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图鉴编号:397 | 稀有度:6 | ||
类型 | |||
3cost 3sp:战列巡洋舰(大型舰/主力舰) | |||
改造要求 | |||
不可改造 | |||
耐久 | 72 | 火力 | 67 / 97 |
装甲 | 55 / 75 | 鱼雷 | 0 / 0 |
回避 | 31 / 64 | 对空 | 76 / 106 |
搭载 | 0 | 对潜 | 0 / 0 |
航速 | 35.5 | 索敌 | 20 / 47 |
射程 | 超长 | 幸运 | 8 |
出击消耗 | |||
燃料 | 85 | 弹药 | 120 |
强化提供经验 | |||
火力 | +67 | 鱼雷 | +0 |
装甲 | +55 | 对空 | +78 |
拆解资源 | |||
燃料 | 40 | 弹药 | 50 |
钢材 | 40 | 铝材 | 0 |
携带装备 | |||
![]() |
![]() | ||
苏联三联СМ-31型305毫米主炮 | 苏联СМ-20-ЗИФ四联45毫米高炮 | 无 | 无 |
火力+16 射程: |
火力+2 对空+10 回避+1 射程: 对空补正40% 对空倍率3 |
||
0 | 0 | 0 | 0 |
技能介绍 | |||
巡洋舰领袖 | 增加自身火力值4/7/10点,降低自身命中值10/7/5点。炮击战阶段该舰命中的目标是非满血状态,则增加10%/15%/20%额外伤害,次轮炮击战阶段自身被命中时,减少10%/15%/20%受到的伤害。 | ||
获得方式 | |||
2019年6月立体强袭——沸腾的大洋强袭点数700点奖励、建造(5:55:00)(2020年8月21日建造养成活动解禁建造) | |||
舰少资料库 | |||
舰船简介 | |||
82型巡洋舰设计用以压制巡洋舰与远洋作战,该型巡洋舰和66型巡洋舰设计基本相同,只在主炮口径(82型口径为305毫米,66型为220毫米)和细节设计上有所差别。82型巡洋舰设计于战后初期,此时航空兵与导弹武器已经大有发展,虽然82型巡洋舰开工建造,但是随着一系列变动,很快就停工了。 |
斯大林格勒
|
|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立绘 |
---|
获得前 |
指挥员同志,赶快准备出发吧,我们要全速冲过冰湖到达目的地! |
获得后 |
在冰面上飞驰的感觉怎么样? |
台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场合 | 内容 | |
---|---|---|
标题画面 | ||
| ||
获得 | 军号在召唤,舰队穿过广阔的大海……前进,指挥员同志,让我们一起去争取伟大的胜利! | |
| ||
白天1 | 接下来要演示舰队运动战术,会请库图佐夫进行协同,请指挥员同志观摩。 | |
| ||
白天2 | 炮火是战争之神,在密集火力的攻势下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 | |
| ||
白天3 | 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让我非常自豪,能被授予这个名字是极大的荣誉。 | |
| ||
白天特殊1 | 好像楼下的莫斯科在看这边?亲爱的快让我抱一下。 | |
| ||
白天特殊2 | 没想到你这么喜欢撒娇…… | |
| ||
白天特殊3 | 上午参加演练足足有三点二五个小时没见到你,简直像是经历了几次大会战那么久,快让我抱一下。 | |
| ||
夜间1 | 在这美好的仲夏夜,同志你就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 |
| ||
夜间2 | 真想登上月球或者火星,看看太空的日出是什么样的景色。 | |
| ||
夜间3 | 我们是孪生姐妹,请不要把我和莫斯科搞混了,否则…… | |
| ||
夜间特殊1 | 一条腌鱼,就一勺洋葱碎,再马上来一杯烈酒,这是最健康的美食,来,张嘴,啊—— | |
| ||
夜间特殊2 | 这么晚还在忙吗,累了吧,来靠着我休息会吧(凑近坐下)。 | |
| ||
夜间特殊3 | 遇到了什么难题吗?还是有什么想倾诉的,没关系都可以告诉我的(拥抱) | |
| ||
拜访好友 | 朋友?请说明来意。 | |
| ||
提督室 | 好像听说指挥员喜欢这种黑色的气泡饮料? | |
| ||
阵型 | 建议指挥员同志布置钳形攻势。 | |
| ||
攻击 | 进行火力覆盖! | |
| ||
夜战 | 全速冲击! | |
| ||
中破 | 钢铁意志是坚不可摧的。 | |
| ||
MVP | 理所应当。 | |
| ||
誓约 | 同志,我的心早就被你夺走了,来交换戒指(脸红)。只有戒指还不够,亲爱的请准备一台原子钟记录和见证我们的情谊吧…… | |
|
场合 | 内容 | |
---|---|---|
标题画面 | ||
| ||
获得 | ||
| ||
