌造船厂首制艇开工,建造师为魏绪铭。然而,由于50年代末两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再加上“长波电台”事件、“联合舰队”事件与“金门炮战”事件,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与中国签订的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断了《六四协定》与《二四协定》的所有援助。已经订购的材料、设备,有的停止供应,有的以次充好,使仿制工作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再加上我国国内经历三年困难时期,更令军工生产雪上加霜。
为此,中央对《二四协定》中的两型潜艇的仿制任务作了调整和部署,决定放慢“31”弹道导弹潜艇建造进度,将仿制“33”鱼雷潜艇放在优先地位,要求江南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好“33”潜艇。江南、武昌造船两厂即行组织技术力量,并会同设计部门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保证了建造的正常进行。
为此,我国立即组织对产品主要设备图纸资料、材料设备进口情况,以及制造厂的准备工作和工艺条件等进行全部摸底调查;对苏联未提供的设备与材料,抓紧攻关研制国产替代方案;对原始图纸进行了全面审核,有错误的地方消除错误,有不完整的地方则测绘补充。比如潜艇的耐压壳体使用的AK-25、AK-27高强度合金钢,苏联没有留下相关的工艺资料,国内技术人员也没有接触过这种材料。江南造船厂焊接试验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焊接工艺,攻克了焊接难关,保证了艇体焊接质量。
经过设计部门与船厂的共同努力,1963年8月21日,江南造船厂配制的首艇下水,1965年9月21日服役;1964年10月29日,武昌造船厂配制的第2艇下水,1965年12月25日服役。
然而,我国当初向苏联购买“33”潜艇的材料设备只够6艘的用量,再加上部分物资用于试验,1963年,在武昌造船厂开工的第3艇就面临了材料短缺的窘境,只能暂时停工。面对中国造船工业即将断线的情况,中央在1963年9月成立了第六机械工业部(六机部),大力推进配套材料、设备的仿制和协调工作。
1965年11月,相关部、局领导召开中型潜艇自力更生会议,要求以江南厂为主,各方大力协作,自力更生建造“33”潜艇。在六机部、海军和七院支持下,江南造船厂厂长张心宜组织科研、生产、军代表三结合,组成国产“33”潜艇的第一线生产指挥班底。“33”潜艇共需配套材料3821项、设备1051项,最终都由国内单位自行设计、研制,一一攻关克服。鞍山钢铁公司试制了多年,研发出替代苏联产品的国产化耐压钢材用于“33”潜艇;此外,过程中也完善了我国以前从没来做过的高强度钢板焊接。此外,蓄电池、推进电机、柴油机、观测、通信和导航设备等也相继试制多年,最后都获成功。
1966年2月,江南造船厂的“自力更生”艇——完全由国产材料设备建造的“33”潜艇开工。这是江南造船厂“33"型的第5艇。实际上武昌造船厂的第3艇和江南造船厂的第4艇,已部分使用过国产材料设备了。第5艇于1968年7月27日下水,1969年6月22日交货。“自力更生”艇的服役标志着我国潜艇建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明我国已经具备了从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到总装建造潜艇的能力。
定型量产
299、300、303三艇在榆林基地,摄于1980年代。注意此时艇身的青色涂装。
1967年,根据中共中央战略部署,六机部决定由江南造船厂包建在四川的涪陵造船厂。出于防范可能空袭的需要,涪陵造船厂建造在大山脚下,地势很高,建造好的“33”潜艇,需要先从室内船台通过滑轨转移到一艘驳船上,驳船载著潜艇滑入长江,由驳船驮运过长江中上游的险滩,再过了三峡进入到长江中下游后,潜艇才自行在长江水面航行并出长江口入海。除了战备因素之外,在涪陵建造潜艇还可满足当时“三线建设”需要,提高内陆工业制造能力,带动周边的工业能力的提升。涪陵造船厂1975年形成生产“33”潜艇的能力,共建造过3艘。
1969年8月,为加强华南海军装备力量,巩固国防,中央批准了海军拟在两年内在华南地区建造6艘“33”潜艇的报告。9月,海军和六机部成立了“八二八工程指挥部”,江南造船厂、武昌造船厂负责设备和分段加工制造后,运抵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内的“八二八”工地负责组装。第一期工程从1969年9月至1971年6月,共建造了6艘(黄埔造船厂1艘、武昌造船厂2艘、江南造船厂3艘)。接着又开始第二期工程,于1973年9月建造了7艘(黄埔造船厂1艘、武昌造船厂6艘)。黄埔造船厂就此为潜艇生产奠定了基础。
