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名
|
南京
|
| 别名
|
|
| 原名
|
南京(131)
|
| 国籍
|
中国
|
| 生日
|
12月11日
|
| 人设
|
NoiSi_
|
| 配音
|
|
| 身高
|
132米
|
| 体重
|
3760吨
|
|
游戏数据
051型4号舰——南京
|
| 图鉴编号:617
|
稀有度:5
|
| 类型
|
| 2cost 2sp:导弹驱逐舰(小型舰/主力舰)
|
| 改造要求
|
| 不可改造
|
| 耐久 |
28
|
火力 |
15 / 40
|
| 装甲 |
10 / 25
|
鱼雷 |
0 / 0
|
| 回避 |
36 / 86
|
对空 |
46 / 76
|
| 搭载 |
0
|
对潜 |
0 / 0
|
| 航速 |
38
|
索敌 |
20 / 47
|
| 射程 |
短
|
幸运 |
19
|
| 出击消耗
|
| 燃料 |
25 |
弹药 |
60
|
| 强化提供经验
|
| 火力 |
+15
|
鱼雷 |
+0
|
| 装甲 |
+10
|
对空 |
+56
|
| 拆解资源
|
| 燃料 |
8 |
弹药 |
12
|
| 钢材 |
10 |
铝材 |
16
|
| 携带装备
|
|
|
|
|
| 无
|
无
|
无
|
不可装备
|
|
|
|
|
|
| 0
|
0
|
0
|
0
|
| 技能介绍
|
| 荣耀巡礼
|
自身伤害提高10%/20%/30%。全队C国舰船航速增加1/2/3节,回避率和暴击率提高4%/7%/10%。当队伍中还存在其他051型舰船时,全队暴击伤害提高10%/15%/20%,护甲穿透提高10%/15%/20%。
|
| 获得方式
|
| 特别建造完成
|
| 舰少资料库
|
| 舰船简介
|
| 1966年,共和国海军基于洲际导弹海上实验的护航和警戒任务需求开始了新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的研发。新舰的设计参考了苏联的56型驱逐舰,是当时的共和国研制过的最大吨位的水面战舰,相关设计工作于1967年完成,131舰于1970年12月开工建造,负责该项任务的中华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对船只的动力系统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主锅炉与主机功率不匹配的问题,并优化了船轴的加工流程。南京舰于1977年2月完工服役,1980年5月作为编队的一员与姐妹舰一起参与了回收东风-5导弹数据仓的580任务;本舰于2012年9月正式退役,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在宁波象山县。
|
No. 617
南京
2
2
051型4号舰
小型舰/主力舰
28
15
40
10
25
0
0
36
86
46
76
0
0
0
38
20
47
短
19
25
60
+15
+0
+10
+56
8
12
10
16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荣耀巡礼
自身伤害提高10%/20%/30%。全队C国舰船航速增加1/2/3节,回避率和暴击率提高4%/7%/10%。当队伍中还存在其他051型舰船时,全队暴击伤害提高10%/15%/20%,护甲穿透提高10%/15%/20%。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无
0
!x8
无
0
!x8
无
0
!x8
不可装备
0.65
42
101
0.5
1.3
1966年,共和国海军基于洲际导弹海上实验的护航和警戒任务需求开始了新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的研发。新舰的设计参考了苏联的56型驱逐舰,是当时的共和国研制过的最大吨位的水面战舰,相关设计工作于1967年完成,131舰于1970年12月开工建造,负责该项任务的中华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对船只的动力系统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主锅炉与主机功率不匹配的问题,并优化了船轴的加工流程。南京舰于1977年2月完工服役,1980年5月作为编队的一员与姐妹舰一起参与了回收东风-5导弹数据仓的580任务;本舰于2012年9月正式退役,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在宁波象山县。
台词
| 场合 |
内容 |
| 标题画面 |
|
|
|
| 获得 |
051型导弹驱逐舰,舷号131——南京舰,向您报道。“海鹰”说,附近有需要帮助的人。事不宜迟,让我们马上动身吧! |
|
|
| 白天1 |
“海鹰”没事就会叽叽喳喳个不停,大概是怕寂寞吧。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拍拍它的脑袋。哈哈,就跟小猫咪一样。不过,它可不会哈气,比起猫咪来还是安全多了~ |
|
|
| 白天2 |