白天1 | 各种会用到的备件都要准备好,不能掉以轻心。 | |
| ||
白天2 | 有障碍?直接加速飞跃过去! | |
| ||
白天3 | 这种在冰原上飞驰的感觉太棒了,对不起刚才你说什么?风太大听不清。 | |
| ||
白天特殊1 | 如果觉得风太大,你可以披上这件风衣,请不用客气,我们是亲密战友不分彼此。 | |
| ||
白天特殊2 | 亲爱的同志,可不能松懈啊,按照计划表上今天又有突袭任务。我会全力协助你的。 | |
| ||
白天特殊3 | 注意!抓好稳住方向盘。我来教你怎么控制航向。 | |
| ||
夜间1 | 夜间也要做好环形警戒,避免敌人的偷袭。 | |
| ||
夜间2 | 这么冷的夜晚,我们点燃篝火吧。 | |
| ||
夜间3 | 乘着晨曦出发吧!我们会在路上欣赏到日出。 | |
| ||
夜间特殊1 | 要尝下我亲手烤制的土豆吗,像这样在雪原里篝火烧烤也不错呢。 | |
| ||
夜间特殊2 | 是篝火太旺吗,同志你怎么脸红了? | |
| ||
夜间特殊3 | 要撒娇吗?我没有捉弄你的意思啦…… | |
| ||
拜访好友 | 友军舰队? | |
| ||
提督室 | 这次突袭还需要一些物资。 | |
| ||
阵型 | 请根据敌人阵型选择战斗方式。 | |
| ||
攻击 | 准备!扫射! | |
| ||
夜战 | 注意根据曳光修正弹道。 | |
| ||
中破 | 机械故障吗? | |
| ||
誓约 | ||
|
原型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开发代号为82型重巡洋舰(Тяжёлые K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82)),是一个苏联于1941年间提出的战列巡洋舰开发计划。本级舰的设计尺寸较其前辈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为小,造价也较为低廉。该级的角色定位系为突破英国皇家海军高速巡洋舰队的封锁而设计,故苏联军方在开发过程中十分注重本级舰的吨位、航速与火力。在理想状况下,本级舰的火力优于任何速度表现相仿的舰艇,而其航速则将优于任何火力更为强大的敌军舰只。
舰船设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82型重巡洋舰的开发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5月,当时的苏联海军总参谋部提出了对新型巡洋舰的规格要求。新式巡洋舰的尺寸大小需介于基洛夫级与夏伯阳级等级别的轻巡洋舰以及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之间,且须能胜任下列任务:
- 与装备203毫米(8.0英寸)或更大口径主炮的敌军巡洋舰交火
- 击毁敌方轻型巡洋舰
- 支援己方轻型巡洋舰
- 布设水雷
- 有效压制敌方中口径岸防火力,支援登陆行动
- 截断敌军海事交通路线
为了符合这些需求,海军对新型巡洋舰的技术要求为吨位不超过20,000公吨(20,000长吨),搭载203毫米(8.0英寸)口径主炮、数门100毫米(3.9英寸)副炮、12门37毫米(1.5英寸)防空炮以及一具533毫米(21.0英寸)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装甲规格以能抵御203毫米舰炮的直接射击为标准,航速不低于36节(67千米每小时;41英里每小时),且需有足够空间搭载四架舰载机与两具弹射器。设计团队提出了三个初步方案,但仅有一个排水量为25,000公吨(25,000长吨)的方案同时达成了所有的技术需求。不过开发人员却建议海军将主炮口径增加至220毫米(8.7英寸),并增强防空火力,同时酌量减少对装甲防护力、航速与航程的要求。
舰船规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的水线长度为260米,舰体全长为273.6米,舰体全宽为32米;舰艏的最大吃水深度为9.2米,舰艉则为8.8米。斯大林格勒级的标准排水量为 36500公吨(35900长吨),满载时则可达42,300公吨(41600长吨)。本级舰是苏联所建造的第一款平甲板军舰,其舰体全以焊接打造以节省重量,且舰身核心区域下方采用了三层船底设计;舰身核心高2.25米,内含23个水密隔舱。据估计,本级舰于载重情况下的稳心高度约为2.6米。舰上乘员共计1,712人,当担任旗舰时乘员编制将再增加30人。
![]() 斯大林格勒级战巡的侧视图与俯视图 |
斯大林格勒级的每艘同级舰造价约为1,168,000,000卢布,几乎是造价322,000,000卢布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的四倍。