1973年12月,“33”潜艇定型筹备组成立。参加单位包括江南、黄埔、川东、武昌等船厂,以及七〇一所及各军代表室等,由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邵炳钧担任定型组组长。“33”潜艇定型会议在1974年11月15日举行,产品质量完全合格,军方用户满意,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复和鼓励。此后,“33”潜艇转入批量生产,江南造船厂建造“33”潜艇的周期从首制艇的67个月,大幅缩短为22个月。
1974年,为测试潜艇在南海炎热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海军筹备了“33”潜艇的自持力试验,试验艇为“295”艇。经过1年的准备,1975年10月15日,“295”艇从安游基地出航进行“33”潜艇自持力航行试验。该艇于12月5日返航,在海上航行了51天,其中80%时间在水下。随艇出海的还有海军医学研究所的8位研究人员。出海的65人体重平均只降低0.07公斤,返航当天艇员便活跃在篮球场上。这次试验证明,“33”潜艇坚持60昼夜是可能的。
1975年5月,海军、六机部在北京召开了“深潜试验预备会议”,初选了黄埔造船厂建造的“305”号艇(舷号296)为试验艇,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1977年7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同意“33”潜艇进行深潜试验。7月24日,“296”艇在南海大洲岛以东作了150米的下潜试验,29日进行了深水下潜试验。
1978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33”潜艇停止下订,但潜艇建造仍然持续了数年(可能与"35"潜艇的难产有关),最后一艘“33”潜艇是黄埔造船厂生产的“304”艇,1985年11月开工。“33”潜艇在我国共建造了106艘(含改装“33G"导弹潜艇1艘)。其中江南造船厂47艘,武昌造船厂42艘,黄埔造船厂13艘,涪陵造船厂3艘,渤海造船厂1艘。有90艘装备了我国海军(其中有4艘无偿转让给朝鲜海军),援朝12艘,出售埃及4艘。
“33”潜艇根据我国海军的使用要求、自然条件、航行区域、工业标准和生活习惯,对苏联原设计进行了必要的中国化修改;同时,还根据我国海军使用、训练中发现的原设计不足之处以及我国科研成果,对原设计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此外,“33”潜艇还为了承担科研试验任务而进行改装。1968年~1985年,“33”潜艇修改、改进、改装有:焖烧大米饭和能炒菜的炉灶、“6610”型空压机、“铅-1”型水冷蓄电池、柴油机通气管浮阀、“801甲”噪音声呐、通海阀液压机、SQG-2(“202”)型噪声测距声呐、“063”通信声呐站、螺旋桨导管粘贴阻尼材料、低噪声液压舵机操纵器、蓄电池遥测装置、低噪声螺旋浆、电池充电制、复合无线电天线、磁性天线和超长波水下浮力拖曳天线等,以及“33"潜艇加装飞航式导弹的现代化改装。
舰船设计
033型潜艇的模型图纸
633型潜艇的设计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的XXI型潜艇,在德国战败投降后,苏联在德国境内获取了相当一部分XXI型的技术资料。苏联研究人员在对德国的资料进行研究后,很快便将新技术运用至自家的新潜艇上,也就是1957年开始建造的633型(北约代号:罗密欧级/R级)。
1959年,根据《二四协定》,苏联将633型的相关图纸和建造设备提供给中国,中国开始按照图纸对633型进行仿制,称为033型。苏联原本预计建造50艘633型,但后来潜艇建设重心逐渐转移到核潜艇上,最终633型只建成20艘。而中国则建造了多达106艘033型,其中有90艘在本国服役,反而成为R级潜艇的最大用户。此外,有1艘033型“351”艇在1982年改进为导弹潜艇,称为033G型。在1970年代,中国向朝鲜提供了033型潜艇的全套图纸,并向朝鲜援建12艘033型;1980年代又无偿转让4艘二手的033型。在1980年代,中国也向埃及出口了4艘033型潜艇,埃及称为ES5A型。
033型潜艇基本设计与苏联633型潜艇相同,是先前613型(03型)的延续,采用近似常规水面舰艇线型,艇艏接近垂直,船型类似雪茄;艏端上下有突出的声纳传感器以及安装声纳的导流罩,艇艏上部导流罩后方设置可收缩的水平舵;指挥塔围壳设在艇体中部,围壳前下部有内凹。艇艉采用H型尾舵,双轴双桨推进;螺旋桨设置在双板式方向舵中间,水平舵面设置在螺旋桨之后,螺旋桨推动的水流会通过舵面而增强了舵面效应,螺旋桨外部有整流外罩来改善水流流场。相较于03/613型,033/633型改善了指挥塔围壳流体外型,而且不像613型一样安装火炮,所以指挥塔围壳比613型缩小一些。
033型潜艇沿用二战型潜艇的双体结构,耐压壳体内由前而后划分为七个舱,包括艇首鱼雷舱、前蓄电池舱、指挥舱、后蓄电池舱、柴油机舱、推进电机舱和艇尾鱼雷舱。指挥塔围壳在艇体中前部。全艇共有11个压载水舱,具备良好的水下不沉性、适航性与储备浮力。七个舱室分别为:
- 艇首鱼雷舱:设置6具533毫米气压弹射式发射管,除了预先装填在管内的6枚鱼雷外,还储存6枚备用鱼雷(总计12枚);此外,艇首舱还容纳首部水平舵、锚装置以及应急水柜吹除系统等。
- 前蓄电池舱:底部设置一组112 46-SU蓄电池,其上方布置舰长住舱、军官住舱、通信舱间、自动电池开关等。
- 指挥舱:集包导航雷达、声纳、海图、鱼雷射击指挥等控制台,密码通信室,操舵、潜浮、配平等潜艇操作装置,以及高/中压气站、抽水泵站、液压泵站、空调制冷、冷藏、蓄电池水冷等辅助设施,主罗经、纪录器等导航设备,粮食储存舱、淡水舱、污水舱、卫生间等等。而潜望镜、“涌浪”(Surge)与“暴风”(Storm)雷达桅杆、BAH-C无线电天线桅杆以及通气管等也都通过指挥舱直到上方的指挥塔围壳。
- 后蓄电池舱:底部设置一组蓄电池,电池下方有净油舱。上方规划成艇员住舱,还有淋浴间、厨房。
- 柴油机舱:布置2台6E390C型(仿苏制37D型)中速柴油主机、4033辅助柴油发电机、传动齿轮箱、离合器、全船通风机、空调和制冷系统、环形与网状油柜、污油舱与污水舱等。空调系统为CEO27/150型空气压缩机。
- 推进电机舱:布置2台仿苏制PG-101型主推进电机与其控制装置、2台仿苏制PG-103型经济航行电机与其控制装置,变流器与其控制装置、自动压力调节器、2个主配电盘、2个推进轴,传动离合器等。此舱间还有2个军官以及水手舱(每个有3个铺位).
- 艇尾鱼雷舱:设置2具533毫米气压弹射式鱼雷发射管(只有鱼雷管预先装填的鱼雷,总计2枚),此外还有底舱泵、舵传动装置、淡水舱、调整用压载舱等。
性能参数
033型全长76.6米,宽6.7米,型深5.2米;水面排水量1490吨,水下排水量1730吨。作战潜深270米,最大潜深300米。
033型潜艇的动力系统为2台6E390C型(仿苏制37D型)柴油发动机(2×2000马力),2台仿苏制PG-101型主电动机(2×1350马力)以及2台仿苏制PG-103型经济航行电动机(2×50马力);推动2根大轴上的四叶螺旋桨。水面航速15.2节,水下航速13节,水下9节航速下的续航力为9000海里。定员43名船员和10名军官,艇上补给最多支持60天。
033型潜艇的主要观测设备包括:1部353型导航/对海搜索雷达;电罗经、水压计程仪、航迹自绘仪、测冰仪。通信系统包括:2部瞬时超快速短波通信系统,2部HS-201型超长波接收机,2部超短波电台统以及所属天线等。
033型潜艇的水声探测设备包括:1套SQZ-1(105)型综合声纳系统、1部SQX-1型通信声纳、1部SQW-1型声线轨迹仪。部分033后期型日后加装较新型的水声设备,例如从法国引进的DUUX-5型低频被动测距声纳、远程噪音测向站等。一些后期生产的型号又换装613厂生产的SQZ-262A型声纳。
033型潜艇的潜望镜组合为:1部QDD-10(707)型对空导航潜望镜以及1部QZ-10(708)型指挥潜望镜;后期部分033艇换成1部QZHA-10(779)型指挥潜望镜以及1部QDYA-10(778)型多用途潜望镜。
033型潜艇使用各型国产鱼雷,包括鱼-1型533毫米直航反舰鱼雷、鱼-1甲型533毫米声自导反舰鱼雷、鱼-4甲/乙型533毫米自导反舰鱼雷等,艇上总共携带14枚鱼雷(包含预先装填在鱼雷管的8枚),这几种型号的鱼雷战斗部装药约300公斤,可击沉5000吨级船舰。艇上配有1套691型鱼雷射击火控系统。如撤除鱼雷,艇上最多能携带36枚水雷。
电子战方面,033型潜艇装有一部921或921甲型雷达告警接收机。后期033型加装更新的电子战设备,如SQK-2型高频噪音干扰机、SQK-3型低频噪音干扰机、SQK-1型气幕弹发射系统等。
服役历史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303艇博物馆
303号潜艇于1977年10月26日在广州黄埔文冲造船厂开工,1983年9月下水,1984年4月21日服役,服役初期命名为“长城107号”,舷号303。
服役后303艇被编入中国人民海军南海舰队,潜艇第32支队,驻泊于三亚市榆林港潜艇基地。
303艇服役期间安全航行24万海里,先后获得海军、舰队、基地、支队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荣誉30余项,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不过根据里程数推测,在303艇25年的服役历程中,平均每年出海时间只有一周左右。考虑到303艇的建造时间,当时033型潜艇已不是我国最先进的潜艇,因此大部分时间可能都用于在港训练。
2009年7月,303艇退役并移交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用于教学训练及展出,2009年10月10日下午由拖船拖带从三亚抵达武汉港21号码头,经过修整后于2010年元旦正式对市民开放,继续在国防教育领域发挥其余热。
2024年10月,303艇博物馆关闭,拖离码头入坞维修。
游戏相关
台词解析
白天1——“我很愿意把自己的水下作业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希望能先接受实战的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对吧?”