人都会积攒压力,自己心里呀有个计量槽。一旦里面的东西快要爆表了,就得找个方法宣泄出来。我呢,会用高压水枪去冲墙壁呀,车子呀…这些有脏东西的地方。哗啦啦!把烦恼跟脏东西一起冲走! |
|
|
| 白天3 |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更不应该被恶意修改。做了错事就得承认,然后立正挨打,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可不但不承认,还想着方法捂人嘴巴,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坏蛋!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
|
|
| 白天特殊1 |
您来了呀~我正准备去个地方,想说带您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么,我们出发!现场有配工具,我们人到那里就行了。嘿~悬念要留到最后嘛。 |
|
|
| 白天特殊2 |
这是合法的,只不过最后收集到的金砂要上交。我是无所谓啦,本来就是来当义工的,还管盒饭呢。再说了,体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
|
|
| 白天特殊3 |
好吃~劳动过后吃到的饭菜特别香!没错,能帮到人就是最大的收获。您太懂我在想什么了~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喊您的,咱们一起加油~一起吃饱饱! |
|
|
| 夜间1 |
“南京”在历史上有很多个名号,但最出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金陵”。毕竟传说啊,城底下埋了好多好多金子!特此声明,我这么讲可不代表我是财迷啊。 |
|
|
| 夜间2 |
虽说换了地方执勤,但两边吃的口味上没太大变化。只是有一点我不能理解,臭臭的东西…真的能吃吗?看起来是还行啦,但光闻着就……理解!尊重! |
|
|
| 夜间3 |
宿舍里好挤啊——一开始根本没想到会住这么多人吧!我要求重新分配!我不是在嫌弃谁啊,我是在指出其中的不足。要改,一定要改! |
|
|
| 夜间特殊1 |
最近跟您聊了好多吃的话题,我得收敛一下了,不然您会以为我是真吃货的。正经一点,我们来聊聊……是桂花糕的味道!有没有公德心呀,大半夜吃点心! |
|
|
| 夜间特殊2 |
博物馆呀……那也挺不错的。能让大家了解历史,知道我们的祖国已经是腾飞的巨龙,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多好呀~那我要当讲解员,您呢,就来当导游~ |
|
|
| 夜间特殊3 |
——您快来帮帮我!嗯,大概就是我想给“海鹰”换个新涂装,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把我们画上去?不不不,那样太显眼了,羞死人了!再想一个—— |
|
|
| 隐藏台词 |
当已解锁图鉴【九江】时,隐藏1加入白天台词。 当已解锁图鉴【济南】时,隐藏2加入白天台词。 当已解锁图鉴【长春】时,隐藏3加入白天台词。 当已解锁图鉴【鞍山】时,隐藏4加入夜间台词。 当已解锁图鉴【351】时,隐藏5加入夜间台词。 当已解锁图鉴【鹰潭】时,隐藏6加入夜间台词。 |
| 隐藏1 |
你那本书里写了什么?让我看看呗。哎,真小气,我又不会告诉别人。总不能是日记吧?那是我没分寸了,不好意思! |
|
|
| 隐藏2 |
大姐!哎哟,揍我干什么?这称呼也不显老呀。再说了,就是你最大——“海鹰”,我们快跑! |
|
|
| 隐藏3 |
哇,你身上有些洋气的装备。真好啊,异域风情也算是个人特色了!咦?哪来的大熊猫?快让我抱抱—— |
|
|
| 隐藏4 |
我闻到了玉石的气味,就在你身上!嘿嘿,我可是很识货的,拿来我帮你看看!免费鉴定,童叟无欺! |
|
|
| 隐藏5 |
厉害啦,你还能潜水?!水下是什么感受?不会呛一鼻子水吗?要是被渔网缠住怎么办——哎哎,你别走啊! |
|
|
| 隐藏6 |
恐怖!你身上有超级恐怖的东西!我的鼻子,我的呼吸道——下次再打招呼,我先撤了! |
|
|
| 拜访好友 |
这些看着也太厉害了! |
|
|
| 提督室 |
这下面有藏宝贝吗? |
|
|
| 阵型 |
犯了错就只会跑,既不道歉也不承认,谁教你的! |
|
|
| 攻击 |
抢占先机! |
|
|
| 夜战 |
收尾啦,一个也别想跑! |
|
|
| 中破 |
谁扔的垃圾! |
|
|
| 誓约 |
哇,这可是一等一的人生大事!我考虑一下…我考虑好了!哎呀,我怕我想个一天半会的,您就反悔了。所以,我要来个出其不意!这戒指归我了,不会还给您的~ |
|
|
原型简介
停泊在宁波象山半边山度假区的131南京舰,摄于2025年6月
南京舰是中国自主设计的051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大级)的4号舰,也是没有经过重大改装的051型驱逐舰。
关于舰船设计其余部分可以参考同级舰济南,这里不再赘述,以下主要讲解一下南京舰在建造过程中的事情。
建造过程
南京舰最开始并没有名字,当时的舷号也不是如今的“131”,而是“227”,一直到1976年才改为“131”。