动力系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了追求卓越的航速,斯大林格勒级采用了四具TV-4齿轮式蒸汽涡轮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每具机组驱动一只螺旋桨,输出功率为70,000匹轴马力(52199千瓦)。发动机作动所需的蒸汽则由12组运作压力为6472千帕的水管式锅炉提供,其运作时的温度可达460摄氏度。舰内的动力机组以单元式布局安装,以避免遭敌军击中一次所有机组皆停止运作的窘境。前方烟囱下方设有两间锅炉室,其内配备三具锅炉,而涡轮发动机组则紧邻著锅炉室。舰上备有5000公吨(4900长吨)的重油;以18节(33千米每小时)速度行驶时,本级舰的最大巡航距离为5000海里(9300千米),不过其最大航速可达35.5节(65.7千米每小时)。
本级舰采用380伏、50赫兹的交流电电力系统,由八具输出功率750千瓦(1010匹马力)的涡轮发电机与位于舰身核心两侧的四具输出功率1000千瓦(1300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供应电力,总计可输出10000千瓦(13000匹马力)的电力。
武装配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设计团队原先预定采用沙皇时代设计的305毫米(12.0英寸)Mk-3-12舰炮或喀琅施塔得级的305毫米54倍径舰炮作为斯大林格勒级的主要武装,但稍后于1947年决定改采威力更为强大的新型305毫米61倍径舰炮,并采用三具新设计的SM-6炮塔作为三联装主炮的火力载台。每门主炮重101.58公吨(99.98长吨),全副武装的炮塔则可重达1370公吨(1350长吨)。主炮的最大俯角为−4度,最大仰角为50度,俯仰调整速度为每秒10度。炮塔的旋转速率为每秒4.5度;每具炮塔均由“More-82”主射控制导仪远端制导,不过遇有需求时射控制导也可由个别炮塔自行完成。主炮使用的炮弹重467千克;在使用209千克重的推进装药下,主炮的炮口初速为950米每秒,最大射程则为53,070米左右。主炮的射击速率约为每分钟3.26发,每门炮备有80枚炮弹。
除主要武装外,舰上的130毫米58倍径高平两用炮也属新型设计。这种火炮将装载于同样为新设计的BL-109A双连装高平两用炮塔中。每门130毫米炮重4.88公吨(4.80长吨),载有火炮的炮塔重65.2公吨(64.2长吨)。装载于BL-109A炮塔中的130毫米炮可以以每秒20度的速度俯降至−8度的最大俯角与仰升至83度的最大仰角;炮塔的回旋速率则为每秒20度。130毫米炮弹重33.4千克;在使用重12.92千克的推进装药时,该炮的炮口初速可达950米每秒至1000米每秒,最大射程则可达32390米;其射击速率为每分钟15发,每门炮备弹200发。
斯大林格勒级另搭载了24门装载于六个全密封式四联装炮塔中的45毫米(1.8英寸)78倍径SM-20-ZIF防空炮。每门炮重402.8千克,装载火炮的炮塔则重9.75公吨(9.60长吨);45毫米炮的最大俯角为−13度,最大仰角为85度,俯仰调整速度为每秒25度。炮塔旋转速率为每秒30度。45毫米炮炮弹重1.41千克,其炮口初速为1080米每秒,最大射程为12000米;射击速率为每分钟75发,每门炮备弹800发。
除此之外,本级舰还配备了40门装载于十个BL-120四联装炮塔中的25毫米(0.98英寸)79倍径防空炮。BL-120炮塔是专为斯大林格勒级设计的新式炮塔,装甲虽较为薄弱,但仍足以抵御小型碎片。每一门25毫米防空炮重达101千克,安装火炮后的炮塔重4公吨(3.9长吨)。25毫米炮的最大俯角为−5度,最大仰角为90度,俯仰调整速度为每秒25度;炮塔的回旋速率则为每秒70度。25毫米炮弹重.281千克,炮口初速达900米每秒,最大射程为2400米至2800米。25毫米防空炮的有效射击速率为每分钟240发,每门炮备弹1200发。
装甲防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布局异常复杂,全舰共计采用了至少25种不同厚度的装甲板。舰上的核心装甲区以可抵挡8英寸(200毫米)口径穿甲弹在12000米与14000米间至31000米的距离上的直接射击作为设计标准,其余区域的装甲则以足堪抵御6英寸(152毫米)口径高爆弹与500千克炸弹攻击作为防御力标准。
斯大林格勒级的水线装甲带厚180毫米(7.1英寸),且向外倾斜15度,以增强对敌舰的远程俯射与水平直射火力的抵御能力。水线装甲带的垂直高度为5.25米(17.2英尺),其中约1.7米低于设计水线。装甲带总长156米,整体而言共计覆盖了60%的舰身水线。装甲带上方的装甲厚50毫米(2.0英寸),主要用于抵御炮弹碎片。核心装甲区的前端由一段厚达140毫米(5.5英寸)的水密舱壁所封闭,后端段则厚125毫米(4.9英寸)。核心区域上方的甲板装甲厚度则不一而足,从上层甲板的50毫米(2.0英寸)厚至中段甲板的70毫米(2.8英寸)厚,至130毫米(5.1英寸)副炮的火控室一带增为75毫米(3.0英寸),至后方下层的防弹甲板减为15毫米(0.59英寸)厚,最终延伸至外舷增为20毫米(0.79英寸)。核心区域前方的水线由一块一路延伸至舰艏、厚达50毫米(2.0英寸)的防弹装甲带所覆盖;舰艉段也设有类似布局的装甲带延伸至操纵舵一带。防弹装甲带后方的中段甲板厚达50毫米(2.0英寸)。操纵舵处的两侧由两块厚170毫米(6.7英寸)的装甲提供保护,其上方覆盖着一块厚70毫米(2.8英寸)至100毫米(3.9英寸)厚的甲板,后方则设有一处厚度达200毫米(7.9英寸)的装甲隔舱。