- 按照303艇退役时的新闻稿,她一共航行了2万海里,平均到25年的服役历程,相当于每年出海不到1000海里,再按航速折算,每年出海时间大约只有一周——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303艇都在港。而303在服役期间基本没有遭遇过实战,而且在她退役后还一直被用作训练舰。
白天特殊2——“核潜艇?别开玩笑了,我的舰装怎么可能支持核反应堆那种先进的设施。一定要说的话,我的一位姐妹倒是改装了导弹发射器,不如你在她来了之后问问她有没有接触过核导弹?”
- “姐妹”指改装了鹰击-8导弹发射器的同级舰351艇。
- 事实上,我国海军在“09”核潜艇项目的初期研究中,确实提出过在033型上加装核反应堆的想法,但由于显而易见的空间限制很快就被否决了。
2023年9月6日,金君玉英雄号的下水仪式。
- 不过,按字面意思的话,还有另一种意义的“核”潜艇——即朝鲜人民海军在2023年9月6日下水的“金君玉英雄”号。这艘潜艇同样是由033型潜艇的设计改装而来,可以看见4大6小共10个垂发系统。据朝鲜官方报道,这是朝鲜的第一艘“战术核攻击潜艇(김군옥영웅)”。外界推测其可以发射6枚巡航导弹,以及4枚“北极星-2”核弹道导弹。
-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朝中社2025年3月8日报道,金正恩近日视察了“重要造船厂的造舰工作”。根据相关博主分析,新浦造船厂可能存在一艘在建的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핵동력전략유도탄잠수함,“核动力战略诱导弹潜水舰”),通过与照片人群的身高对比,该艇的宽度仍被判读为达到10米左右,可能是一艘长100米级,宽10米级,水下排水量有望达到6000吨的“主体青春版”“乔治·华盛顿级”。虽然从时间来看,3月7日更新的这句台词,恐怕和朝中社3月8日报道没有直接关系,但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白天特殊3——“哎呀,我的人事档案怎么写的那么详细啊?删掉,快删掉,留个基础信息就行了。保密就是保胜利,在各方面都要贯彻到底!”

夜间2——“觉得舰装发出的声音有点不太对,好像是轮机又出毛病了?不行,今晚还是得加班把问题搞清楚,小故障不能留过夜,大故障也得连续排。”
- “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连续排”出自对303艇末任艇长的专访。

夜间3——“我哪有当过幽灵,别乱说,那部电视剧的主角只是恰好跟我同名而已。其他人认错也就算了,你作为我的指挥官可不能犯这种错误。”
夜间特殊1——“有些时候,我还真想自己去参演一部影视剧,把之前那个电视剧给我带来的乱七八糟的宣传全部洗掉。主角的名字起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要跟我重名,真讨厌。”
- 这里说的电视剧各位应该不陌生,就是《火蓝刀锋》,其中确实也有一艘也叫做“303”的“幽灵潜艇”,不过按照剧中的设定,这艘潜艇来自“某东南亚国家”。这艘“303”潜艇在中文互联网上造成了广泛的信息污染,使得PLAN真正的“303”潜艇的资料反而被淹没了。
夜间特殊3——“呼,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下肚之后就让人感觉活过来了。潜航营养棒那玩意吃了跟没吃几乎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部署时的条件受限我可真是一点都不想碰。”
- 早期“33”潜艇的餐饮条件是及其有限的(或者说俄式厨房(炖锅,烤箱,冷盘)既不适用中餐,也不如美国人炊具丰富,从07型到现代级再到卖给越南人的猎豹级轻型护卫舰一脉相承),直到1968年~1985年,“33”潜艇修改、改进、改装,艇上才有了焖烧大米饭和能炒菜的炉灶。(现在的标配应该是电炉,炒锅,油炸机,烤箱,蒸箱,蒸汽汤锅了吧)
同厂舰娘
建造于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舰娘名 |
开工时间 |
下水日期 |
出厂日期 |
备注
|
长城107号 303 |
1977.10.26 |
1983.9 |
1984.4.21 |
|
参考链接与注释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二四协定》史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