131舰是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051型驱逐舰。051型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是仿制自苏联56型驱逐舰的2座TV-8蒸汽轮机与4座KV-76高压锅炉,总功率72000马力,航速设计指标为38节。然而,大连厂的首舰105舰(济南舰)在试航时,只跑出36节的航速;广州黄埔厂的首舰160舰(广州舰)在试航时,航速同样没有达到指标;到建造131舰时,上海中华厂决定攻克航速不达标的缺陷[1]。
1970年,中华厂在接到建造051导弹驱逐舰的同时,也参加了051首舰(105舰)2台主锅炉在上海动力站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在调试中,发现051舰动力装置不够协调,主锅炉和主机不够匹配,主锅炉的产汽量不能满足主机全负荷的需要。这个问题引起了中华厂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为了保证051舰主机全负荷时主锅炉的汽量,充分发挥动力装置的作用,中华厂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和酝酿,提出了对051舰主锅炉进行局部改进的想法,并在自己建造的051首舰(131舰)上试验。
这个想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701所三室、703所36室和军代表室的积极响应。在36室有关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对主锅炉热力计算重新核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增加过热器、省煤器的管束;改变过热器内部结构,使主锅炉受热面积增加,吸热量提高,内部热平衡得到调整,从而提高了主锅炉的热效率,使051主锅炉在不改变外形尺寸,不增加燃油耗量,对原有结构不作大的变动的基础上,提高了蒸汽参数和蒸发量。这个改进方案首先得到当时上海造船工业领导小组的赞同和支持。与此同时,701所3室的同志也积极配含,对主锅炉进风系统的引风道作了修改,从而改善了汽轮鼓风机的吸入条件,加大鼓风机吸入口的进气量,使进风阻力大为减少,促进燃油在炉膛内充分燃烧。另外,哈尔滨锅炉厂有关人员也给子了大力支持。
1975年4月,131舰在舟山海域进行实船航行试验,主机全负荷301转/分持续累计时间为3小时40分钟。其间,主机主锅炉系统、轴系和各辅机运行正常,轴马力为36000马力,测得舰艇航速为37.95节(这也是游戏中南京的航速为38节的原因)。
试验结果表明,主锅炉改进后,过热蒸汽温度、蒸发量等主要参数都有所提高,主机与主锅炉不协调情况有所改善,说明主锅炉的改进是有成效的。1975年,六机部在北京召集各有关单位开会,充分肯定了中华厂的改进成果。中华厂建造的3艘051舰(131、132、110舰)的主锅炉都作了类似改进,军代表在航行试验时考核主机全负荷都以301转/分计算,该厂所建造的3艘051舰的航速均在37节以上。
服役历史
1970年12月20日,位于上海的中华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一艘051型驱逐舰,当时该舰并没有名字,仅以舷号“227”被称为“227舰”。
1973年12月11日,227舰顺利下水,但因上文介绍的攻克航速不达标的过程使得该舰的服役时间有所延误。
1976年1月1日,227舰的舷号变更为“131”,至此开始被称为“131舰”。
1977年2月6日,131舰正式服役,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
1980年5月1日-6月1日,131舰随“580”编队前往南太平洋,执行“东风-5”洲际导弹数据舱回收任务(见下文)。
1986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经中央军委批准,131舰正式被命名为“南京舰”,标志着这艘东海舰队的首艘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与南京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自此,南京舰的全体官兵们成为了南京的荣誉市民,而舰艇这一被誉为“流动国土”的特殊存在,也成为了南京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012年9月26日,南京舰退役,海军在舟山军港为她举办了隆重的退役仪式。
从1977年服役到2012年9月退役,南京舰共航行45万海里,出色完成了20多次重大战备和军事演习任务,培养了大批优秀官兵,还先后接待过多国政要和军队高级将领,被誉为“外交明星舰”。
退役前的四艘051驱逐舰最后一次合影:131舰(南京舰)、132舰(合肥舰)、133舰(重庆舰)、134舰(遵义舰)