除此之外,设计团队还在水下防护带的第三间隔舱外层设置了额外的装甲板,用以增强舰身底层不受水线装甲带保护的区域;不过这块装甲带的厚度不仅依设置区域而有所不同,而且彼此间的差距还非常之大;舰身中段的底层装甲可达100毫米(3.9英寸)厚,但至305毫米主炮的弹药舱外板处却仅剩20毫米(0.79英寸)厚。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厚240毫米(9.4英寸),侧面厚225毫米(8.9英寸),顶层则厚125毫米(4.9英寸)。炮座正面装甲的最大厚度可达235毫米(9.3英寸),后方也设有200毫米(7.9英寸)的装甲,然而主甲板下方的炮座却仅有155毫米(6.1英寸)至195毫米(7.7英寸)的装甲防护。对比之下,130毫米副炮的炮塔装甲更显薄弱,仅采用了25毫米(0.98英寸)厚的防弹装甲抵御碎片。
前司令塔的正面装甲厚250毫米(9.8英寸),并逐步减少至后方的225毫米(8.9英寸);顶部则以100毫米(3.9英寸)的装甲板覆盖之。司令塔的中控系统与缆线均以一支厚100毫米(3.9英寸)的钢管保护;司令塔下方的支撑结构则以20毫米(0.79英寸)装甲板遮护。司令塔后方设有一装甲薄弱的辅助控制站,其侧部装甲仅有50毫米(2.0英寸)厚。中段与下层甲板间的烟囱上升通道外层以100毫米(3.9英寸)厚的甲板保护,上层与中段甲板间的装甲则仅有30毫米(1.2英寸)厚。锅炉的上层与下层分别以125毫米(4.9英寸)与175毫米(6.9英寸)厚的装甲格栅保护,防止炮弹与碎片穿入。
斯大林格勒级的鱼雷防护系统系以喀琅施塔得号战列巡洋舰的未成舰体的全规格测试结果为基础设计而成,其设计强度以可承受装载400千克至500千克TNT的鱼雷弹头撞击为标准。舰体的鱼雷防护系统主要以四个纵向隔舱组成;第一个隔舱约为8毫米(0.31英寸)至15毫米(0.59英寸)厚,第二个隔舱则为8毫米(0.31英寸)至25毫米(0.98英寸)厚;第三个隔舱厚50毫米(2.0英寸),第四个隔舱则厚15毫米(0.59英寸)至30毫米(1.2英寸)。根据设计规格,舰艉处的隔舱因空间收窄的原故而全部挤压在一起,故其装甲厚度理论上较薄。第一与第二隔舱采用了新奇的设计,其外观呈内凹状;设计团队采用这种特殊设计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增强隔舱的防护能力,不过设计资料中并未说明其具体功用。核心装甲区域下方采用了三层船底的设计,其防护强度据信是以可抵挡500千克重的TNT于舰身5米处爆炸为标准。
电子系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海洋-82”(More-82)主炮火控系统的目标锁定资讯由安装于二号与三号炮塔上的“齐射”/“半弓”(Zalp/Half Bow)射控雷达与“石窟”(Grot)火控计算机搜集汇整。除此之外,舰上还另外设有一具“KDP-8-10”8m/10m复合光学测距仪。设计团队原先有意为部分BL-109A副炮炮塔安装“支索-B”/“蛋杯”(Shtag-B/Egg Cup)测距雷达,并以每两个BL-109A炮组为一单位装设一具“SPN-500”4m测距仪与一具“锚”/“日罩”(Yakor/Sun Visor)射控雷达。除此之外,舰上也配备了“俄尺-N”/“细网”(Fut-N/Slim Net)对空搜索雷达与“俄尺-B”/“鹰啸”(Fut-B/Hawk Screech)防空射控雷达。
斯大林格勒级的主要空中搜索雷达为“舰首旗-2”/“十字鸟”(Giuis-2/Cross Bird);这种雷达系苏联以英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291型雷达为基础自行研制而成,对空中目标的搜索距离可达80千米,海面目标则为20千米。另一方面,本级舰主要的海面搜索雷达则为“暗礁-A”/“球端”(Rif-A/Ball End),其对海面目标的搜索距离可达40千米。除此之外。舰上还搭载了“海王星”(Neptun)与“北方”(Nord)导航雷达。斯大林格勒级开发时期的苏联电子系统技术仍处在十分落后的阶段,而多数电子系统均与本级舰相同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于海试时便暴露了苏联电子工业的不足;实际而言,暗礁A雷达的有效搜索距离还比不上齐射与石窟射控雷达。此外,舰首旗-2雷达在将资讯传输至锚式与俄尺-B防空射控雷达时亦存在着问题,尤其于面对高速巡航中的敌机时,这项问题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舰首旗-2雷达也存在着易对超短波无线电的接收造成干扰的问题。
