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雪:修订间差异

删除1,907字节 、​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文字替换 -“===游戏性能===[\S\s]+?\n===台词”替换为“===台词”
(文字替换 -“===游戏性能===[\S\s]+?\n===台词”替换为“===台词”)
(未显示4个用户的1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seo:
{{#seo:
|title=舰R百科-吹雪
|title=舰R百科 玩家自由编辑的战舰少女R百科
|titlemode=append
|title_mode=append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舰R,百科,吹雪,Fubuki,吹雪级,驱逐舰,欠雷,欠雪,QB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wiki,舰娘,战舰少女,wiki,舰R,百科,原型简介,游戏数据,吹雪,Fubuki,吹雪级,驱逐舰,欠雷,欠雪,QB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吹雪}}}}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吹雪}}}}
}}
}}
第17行: 第17行:
|生日=11月15日
|生日=11月15日
|人设=ALLENES
|人设=ALLENES
|配音=加藤英美里
|配音=米琪小连杀、加藤英美里
|身高=118.5米
|身高=118.5米
|体重=1750吨
|体重=1750吨
第87行: 第87行:


== 原型简介 ==
== 原型简介 ==
[[文件:Fubuki.jpg|缩略图|历史上的吹雪,具体拍摄时间不详。从舰艏的驱逐队番号“20”及尚未拆除的二号炮塔判断,应该拍摄于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至1936年(昭和11年)12月1日第二十驱逐队(初代)存续期间。注意舰体左舷上的“キブフ”(kibufu),按旧日本海军规定,驱逐舰侧舷涂写舰名使用片假名从右往左书写,所以实际上写的是“フブキ”,也就是平假名的“ふぶき”。]]
[[文件:Fubuki.jpg|500px|缩略图|右|历史上的吹雪,具体拍摄时间不详。从舰艏的驱逐队番号“20”及尚未拆除的二号炮塔判断,应该拍摄于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至1936年(昭和11年)12月1日第二十驱逐队(初代)存续期间。注意舰体左舷上的“キブフ”(kibufu),按旧日本海军规定,驱逐舰侧舷涂写舰名使用片假名从右往左书写,所以实际上写的是“フブキ”,也就是平假名的“ふぶき”。]]
吹雪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吹雪型驱逐舰(按旧日本海军官方分类为一等驱逐舰)的首舰,也是旧日本海军“特型驱逐舰”系列的首舰。
吹雪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吹雪型驱逐舰(按旧日本海军官方分类为一等驱逐舰)的首舰,也是旧日本海军“特型驱逐舰”系列的首舰。


吹雪于1926年(大正15年)6月19日开工,1927年(昭和2年)11月15日下水,1928年(昭和3年)8月10日服役,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综合性能最强大的驱逐舰,而且其设计在世界海军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吹雪于1926年(大正15年)6月19日开工,1927年11月15日下水,1928年8月10日服役,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综合性能最强大的驱逐舰,而且其设计在世界海军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吹雪服役后先后参加了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未取得什么十分突出的战绩,于1942年(昭和17年)10月11日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被美国海军击沉。
吹雪服役后先后参加了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未取得什么十分突出的战绩,于1942年10月11日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被美国海军击沉。


=== 吹雪之名 ===
=== 吹雪之名 ===
第137行: 第137行:
|}
|}


== 吹雪型相关 ==
==舰船设计==
 
[[File:Fubuki-class.jpg|500px|缩略图|右|特型驱逐舰设计轮廓图]]
=== 设计背景 ===
=== 设计背景 ===
====华盛顿条约====
1922年初《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后,日本的海军主力舰吨位被限制在美国的六成,巡洋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也受到限制。这使得日本正在苦心经营的“[[八八舰队]]”计划刚刚开张便中道崩殂。
1922年初《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后,日本的海军主力舰吨位被限制在美国的六成,巡洋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也受到限制。这使得日本正在苦心经营的“[[八八舰队]]”计划刚刚开张便中道崩殂。


第159行: 第157行:


===建造与服役 ===
===建造与服役 ===
====建造与影响====
====建造与影响====
吹雪型的建造计划番号为F43。第一批5艘吹雪型使用“八八舰队”计划变更后产生的5艘1700吨级驱逐舰预算,随大正12年度(1923)造舰计划投产(吹雪、[[白雪]]、[[初雪]]、[[丛云]]、[[深雪]])。随后,日本海军又在大正15年度(1926)造舰计划中追加4艘,在昭和2年度(1927)造舰计划中追加15艘(包括改进型的[[绫波]]、[[敷波]]、[[天雾]]、[[晓]]、[[响]]、[[雷]]、[[电]]等),使总数达到了24艘。全部24艘吹雪型及其改进型均竣工交付。
吹雪型的建造计划番号为F43。第一批5艘吹雪型使用“八八舰队”计划变更后产生的5艘1700吨级驱逐舰预算,随大正12年度(1923)造舰计划投产(吹雪、[[白雪]]、[[初雪]]、[[丛云]]、[[深雪]])。随后,日本海军又在大正15年度(1926)造舰计划中追加4艘,在昭和2年度(1927)造舰计划中追加15艘(包括改进型的[[绫波]]、[[敷波]]、[[天雾]]、[[晓]]、[[响]]、[[雷]]、[[电]]等),使总数达到了24艘。全部24艘吹雪型及其改进型均竣工交付。
第203行: 第200行:


====舰型变迁====
====舰型变迁====
在旧日本海军的官方记载中,吹雪型曾经先后有过多种称法:
在旧日本海军的官方记载中,吹雪型曾经先后有过多种称法:


第468行: 第464行:
1939年11月,有贺幸作中佐出任十一驱司令。当月15日,日本海军调整舰队编制,第十一驱逐队和航空母舰[[苍龙]]、[[飞龙]]编为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为户冢道太郎少将。
1939年11月,有贺幸作中佐出任十一驱司令。当月15日,日本海军调整舰队编制,第十一驱逐队和航空母舰[[苍龙]]、[[飞龙]]编为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为户冢道太郎少将。


1940年8月至9月,吹雪随十一驱前往塞班岛、波纳佩(Pohnpei)、特鲁克(Truk,今改称丘克)等地<ref>三地均位于中太平洋西部,当时均为一战后国际联盟移交给日本“委任统治”的原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其中塞班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今属美国,为北马里亚纳群岛自治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的首府;波纳佩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中的谢尼亚温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特鲁克本身为一珊瑚环礁群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最大城市韦诺所在地,日占时期为日本极力经营的海军基地,号称“日本的珍珠港”和“太平洋的直布罗陀”,因环礁潟湖并没有完备的码头体系,此地在日方资料中通常称为“特鲁克泊地”。</ref>进行军事演习。期间,[[白雪]]、[[初雪]]和[[飞龙]]离队参与日军对法属印度支那<ref>法属印度支那,为19-20世纪末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大体相当于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ref>北部的占领行动(日称{{注音|北部佛印进驻|北部仏印進駐}})。在三舰返回后,十一驱参加了联合舰队的最终演习,并同第二水雷战队一起对假想敌舰([[飞龙]]、[[苍龙]]担任)实行了雷击训练。
1940年8月至9月,吹雪随十一驱前往塞班岛、波纳佩(Pohnpei)、特鲁克(Truk,今改称丘克)等地<ref>三地均位于中太平洋西部,当时均为一战后国际联盟移交给日本“委任统治”的原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其中塞班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今属美国,为北马里亚纳群岛自治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的首府;波纳佩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中的谢尼亚温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特鲁克本身为一珊瑚环礁群岛,属于加洛林群岛,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密最大城市韦诺所在地,日占时期为日本极力经营的海军基地,号称“日本的珍珠港”和“太平洋的直布罗陀”,因环礁潟湖并没有完备的码头体系,此地在日方资料中通常称为“特鲁克泊地”。</ref>进行军事演习。期间,[[白雪]]、[[初雪]]和[[飞龙]]离队参与日军对法属印度支那<ref>法属印度支那,为19-20世纪末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大体相当于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ref>北部的占领行动(日称“北部佛印进驻”)。在三舰返回后,十一驱参加了联合舰队的最终演习,并同第二水雷战队一起对假想敌舰([[飞龙]]、[[苍龙]]担任)实行了雷击训练。


10月11日,吹雪所在的十一驱全员参与了纪元二千六百年特别观舰式,十一驱排在参阅舰队第二列的最后,吹雪位于第二列全部17舰的最末尾(第二列顺序:[[长门]]、[[陆奥]]、[[伊势]]、摄津、凉风、江风、[[村雨]]、春雨、[[夕立]]、五月雨、涟、[[绫波]]、浦波、[[初雪]]、[[白雪]]、吹雪)。11月15日,十一驱调至第三水雷战队旗下,司令从有贺换为庄司喜一郎大佐。
10月11日,吹雪所在的十一驱全员参与了纪元二千六百年特别观舰式,十一驱排在参阅舰队第二列的最后,吹雪位于第二列全部17舰的最末尾(第二列顺序:[[长门]]、[[陆奥]]、[[伊势]]、摄津、凉风、江风、[[村雨]]、春雨、[[夕立]]、五月雨、涟、[[绫波]]、浦波、[[初雪]]、[[白雪]]、吹雪)。11月15日,十一驱调至第三水雷战队旗下,司令从有贺换为庄司喜一郎大佐。