退役后,南京舰立即进入中华造船厂改装,预计移交给中国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东海支队(现海警东海分局),担任海上执法船。然而海警最终没有接收南京舰的改装,可能是以为051型驱逐舰的蒸汽轮机维护性不佳的原因。
2017年,南京舰被改回退役前的状态,并前往浙江宁波象山石浦港停泊。在停泊了5年后,象山市半边山度假区出资购买了南京舰,并将其改造作为度假区内的军事主题乐园,停泊在青龙滩。
2024年8月19日,南京舰对公众开放参观。
580任务
1977年9月18日,在时任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的谋划指挥下,我国决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研制、试验的“三抓”任务。彼时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东风-5”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即“七一八”工程项目)重新启动,进行“三抓”任务的第一项——洲际导弹的全弹道试验。[2][3][4][5][6][7]
1977年10月,屠守锷被任命为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张镰斧被任命为行政总指挥,开始设计生产“东风-5”洲际导弹的02批次。因为在70年代的01批次试验成功率不高,02批次对“东风-5”进行了大量改动,包括平台、计算机、伺服机构,以至发动机、结构、弹头等部件,全部重新复核,重新设计。
1978年7月,国防科委决定,在1980年5月将进行“东风-5”洲际导弹全弹道试验,从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发射,试验代号为“580”,对外称为“运载火箭溅落试验”。“580任务”是我国第一次洲际导弹全弹道试验,预定着陆区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东北方向的7° S, 171°33' E处,半径70海里的圆形区域。试验的主要目的除了观测弹道导弹末端姿态以外,还包括回收落在预定海域的导弹数据舱。
1978年10月5日,第一枚02批次遥测弹在酒泉试验基地进行了低弹道飞行试验,获得成功。随后到1979年冬,又进行了6次高、低弹道试验,也全部取得成功,这为后续“东风-5”全弹道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其他4个核大国在试验中都出现过多次失败,全程试验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射程远,落区新;二是规模大,战线长;三是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特点。试验射程长达9000多公里,远离中国大陆,附近无岸基设施可使用,此次试验包括测试发射,路上测控,海上测量,海上护航等10多个系统,直接参加实验任务的人员多达6.93万余名,设备6820套(台),试验技术设备复杂先进,任何一点疏忽或故障都将影响发射的成功,对参试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一大考验。
在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特批将一艘货轮改装为科考船“向阳红5号”,随后在1976-1978年四次前往太平洋考察,最终选定了洲际导弹全弹道试验的目标海域。而为了收集导弹试射末区数据以及回收导弹数据舱,海军需要组建一支包括航空测发、海陆测控测量、海上护航与通信、气象水文、航空、后勤保障的科考船队,以及各种护航编队前往目标海域。编队的护航舰艇全部由当时我国海军中最先进的051型驱逐舰组成,此外海军在1977年9月特意选定了一艘在建的051型(132舰),加装指挥和通讯功能作为编队指挥舰(051Z型),并在1980年火速入列。在70年代中期,我国海军还向法国订购了一批“超黄蜂”式直升机,全部在1979年交付。整个远洋编队在1980年初终于完成建设。
| 580任务编队 |
|---|
“580任务”远洋特混舰队如下[8]:
- 580-1编队:向阳红10号海洋科考通讯船(指挥舰)、T710号拖船。
- 580-2编队:向阳红5号海洋科考通讯船(指挥舰、总指挥舰)、远望2号航天测量船、J302崇明岛号打捞救生船、T830号拖船。
- 580-2护卫编队:132合肥号指挥型驱逐舰(指挥舰)、131南京号驱逐舰、162南宁号驱逐舰、X615鄱阳湖号油水补给舰。
- 580-3编队: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指挥舰)、J506永兴岛号打捞救生船、T154号拖船、德跃号救助拖船。
- 580-3护卫编队:107银川号驱逐舰(指挥舰)、106西安号驱逐舰、108西宁号驱逐舰、X950号油水补给舰。