电战系统方面,斯大林格勒级搭载了两具“珊瑚”(Korall)雷达信号干扰器,分别装设于主桅的两侧;“桅杆”(Machta)雷达信号搜索天线安装于前桅处。舰体建筑的两翼装设了“太阳-1R”(Solentse-1P)红外线侦测仪;“火炬-MO”(Fakel-MO)“火炬-MZ”(Fakel-MZ)天线则构成了斯大林格勒级主要的敌友识别系统。舰上还载有“大力神”(Gerkules)声纳系统与数具型号各异的无线电定向仪。
导弹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斯大林格勒级的武装方面,除了传统的舰炮型版本外,TsKB-17设计局还另外提交了搭载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版本。在搭载弹道导弹的改型中,舰上的前炮塔将被移除,改为安装弹道导弹垂直发射井;在另一个提案中,设计团队甚至完全废除了所有的主舰炮武装。导弹改型的提案最终遭到否决,原因是以当时的技术而言,不论是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都需要一个完全稳定的发射平台才得以确保能命中目标,此外弹道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长达三个小时,无以满足苏联军方的需求。
坎坷的设计过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41年6月,斯大林格勒级战巡的设计因为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而被迫停止,同时喀琅施塔得级的开发也被暂停。
1943年9月15日,斯大林格勒级战巡的计划被重启,苏联军方在原有的规格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新的技术要求,即其必须肩负起保护己方航空母舰的重任,同时须能与航空母舰一同执行联合作战任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军方估计本级舰的排水量将落在20,000公吨(20000长吨)至22,000公吨(22000长吨)之间,主炮口径则将介于210毫米(8.3英寸)至230毫米(9.1英寸);副炮方面则搭载12门130毫米(5.1英寸)高平两用炮与32门37毫米(1.5英寸)防空炮。对于航速、航程与舰载机的要求则维持不变,鱼雷发射管则遭移除。至1944年5月时,开发团队已提交了多达12种的设计方案,但无一中选。
1944年11月,海军再次发布新的技术需求,并较为实际地将排水量限制设定于25000公吨(25000长吨)至26,000公吨(26000长吨)之间,航速亦略减为33节(61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则定为 8,000海里(15000千米)。除此之外,军方也要求舰上应搭载9门220毫米(8.7英寸)舰炮作为主要武装,另配备16门130毫米副炮、32门45毫米(1.8英寸)防空炮与20门23毫米(0.91英寸)防空炮。海军于1945年时将小口径防空炮的口径要求提升为25毫米(0.98英寸)。
苏联海军元帅尼古拉·库兹涅佐夫认为根据此规格设计的新型巡洋舰将能在天候不佳时有效保障己方航空母舰不受美军巡洋舰的攻击,因此大力敦促加速该舰种的造舰计划,不过造舰工程人民委员部却以战后造舰状况的不确定性与自身设计局的工作量已超载等理由拒绝展开本级舰的细节设计作业。尽管如此,海军仍继续新型巡洋舰的设计案,同时为此规划了一项自1946年起至1955年止的十年造舰计划。在规划中,新型巡洋舰将负责在苏联领海的边界地带执行卫戍任务,防止英美联军航空母舰舰队的袭击,而己方的潜艇则会负责截断敌方的通讯航线。海军在造舰计划中规划建造十艘新型巡洋舰。1945年9月29日此提案获提交于苏共中央政治局进行讨论,结果并未遭遇太多反对。尽管如此,斯大林本人仍认为应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将主炮口径提高为305毫米(12.0英寸),但在遭库兹涅佐夫元帅反对后即未强力推动该提。
然而,造舰工程人民委员部的消极抵抗却使新型巡洋舰的建造作业更加棘手。造舰工程部表示1950年以前都将无法再起造新的舰只,而且其立场亦较倾向于建造大口径主炮版本的舰种。海军则认为没有理由新型巡洋舰的建造作业不能于1948年展开。为了解决两者间的分歧,苏联设置了一个由内务人民委员部首脑拉夫连季·贝利亚领导的委员会进行调停。不过委员会多数时候均站在造舰工程部一方,认为现有设计的舰只性能是不足的。在经历多次协调后,造舰工程部最终同意由位于莫洛托夫斯克的第402造船厂与位于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造船厂承造四艘新型巡洋舰,另规划于1953年至1955年间起造另外三艘。由贝利亚领导的委员会于1945年11月27日批准了这项决定,针对220毫米主炮与305毫米主炮的细节设计作业则于1946年逐步展开。