1941年(昭和17年)9月12日,日本海军公布《昭和17年度海军战时编制》,对联合舰队原有的编制进行了大的变动。吹雪所在的十一驱同当时日本海军刚服役不久的[[翔鹤]]、[[瑞鹤]]两艘航空母舰一同构成新的第一航空战队,而之前一直在一航战的[[赤城]]和[[加贺]]则调至第五航空战队。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在当年年底即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爆发,这一编制变动并未能执行,不但一、五航战四舰未能换位,十一驱之后也未配属给任何航空战队。
1941年(昭和16年)9月12日,日本海军公布《昭和17年度海军战时编制》,对联合舰队原有的编制进行了大的变动。吹雪所在的十一驱同当时日本海军刚服役不久的[[翔鹤]]、[[瑞鹤]]两艘航空母舰一同构成新的第一航空战队,而之前一直在一航战的[[赤城]]和[[加贺]]则调至第五航空战队。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在当年年底即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爆发,这一编制变动并未能执行,不但一、五航战四舰未能换位,十一驱之后也未配属给任何航空战队。
 
===二战初期===


===太平洋战争初期===
====南方作战前期====
====南方作战前期====
1941年12月7日(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按照既定计划,日军也开始了对东南亚和印度洋广大地区的进攻,即所谓的“南方作战”。
1941年12月7日(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按照既定计划,日军也开始了对东南亚和印度洋广大地区的进攻,即所谓的“南方作战”。
第494行: 第489行:
26至27日,日本海军与英澳联军在马来半岛附近发生战斗,即兴楼海战。
26至27日,日本海军与英澳联军在马来半岛附近发生战斗,即兴楼海战。


此战的日本海军军力为2艘运输船关西丸、かんべら丸(堪培拉丸))和由第三水雷战队旗舰[[川内]]、第二十驱逐队(朝雾、夕雾、[[天雾]])、第十一驱逐队([[初雪]]、[[白雪]]、吹雪)以及数艘扫海艇、驱潜艇等小型舰只临时编成的第一护卫队,当时正停泊在兴楼海域,为附近陆地上作战中的日本陆军卸载作战飞机的燃料弹药。
此战的日本海军军力为2艘运输船关西丸、かんべら丸(堪培拉丸)和由第三水雷战队旗舰[[川内]]、第二十驱逐队(朝雾、夕雾、[[天雾]])、第十一驱逐队([[初雪]]、[[白雪]]、吹雪)以及数艘扫海艇、驱潜艇等小型舰只临时编成的第一护卫队,当时正停泊在兴楼海域,为附近陆地上作战中的日本陆军卸载作战飞机的燃料弹药。


26日16时30分,已经因Z舰队覆灭而元气大伤的英国远东舰队派出2艘驱逐舰,包括皇家海军自己的珊奈特(HMS Thanet H29)和Z舰队的幸存者、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吸血鬼]],在各自只剩下3发鱼雷的情况下强行从新加坡出击,试图在次日凌晨月落后对日本运输船队进行突袭,复刻美国海军在两天前的望加锡海战(又称巴厘巴板海战)中4艘驱逐舰夜袭日军第四水雷战队、击沉5艘运输船的胜利。
26日16时30分,已经因Z舰队覆灭而元气大伤的英国远东舰队派出2艘驱逐舰,包括皇家海军自己的珊奈特(HMS Thanet H29)和Z舰队的幸存者、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吸血鬼]],在各自只剩下3发鱼雷的情况下强行从新加坡出击,试图在次日凌晨月落后对日本运输船队进行突袭,复刻美国海军在两天前的望加锡海战(又称巴厘巴板海战)中4艘驱逐舰夜袭日军第四水雷战队、击沉5艘运输船的胜利。
第513行: 第508行:
12日,第一护卫队和主力部队(重巡洋舰[[鸟海]]、[[熊野]]、[[铃谷]]、[[三隈]]、[[最上]],轻巡洋舰由良,航空母舰[[龙骧]],驱逐舰[[绫波]]、矶波、白云、[[敷波]])汇合。此时日军情报显示盟军已有从新加坡大量撤退的迹象。为了阻止盟军撤退,小泽将由良还给第三水雷战队,下令[[川内]]、由良、第七战队第一小队([[熊野]]、[[铃谷]])及十一驱、十二驱([[丛云]]、白云)前出至位于苏门答腊东方的新及岛(Singkep)以东海域,预备对盟军撤退部队进行攻击。此后数日,吹雪等各舰在新加坡方面对盟军展开破交战(日方称新加坡方面扫荡),同时在苏门答腊岛和邦加岛之间护卫运输船队。
12日,第一护卫队和主力部队(重巡洋舰[[鸟海]]、[[熊野]]、[[铃谷]]、[[三隈]]、[[最上]],轻巡洋舰由良,航空母舰[[龙骧]],驱逐舰[[绫波]]、矶波、白云、[[敷波]])汇合。此时日军情报显示盟军已有从新加坡大量撤退的迹象。为了阻止盟军撤退,小泽将由良还给第三水雷战队,下令[[川内]]、由良、第七战队第一小队([[熊野]]、[[铃谷]])及十一驱、十二驱([[丛云]]、白云)前出至位于苏门答腊东方的新及岛(Singkep)以东海域,预备对盟军撤退部队进行攻击。此后数日,吹雪等各舰在新加坡方面对盟军展开破交战(日方称新加坡方面扫荡),同时在苏门答腊岛和邦加岛之间护卫运输船队。