其中,向阳红5号海洋科考通讯船由原为波兰巴黎公社造船厂1966年建造的“长宁”远洋货轮改装[9]。1970年,国家海洋局接受交通部广州远洋公司一艘货轮“长宁”号,决定改装成为海洋科学调查船,委托708所设计,广州造船厂施工。该船于1970年6月1日开工,按调查船的要求,改装了部分船体结构,增加压载水,淡水的容积,以提高船的稳性和续航力。增设移频机室,传真机室、外频机室、雷达机组室、微波收讯室、海洋研究室、水文研究室、海面观测室等工作房间,实验室和各种专用设备,通讯,导航设备,广播系统等,改善船员和科研人员生活设施,总投资为250万元,广州造船厂于1972年12月20日全部改装竣工。在1976至1978年期间,该船先后执行四次重大海洋调查任务,作业范围覆盖太平洋、南沙群岛等多个海域,完成我国首次海底锰结核样本采集,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平面测量项目。
向阳红10号船实现了我国第一次舰载直升机起降实验。而远望1、2号船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向阳红10号海洋科考通讯船的单机库,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的双机库,三型船舶的直升机起降系统的设计、建造、使用经验,为后续051型济南改造、052型、055型(1968方案)在机库上一步到位实现双机库设计奠定了基础。
编队共有4架“超黄蜂”直升机,分别由向阳红10号船[10]、J302号船(2架)[11]、J506号船搭载[12]。在J302号船上的是172号打捞直升机和179号航测直升机,此外,向阳红10号船和J506号船上(在打捞当天应该都是在J506号船上)的174和176号遥测直升机。[2][3]
远望1、2号船只有直升机起降平台,没有机库,而向阳红10号海洋科考通讯船是单机库设计[13],而J302号船和J506号船均为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是双机库设计,此外还建造了J121号船,三船分属东海南海北海舰队,用于718工程的远洋打捞船的任务。设计时,海军因七一八工程试验次数甚少,试验完了,船便闲置了,于是提出增加一项救生任务,即不试验时,为潜艇担任监护救生,一旦潜艇失事,可立即命它开赴失事现场,执行抢救潜艇与伤员的任务,亦解决海军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
此外,1978年11月4日至12日,六机部在天津召开了“七一八工程打捞船和调查船设计任务书复审会”(代号114会议)。 会上决定该两船(指向阳红10号船和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合型,要两船采用同一主尺度,同一线型,主要机电设备及主甲板以下结构尽可能相同(主甲板以上部分全不同),前者由七〇八所一室设计,后者由七〇八所二室设计。将许学彦从重要的七一八工程主测量船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岗位上调过来,作为两型辅船的设计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两船“三结合”设计组的工作。当主测量船遇有大的技术问题,仍要许学彦参预并负责到底。从1978年12月重做方案设计起,许学彦又经历了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和施工配建直至试航交船为止。这为后续J506船改装为远望3号打下了基础。 |
“580”编队在任务中的航线。
1980年4月26日下午,上海吴淞水警区礼堂召开了执行“580”任务誓师及欢送大会。王震、耿飙、张爱萍、刘道生、陈国栋、田震环等领导出席了大会。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任海上编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道生宣读了中央军委“580任务令”,向海上编队发布了激奋人心的动员令:“胜利完成编队所担负的任务,是对过去海军建设的全面检验,是对今后海军建设的有力推动,它将在我人民海军建设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期待着我们,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国防现代化,奋勇前进!”他还就任务的意义和编队划分等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4月27日,“580任务”海上编队将举行检阅活动,131舰很荣幸的成为检阅旗舰。8时整,舰上与航行无关的人员全部到上甲板“站坡”,8时半,王震、耿飙、张爱萍、叶飞、李耀文和刘道生等一行登舰,随后131舰驶离码头,131舰作为载着军委及海军首长在长江中视察了“580任务”海上编队,各舰船全部都以“站坡”的隆重形式迎接首长检阅。在航渡中,王震、耿飙等首长应邀为131舰提了词。11时半,131舰回到吴淞基地九号码头,全体人员以“站坡”形式欢送首长们离舰。
4月28日,“580”编队开往舟山,接受进一步的补给并准备启航。5月1日下午,“580”编队启航出发前往南太平洋,第1梯队在前,第2梯队在中,第3梯队在后。