苏联政府于1947年1月28日颁布的一项法令更加确认了造舰计划的正当性。至同年8月时,海军与造舰工程部已筛去了大多数的提案,仅留下了三个方案,分别为两个装备305毫米主炮的设计与一个装备220毫米主炮的联合方案。220毫米主炮方案的体积较小,排水量比海军的40,000公吨(39,000长吨)设计案少了2000公吨(2000长吨),其水线装甲带也薄了50毫米(2.0英寸);此外,其副炮数量也略有减少,但速度快了1.5节(2.8千米每小时)。所有提案的航程表现均能达到以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巡航时行驶6000海里(11000千米)。可能因为受到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苏联方面直至1948年3月才得以仔细审查这些提案。最终,斯大林批准了海军奉防护力为设计圭臬的提案。即便如此,由于后续细节设计作业仍须接受进一步的审核与批准,但直至1948年8月31日以前,苏联政府均因处理苏南冲突与柏林封锁等问题而分身乏术,无暇顾及造舰计划,海军的提案也因此遭到进一步的搁置。
技术规格获得批准后,TsKB-17重型舰艇设计局便着手展开草图的绘制与设计以供部长会议进行审查。至1949年3月时,设计局已发展出了四种130毫米副炮与锅炉位置布局各有不同的衍生设计。设计局属意其中一种设计版本,海军与造舰工程部亦表示赞同,前者遂在未经正式批核的情况下展开了技术设计作业以便如期在1950年第三季前起造第一艘舰只。然而斯大林于1949年9月审视草图设计后却回绝了该提案,反倒要求设计局提出一种体积较小、速度可达35节(65千米每小时;40英里每小时)的方案。即便时间紧迫,TsKB-17设计局仍然设法于该年年底前赶出了一个符合斯大林要求的初步方案。为了节省时间,设计团队保留了多数原始设计的技术规格,并在现有舰身内调整整体的空间布局以便安装更多输出功率更为强大的锅炉。根据1949年与1951年设计草图的比对结果,设计团队很可能为了达到斯大林对航速的要求而移除了两座位于舰艉的130毫米副炮炮塔。
海军于1950年3月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对设计团队为使舰只排水量降至斯大林要求的36000公吨(35000长吨)并达到35节(65千米每小时)的高速而做出妥协一事表达了不满。在该场会议上,斯大林询问海军将领们这款新型巡洋舰的设计目的究竟为何,后者答道新型巡洋舰系为猎杀敌方重巡洋舰而设计;持相反意见的斯大林则表示新型巡洋舰应该是为击毁敌军轻巡洋舰而设计的,因此“将航速提升至35节绝对有其必要,这样才能创造出一艘能使敌方轻巡洋舰队感到恐惧的巡洋舰,方才得以分化敌方力量并逐艘予以击毁。”
除此之外,斯大林也认为新型巡洋舰的活动区域应以国境周边为主,负责苏联近海的水域防卫。斯大林说:“你不能盲目地复制美国与英国的设计,他们所面对的处境与我们不同,他们的船只必须能远洋巡航,脱离自己的基地行动。既然我们不打算投入远洋海战,我们的船只只需要在我国海岸线周围战斗即可,因此船上不需要囤积过量的弹药供给。”海军将领们同样不乐见设计团队为追求斯大林所设下的高航速标准而减少副炮武装以便安装更强而有力的动力套件。对此斯大林则回应道多数战机的攻击高度都在1500米以内,而130毫米炮的射程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没有大量列装的必要。此外,他还下令减少舰上的轻型防空武装,理由是构筑防空火力网的任务应交由其他同行的僚舰负责。经过修正后的设计于1950年3月25日获得部长会议通过认可。
基础架构确立后,设计团队随即展开技术设计程序,并于1950年12月宣告完成。在海军与造舰部门于1951年2月完成审查后,设计方案又于同年4月间经历了不小的更动,其中较为显著的即是舰艏形状的改变。设计团队原始设计的舰艏形状类似于夏伯阳级(Chapayev-class)轻巡洋舰的舰艏设计,但后者的首舰夏伯阳号于1950年12月至隔年1月间进行海试时却却因舰艏设计问题而影响了舰只的适航能力。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设计团队大幅修改了舰艏的设计,并导入更为倾斜的艏柱;种种修正使斯大林格勒级的全长较原始设计增加了10米。除此之外,设计团队也将舰身装甲带的厚度由原先的150毫米(5.9英寸)增为180毫米(7.1英寸),并于1951年6月4日将这项改动送交审查。