13日,吹雪与驱逐舰朝雾一同击沉英国辅助巡逻船蝎(HMS Scorpion (T67))。
13日,吹雪与驱逐舰朝雾一同击沉英国辅助巡逻船蝎(HMS Scorpion T67)。


14日凌晨,吹雪再次与朝雾一同击沉英国炮艇董里(HMS Trang)<ref>英方资料将此船击沉时间记为13日。</ref>。当天晚些时候,[[川内]]等被调走护卫运输船队,吹雪和朝雾则在由良指挥下在船队的北方进行警戒,同时继续寻歼盟军船只。傍晚,在第一护卫队后方约20海里航行的陆军海上运输船队遭到火力孱弱、改造自长江内河客轮的英国辅助巡逻船义和(HMS Li Wo)<ref>HMS Li Wo,中文舰名'''义和'''(据 《申报》1946年12月23日第二种第五版《义和轮抗战牺牲 威金逊追赠少校》)。该船原为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在香港开办的“印度支那蒸汽航运公司(Indo-China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Ltd.)于1938年在香港黄埔船坞建造的内河商船,容积吨位700吨,用于长江川江段内河航运。1940年被皇家海军征用转移到新加坡,加装形式不明的4磅炮1具、7.7mm刘易斯机枪2挺。该船84名乘员中最终只有7人幸存并被抓进日军战俘营。由于该船英勇的战斗事迹,在战斗中牺牲的舰长托马斯·威尔金森(Thomas Wilkinson)中尉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该船也成为二战中皇家海军乘员获此等级荣誉的舰船中吨位最小者。关于此战斗的详情,参见本条目的参考链接,需注意的是此文章中'''义和'''的中文名考证有误。</ref>近乎自杀式的袭击,造成一艘船被命中多次起火。吹雪同由良、朝雾前往救援,并重创利和,致使对方不得不选择撞击其一直在攻击的运输船,随后被击沉,被多次炮击且遭到撞击的运输船最终也被日军放弃。
14日凌晨,吹雪再次与朝雾一同击沉英国炮艇董里(HMS Trang)<ref>英方资料将此船击沉时间记为13日。</ref>。当天晚些时候,[[川内]]等被调走护卫运输船队,吹雪和朝雾则在由良指挥下在船队的北方进行警戒,同时继续寻歼盟军船只。傍晚,在第一护卫队后方约20海里航行的陆军海上运输船队遭到火力孱弱、改造自长江内河客轮的英国辅助巡逻船义和(HMS Li Wo)<ref>HMS Li Wo,中文舰名'''义和'''(据 《申报》1946年12月23日第二种第五版《义和轮抗战牺牲 威金逊追赠少校》)。该船原为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在香港开办的“印度支那蒸汽航运公司(Indo-China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Ltd.)于1938年在香港黄埔船坞建造的内河商船,容积吨位700吨,用于长江川江段内河航运。1940年被皇家海军征用转移到新加坡,加装形式不明的4磅炮1具、7.7mm刘易斯机枪2挺。该船84名乘员中最终只有7人幸存并被抓进日军战俘营。由于该船英勇的战斗事迹,在战斗中牺牲的舰长托马斯·威尔金森(Thomas Wilkinson)中尉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该船也成为二战中皇家海军乘员获此等级荣誉的舰船中吨位最小者。关于此战斗的详情,参见本条目的参考链接,需注意的是此文章中'''义和'''的中文名考证有误。</ref>近乎自杀式的袭击,造成一艘船被命中多次起火。吹雪同由良、朝雾前往救援,并重创利和,致使对方不得不选择撞击其一直在攻击的运输船,随后被击沉,被多次炮击且遭到撞击的运输船最终也被日军放弃。
第632行: 第627行:


===尾声===
===尾声===
1942年(昭和17年)11月15日,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战沉的吹雪和难友夏云、[[丛云]]一同被除籍。同日,“吹雪型驱逐舰”改名为“白雪型驱逐舰”。
1942年11月15日,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战沉的吹雪和难友夏云、[[丛云]]一同被除籍。同日,“吹雪型驱逐舰”改名为“白雪型驱逐舰”。


次年(昭和18年)3月3日,[[白雪]]在俾斯麦海海战中和朝潮、荒潮、时津风一同战沉。4月1日,已改名成白雪型的吹雪型又改名为“初雪型驱逐舰”。
次年3月3日,[[白雪]]在俾斯麦海海战中和朝潮、荒潮、时津风一同战沉。4月1日,已改名成白雪型的吹雪型又改名为“初雪型驱逐舰”。


2015年(平成27年)1月,已故著名沉船寻访者保罗·艾伦(Paul Gardner Allen)团队宣布,他们通过声呐扫描,在所罗门海确认了吹雪的残骸位置。
2015年1月,已故著名沉船寻访者保罗·艾伦(Paul Gardner Allen)团队宣布,他们通过声呐扫描,在所罗门海确认了吹雪的残骸位置。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游戏四大初始舰之一,日系驱逐舰代表,注意在立体强袭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初始舰旗舰限定”的战况。
{{模板:舰船评价嵌入}}


===官方设定===
===官方设定===
第808行: 第803行:


当时根据声音推测声优为加藤英美里{{黑幕|就是那只到处和人签订契约的[[zhmoe:QB娘|淫兽]]}},现如今已确认就是加藤英美里。{{黑幕|幻萌真会玩系列}}
当时根据声音推测声优为加藤英美里{{黑幕|就是那只到处和人签订契约的[[zhmoe:QB娘|淫兽]]}},现如今已确认就是加藤英美里。{{黑幕|幻萌真会玩系列}}
===游戏性能===
在游戏初期,作为初始舰之一的吹雪,因为稀有驱逐舰{{黑幕|亲女儿}}[[萤火虫]]的存在并不很受提督们青睐。{{黑幕|即视感}}
不过因为立绘很萌{{黑幕|和隔壁吹雪的包子脸比较而言}},加上15年舰C动画的热播,也<del>大概</del>收获了一定人气<del>,成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提督的首选舰</del>。
2016年,吹雪开放改造之后,由于技能提供高达30%的暴击率,且拥有能够给队内特型驱逐舰带来最高7点的各项技能加成<s>的主角光环</s>,存在感大幅度上升。[[白雪]]的改造也进一步凸显了吹雪在特型驱逐舰里的重要作用。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吹雪和白雪为核心构建的特驱队一度是小船编队的最优解。{{黑幕|我才是亲女儿!}}
随着版本更迭,越来越多的驱逐舰开放改造,单体能力更强且技能受众更为广泛的美驱后来居上,驱逐舰开始强调混编和单兵作战能力,挂件化、炮驱化的倾向愈发明显。受制于特驱的面板,水雷战队技能的收益和强度已经不够好,特驱队也开始逐渐淡出环境。结果官方在2020年7月为其实装了2技能。
2技能“孤注一掷”来源于巴达维亚海战(又称雅加达海战、巽他海峡海战)中,吹雪孤身追击[[休斯顿]]和珀斯并与之展开长达25分钟的缠斗的史实。2技能加持下的吹雪有中破保护,长射程,昼战攻击附带固定伤害且享受装备加成,一系列改动让吹雪拥有了稳定的昼战输出能力和强大的反潜能力(固定伤害对潜艇有效),唯一的缺点也许就是全阶段无法造成暴击了。{{黑幕|日本特驱还计较蛐蛐几点暴击?[[九三式3型鱼雷(四联)|O2鱼雷]]装上去直接暴击}}


===台词解析===
===台词解析===
18,59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