5月8日17时(北京时间15时),“580”编队到达赤道,这是我国海军舰艇第一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5月8日北京时间19点48分(当地时间21点48分)J506船过赤道,进入南太平洋。8日晚上J506船人员收听了新华社公告。
5月9日,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由中国本土在以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进行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全世界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在了南太平洋的“580”编队上。美军也从附近的海军基地起飞S-3“北欧海盗”反潜机抵近编队附近侦察。
108西宁舰拍摄的莫诺怀号。
5月12日,“580”编队到达预定海域,并展开编队清场。4时38分(北京时间1时38分),J506船到达船队展开点,11时到达就位点,下午雷达、无线电等系统进行调机。在此期间,美、澳、新三国也派出飞机和舰艇对预定海域展开侦察。新西兰海军的水文测量船“莫诺怀”号(HMNZS Monowai,A06)与澳大利亚海军的滚装船“杰维斯湾”号(HMAS Jervis Bay,GT-203)也于同日在试验海域30海里外游弋观察,分别被我108舰和106舰盯防。108舰舰长刘子庚随即向两舰发信:“请不要驶入我舰作业区。”但“莫诺怀”号此时突然转向,插到108舰左前方,并升起D字旗(表示“我船机械故障,失去机动能力”)。108舰在请示总指挥舰司令刘道生后,果断下达舵令,从“莫诺怀”号右舷掠过,保持在定航线上,阻挡了它的去路。108舰再次发信:“我们两国人民是友好的,为了安全起见,请你远离我们作业区,否则后果自负。”善意的劝告终于被接受,“莫诺怀”号放下了一艘小艇,其二副登舰给108舰送来一个船徽和一顶军帽,表示接受中国海军劝告,并说不会在海上制造麻烦。我方以礼相待,也邀请其舰长到108舰上做客,最后送给该船一幅大连出产的青松鸟贝雕画和一箱青岛崂山啤酒作为回赠。与此同时,我106舰也与“杰维斯湾”号进行了友好交往。
131南京舰在580任务期间的留影,摄于1980年5月13日。
5月13-17日,“580”编队一直在预定海域待命。13日,按计划应进行直升机起飞着舰训练及飞机标校,后因涌浪较大(约5级海况),最大瞬时横摇8度、纵摇2度,直升机无法起飞。13日下午,J506船船载水声272乙机(设备型号如此,要与直升机机组编号区分)投放水听器,并进行投弹试验(投手榴弹)。J506船到就位点后17个小时位移22海(即1.3海里/时),从而算出当时当地的流速和流向。
5月14日,打捞直升机进行了起飞着舰训练,测点系统进行调机。
5月16日,J506船的272乙机又投放了水听器,并进行投弹试验。遥测飞机检查调试,但未起飞。消防就位训练,该日中午J506船驶向J302和拖船调试简易遥测后进入新的临时就位点(距原就位点约60海里)。16日还进行海上大合练,由北京指挥,首区至末区做发射前5小时准备。同日,美国海军1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也到达了预定海域附近侦察,并举行了核突击演习,但始终没有进入预定海域。
5月17日,“580”编队接到上级命令,导弹试验将在次日进行,预定落点确定为南纬6度44分,东经170度40分,编队全体立即机动到预定地点警戒。17日上午对设备进行1次全面检查,确保发电机和空调正常工作,测点设备要万无一失,下午进行了战地动员。
弹头着陆点附近的打捞作业布置。
5月18日9时(北京时间6时),进入发射前5小时准备。14时(北京时间10时),我国第一枚“东风-5”全弹道试验弹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580”编队进入一级战斗戒备,弹发后2分钟航测飞机起飞,其中,174和176号机负责记录弹头落水时的数据,179号机负责使用电影经纬仪拍摄弹头落水画面;弹头落水前7分钟,打捞飞机172号机起飞,负责搭载蛙人打捞弹头数据舱。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从我国西北戈壁大漠深处的酒泉发射基地,点火升空,腾空而起,象一条巨龙,以雷霆万钧的气势,穿越千山万水,先后飞过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城市上空。飞过我国大陆的各测控站,以超20倍的音速,飞向广阔的西太平洋,按预定轨道,横跨南北半球,穿越4个时区,飞行29分57秒,射程9068公里,准确到达了南太平洋上的预定靶标的海域内。
14时28分,“580”编队观测到再入大气层的弹头,导弹像火红的流星一样,眨眼间从船队上空擦过,落在附近洋面上,掀起百余米高的大水柱。“东风-5”洲际导弹发射命中预定弹着点,误差未超过500米。“发射成功!准确命中!”,南太平洋上的“580”编队指战员在各舰船的甲板上、舱室里雷鸣般地尽情欢叫起来。“580”编队所有舰船立即向落点机动,2艘“644”工作快艇放至海面,快艇以全速驶向落点区,而护航编队则将着陆区域团团围住,保护四架直升机。J506船简易遥测收到信号,雷达测到水柱,航测飞机摄下照片,272乙水声未收到信号。