艰难的建造过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号舰斯大林格勒号第一部分的建造工程于1951年11月间便已在位于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造船厂的“O”船架滑道上动工;该滑道早先曾于1938年间用于建造苏联级战列舰的同级舰“苏联乌克兰号”。不过该滑道本身亟需修缮,而且滑道尾端的空间已为预订于1952年底下水的斯维尔德洛夫级轻巡洋舰的同级舰库图佐夫号所占据。另一方面,莫斯科号于1952年9月间在位于列宁格勒的第189造船厂铺设龙骨。未获命名的三号舰于1952年10月间在莫洛托夫斯克的第402造船厂动工。关于三号舰的名称众说纷纭,苏联方面的来源称其舰名可能为“喀琅施塔得号”或“阿尔汉格尔斯克号”。资料表明四号舰将同样由第402造船厂承造,但该舰从未动工。
斯大林格勒号的龙骨铺设作业迟至1951年12月31日才正式展开;尽管如此,当局仍希望该舰能于1953年11月6日,即十月革命36周年纪念日前夕举行下水仪式。然而尽管在造舰工程部的严格监督下,但龙骨、装甲、机械系统与其他材料装备的货运物流仍问题百出,严重影响造舰进度,造成工程落后了六个月左右;其他同级舰的工程进度也或多或少面临同样的问题。在造舰工程部的规划下,斯大林格勒号的工程进度至1953年1月1日时应可达成42.9%的完成率,但实际上至当日止该舰仅完成了18.8%;同样日期时,二号舰莫斯科号应达成11.5%的完成率,但实际上仅完成了7.5%;三号舰的完成率预定为5.2%,但至当日却仅达成了2.5%。
在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逝世后,斯大林格勒级的建造计划旋即于一个月后的4月18日遭运输暨工程机械部取消;莫斯科号与三号舰的舰体于同年稍晚在船架滑道上就地拆解。运输工程部随后于六月间下令将完成度最高的斯大林格勒号的舰体用于武器测试。斯大林格勒号于1954年4月16日下水;其已几近完工的舰艉遭到卸除,舰艏则尚未建造,而中段长150米的区域则遭改装以供测试。
作为靶舰被击沉[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斯大林格勒号的舰体于1955年5月19日自尼古拉耶夫由三艘拖船拖出外海,但因受强劲海风吹拂而于5月23日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南部开口处触礁;舰身底部撞上一块岩石,且其触礁处距海岸线仅有约50米(160英尺)远,水位非常浅。苏联军方尝试了多种传统方法试图使舰体再次浮起,但因舰体本身已基本处于净空状态,因此无法透过减轻重量的方式来增加浮力,而坚硬的岩石底部也意味着将礁岩凿碎并非可行选项。军方随后尝试由莫洛托夫号与克赤号轻巡洋舰将舰体以蛮力脱离礁岩,但未见效。接着军方又尝试了以爆炸震波将舰体震离礁岩,辅以拖船拖曳的方案,但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舰体反而因炸弹威力而破损,造成内部数个舱室开始进水,触礁情况更加严重。军方对既存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并于舰体底层发现了259片下水时残留的金属碎片,其尺寸小至40毫米(1.6英寸),大可至169毫米(6.7英寸)长。这一情况造成军方先前所做的所有相关计算完全失准。
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于1955年10月29日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的翻覆意外造成对斯大林格勒号舰体的救援行动迟至同年底才再次启动。军方提出的计划是先以补丁将舰体上的破洞全部封住,再将舰身内的水抽出,同时移除内部的金属碎片,接着以浮筒船将舰艉略为提起并导往深水处,最后再以对艉部施重的方式将舰艏提起以脱离礁岩。这些准备工作相当耗时,也因此斯大林格勒号的舰体直至1956年6月中旬才得以脱困并拖往塞瓦斯托波尔港以接受修整。接着军方将舰体拖往位于叶夫帕托里亚与塞瓦斯托波尔间的海军射击场作为靶舰。
1956年12月间,苏联军方对舰体发射了七枚P-1反舰导弹。导弹击穿了舰体,但其整体的吃水深度并没有显著的改变。苏联军方尚进行了多次细节未知的射击测试,但资料表明该舰体曾一度作为P-15导弹与多种穿甲弹的测试目标。1960年代上旬,斯大林格勒号的舰体已逐渐失去用处,因此可能于1962年左右遭到拆解。[1]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豪放的苏联妹子貌似苏联船很少有不豪放的……,长相有些像隔壁的兴登堡,但不得不说苏联船真的都是攻啊,而且都那么爱喝伏特加。
游戏性能[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拥有目前未改战巡中最高的航速和对空值,本身有中破保护,火力在技能的加持下也是能够破百的。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初始射程就是超长,因此要考虑炮序。
基础数据在有技能的战巡里还算中规中矩,只是技能强度属实不太高。先不说有个减命中的debuff,技能的增伤效果限定首轮炮击+未满血单位,纯炮队对射的情况下可能还会被自己的射程坑一把;减伤效果只在次轮炮击生效且满级只有20%,更像是防止被一炮打出中破保护的保险。
和主力战巡的技能相比,斯大林格勒的技能缺乏强力的进攻端加成或者是功能性效果,综合起来使得斯大林格勒属于一艘替补战巡,表现尚可,但离主力仍有差距。此外,“苏系战巡”这个极为冷门的配置在锁船机制下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台词解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白天3——“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让我非常自豪,能被授予这个名字是极大的荣誉。”
- 斯大林格勒是现如今俄罗斯西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原来的名字(一战时期这里叫做察里津),这里在1942年二战时期发生的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叫做“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该次战役是欧洲东线战场的重要战略转折点,结束了德国南方集团军自1941年入侵苏联以来的猛烈攻势,与同时期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一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略转折点。
-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击退了德军,最终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并获得了战役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胜利,斯大林格勒被命名为“英雄城”。但仅从双方的伤亡数字来看,斯大林格勒战役都堪称人类近代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德国和苏联双方伤亡都在百万人以上,战后的斯大林格勒城市街道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因此斯大林格勒也被称作“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一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被并称为“人类近代史上三大最血腥的战役”。
白天特殊1——“好像楼下的莫斯科在看这边?亲爱的快让我抱一下。”
夜间3——“我们是孪生姐妹,请不要把我和莫斯科搞混了,否则……”
- 这里说的是斯大林格勒级战巡的二号舰“莫斯科”,和游戏里的66型重巡莫斯科不是一个型号的。
夜间特殊1——“一条腌鱼,就一勺洋葱碎,再马上来一杯烈酒,这是最健康的美食,来,张嘴,啊——”
- 据记载,斯大林本人就喜欢拿洋葱和伏特加配着腌鱼吃。
提督室——“好像听说指挥员喜欢这种黑色的气泡饮料?”
- 就是人见人爱的肥宅快乐水啦~这句话有可能在暗示朱可夫及与之相关的“白色可乐”事件。
同厂舰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建造于尼古拉耶夫198号军工厂。
舰娘名 | 开工时间 | 下水日期 | 出厂日期 | 备注 |
---|---|---|---|---|
伏罗希洛夫 Ворошилов |
1935.10.15 | 1937.6.28 | 1940.6.20 | |
果敢 Решительный |
1936.8.23 | 1941.4.30 | 1941.8.26 | 原名匆忙(Поспешный)1937.8.23被运往共青城199号军工厂总装,1940.9.25更名为果敢(Решительный) |
记录(鞍山) Рекордный |
1936.9.25 | 1939.4.6 | 1941.1.9 | 1937.6被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202号军工厂总装。1954.10.14被中国收购,并改名为“鞍山”,后服役于中国海军 |
基辅 Київ |
1939.9.29 | 1940.12.11 | 1941.7.10停工,1952.8.8放弃 | |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
1951.12.31 | 1954.3.16 | 1954停工放弃 |
PS:现属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суд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