负责打捞的172号直升机上有6人,分别是J302船的航空团副团长郭文才、团副参谋长王恽、直升机驾驶员吕蕴兴、空中机械师王世荣、潜水组长傅秉双、潜水员刘志友。在收到通报的落点后,悬停在1000米高度的172号机马上加速向目标飞去。突然,航路正前方出现一片浓积云,整个机组瞬间紧张起来。面对眼前的浓积云,吕蕴兴和战友们陷入两难处境。绕过去,要耽误时间;冲过去,可能机毁人亡。怎么办?紧要关头,郭文才当机立断:使命大于生命。直升机以最快速度从1000米降到500米,紧贴着云层下边缘通过雨区。云层像厚重的棉絮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吕蕴兴配合王恽紧握操纵杆,在灰蒙蒙的雾气中寻找着一丝光亮。终于,眼前的天空骤然开阔,阳光透过云层洒向海面。直升机以最大速度飞向目标,在离弹头入水过去10分钟的时间,机组便发现数据舱染色剂渲染的绿色染色区,立即将高度降低至30米。“放!”距离目标100米时,郭文才下达口令,刘志友乘着钢索以每秒0.5米的速度下降。在他离海面2米时,飞机姿态调整到位,王世荣将刘志友放入水中。刘志友下水后奋力向数据舱游去,抓住了数据舱,紧紧地抱在怀里,向王世荣发出起吊的手势,就在准备起吊的千钧一发之际,意外发生——刘志友不慎和钢索脱落。吕蕴兴惊出一身冷汗,钢索不停摆动,刘志友抱着60多公斤的数据舱在水中时隐时现,傅秉双正考虑要不要下去接应。“稳住飞行姿态!”郭文才的口令像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趁着钢索摆动的幅度,王世荣将钢索荡给刘志友,刘志友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钢索,如蛟龙出水,顺利返回机舱,从下放到返回机舱仅用时5分20秒,离弹头入水仅过了不到20分钟。一小时后,172号机在J302船的甲板上降落,数据舱回收完毕。在打捞过程中,有两架S-3反潜机在外围观察,但我方护卫的阵型很严密,没有给予可乘之机,最后其中一架反潜机只打捞了一桶带有染色剂的海水就回去了。
我国第一次“东风-5”全弹道试验宣告圆满成功,人民日报在当天发表“号外”,以这种特殊形式传播了中国这个惊动世界的消息。
| 人民日报关于580任务的号外 |
|---|
 |
吸血鬼号正在近距离观测131南京舰。
5月19日-20日,“580”编队接到上级命令,第二枚导弹试验将在21日进行,于是“580”编队仍然在预定海域待命。20日,收到我国试验成功的消息,又有两艘苏联海军考察船到达目标海域附近,而澳大利亚海军的驱逐舰“吸血鬼”号(HMAS Vampire,D11)也在同日赶到与“杰维斯湾”号合流,并再次试图闯入目标海域。我131舰奉总指挥命令前去盯防,并发信号对其警告,“吸血鬼”号回复,他们是奉政府之命前来察看,不会影响试验。
5月21日,“吸血鬼”号再次试图闯入目标海区,我131舰从早上一直与其周旋到下午,甚至进行警告射击,“吸血鬼”号仍然绕圈不走。15时20分(北京时间11时20分),我国第二枚“东风-5”全弹道试验弹发射,不过第二枚试验弹在飞行途中由于二级火箭关机提早了6.4秒,飞行路线偏近了1400余公里,没有落入目标海域,试验失败。21日下午,军委经过研究后宣布,“580任务”就此结束,“580”编队回到展开地点待命。131舰向“吸血鬼”号发信试验已完毕,“吸血鬼”号也向131舰回信表示祝贺。
5月22日15时(北京时间11时),“580”编队启程返航,期间又有一艘澳大利亚海军的实习船、一艘新西兰海军的侦察船尾随侦察。在整个任务过程中,“580”编队分别遇到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舰船长时间的跟踪骚扰。尤其是我国宣布运载火箭试验海区公告后,多国舰船飞机纷纷向试验区靠近。共有美、澳、新、日侦察机67架次超低空抵近我编队侦察。
5月24日13时(北京时间10时),“580”编队经过赤道,进入北半球。
6月1日,“580”编队到达舟山港。6月2日,“580”编队全体舰艇胜利返回上海吴淞口,张爱萍等首长乘514舰对编队进行了检阅。参加任务全体指战员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酷暑,斗恶浪,排除干扰,不怕苦,不怕死,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经过35个昼夜艰苦奋斗,总航程8733海里,安全圆满完成了护航、警戒、落点测量、打捞数据仓任务。实现了周总理生前“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嘱托。
580任务庆祝大会
6月4日,国防科委和海军在上海吴淞口海军基地大礼堂召开了欢迎大会,张爱萍副总参谋长致欢迎词。会后叶剑英副主席、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在上海接见胜利归来的“580”编队指战员。叶副主席说:“这次试验的成功,大大加强了和平的力量,打击了侵略者的力量,为中国人民造福,为世界人民造福。”
6月10日晚,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庆祝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大会”。大会上,参加运载火箭首区和末区试验的代表都见面了。这里有火箭总设计师、火箭发射指挥员、火箭测控专家、雷达专家以及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指挥人员。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参加了大会。6月15日,海军机关大礼堂召开了第一次发射运载火箭总结大会,所有参与“580任务”的舰艇都荣立集体三等功,其中向阳红5号船作为总指挥舰,荣立集体二等功。
游戏相关
游戏性能
【荣耀巡礼】
发动阶段:buff
技能效果:全队C国舰船航速增加3节,回避率和暴击率提高10%。自身伤害提高30%,当队伍中除了自身以外还有051型舰船时,全队暴击伤害和护甲穿透提高20%。
技能比较短,写的也比较明白,这里边最菜的效果是那3节航速。
对C国buff比胡德对E国少了10%暴击但多了20%穿甲。和济南二人组能当万能插件了。不多评价了,很强,她甚至给了10%回避率,直接踢1913就行。
立绘设定
台词解析
白天2——“人都会积攒压力,自己心里呀有个计量槽。一旦里面的东西快要爆表了,就得找个方法宣泄出来。我呢,会用高压水枪去冲墙壁呀,车子呀…这些有脏东西的地方。哗啦啦!把烦恼跟脏东西一起冲走!”
- 这里对应的是南京舰在退役后担任海上执法船的事情,海上执法船一般都配有高压水枪(水炮)用于冲击其他船。
白天3——“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更不应该被恶意修改。做了错事就得承认,然后立正挨打,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可不但不承认,还想着方法捂人嘴巴,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坏蛋!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 这里字面上理解指的是日本在现如今对于侵华战争的矢口否认,细究下来再根据“南京”这个名字,具体指的应该是日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否认。
夜间1——““南京”在历史上有很多个名号,但最出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金陵”。毕竟传说啊,城底下埋了好多好多金子!特此声明,我这么讲可不代表我是财迷啊。”
-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历史上的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很多的别称,如“金陵”、“建康”、“石头城”等,其中“金陵”是最广为人知的别称,因战国时期楚威王在此地一座山下建立了一座城并命名为“金陵邑”,此山也就是现在的紫金山(也称“金陵山”),这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南京最早被列入行政区域的时期。
- “城底下埋了好多好多金子”也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相传楚威王在灭掉越国后,有人告诉楚威王这边的一座山有王气,需要进行镇压保证稳定,于是楚威王派人在山中和周边埋下很多的金石进行镇压,于是此山后来也被称为“金陵山”。
夜间2——“虽说换了地方执勤,但两边吃的口味上没太大变化。只是有一点我不能理解,臭臭的东西…真的能吃吗?看起来是还行啦,但光闻着就……理解!尊重!”
- 这里说的可能是南京舰停泊的宁波当地的臭味美食,即“宁波三臭”:臭冬瓜、臭苋菜和臭菜心。
隐藏3——“哇,你身上有些洋气的装备。真好啊,异域风情也算是个人特色了!咦?哪来的大熊猫?快让我抱抱——”
- 因为长春原本是来自苏联的驱逐舰。
隐藏4——“我闻到了玉石的气味,就在你身上!嘿嘿,我可是很识货的,拿来我帮你看看!免费鉴定,童叟无欺!”
- 辽宁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盛产岫岩玉,与陕西的蓝田玉、新疆的和田玉以及河南的独山玉并成为中国四大名玉。
隐藏6——“恐怖!你身上有超级恐怖的东西!我的鼻子,我的呼吸道——下次再打招呼,我先撤了!”
- 这里自然指的是鹰潭的辣椒。
同厂舰娘
建造于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上海)
| 舰娘名 |
开工时间 |
下水日期 |
出厂日期 |
备注
|
鹰潭 Yingtan 222/531 |
1970.2.22 |
1971.10.24 |
1975.3.15 |
1975年完成一期工程后交付中国海军
|
南京 Nanjing 227/131 |
1970.12.20 |
1973.12.11 |
1977.2.6 |
|
九江 Jiujiang 526/516 |
1975.2.2 |
1975.6.28 |
1975.12.31 |
|
参考链接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