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
迪盖·特鲁安
别名
原名
Duguay-Trouin
国籍
法国
生日
8月14日
人设
-麻瓜瓜瓜-
配音
身高
181.3米
体重
7250吨
游戏数据
迪盖·特鲁安级1号舰——迪盖·特鲁安
图鉴编号:611
稀有度:3
类型
2cost 2sp:轻巡洋舰(中型舰/护卫舰)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耐久
30
火力
19 / 44
装甲
17 / 37
鱼雷
15 / 55
回避
35 / 72
对空
23 / 58
搭载
6
对潜
22 / 56
航速
33
索敌
10 / 21
射程
中
幸运
20
出击消耗
燃料
25
弹药
25
强化提供经验
火力
+10
鱼雷
+15
装甲
+9
对空
+12
拆解资源
燃料
10
弹药
16
钢材
10
铝材
0
携带装备
无
无
无
不可装备
2
2
2
0
获得方式
特殊掉落(舰队问答——猎犬战役 (活动期间可用功勋兑换) )
舰少资料库
舰船简介
迪盖·特鲁安级是法国海军在一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代轻巡洋舰。本级舰在1919年开始设计时原本只以意大利的同类舰船作为假想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指标很快发生了改变,最终定稿建造的方案参考了美国的奥马哈级,装备4座双联装155毫米主炮(可以与陆军的同口径火炮通用炮弹),4座单管75毫米副炮和12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本级首舰迪盖·特鲁安号于1922年8月开工建造,1926年11月正式服役;间战期间她参与了一些巡逻和护航任务,二战爆发后转入大西洋拦截德国商船;法国投降后,她被英国接管,经过改装参与了龙骑兵行动,最终于1952年退役拆解.
No. 611
迪盖·特鲁安
2
2
迪盖·特鲁安级1号舰
中型舰/护卫舰
30
19
44
17
37
15
55
35
72
23
58
6
22
56
33
10
21
中
20
25
25
+10
+15
+9
+12
10
16
10
0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无
2
无
2
无
2
不可装备
特殊掉落(
舰队问答——猎犬战役 (活动期间可用功勋兑换))
0.5
30
87
0.8
1.6
迪盖·特鲁安级是法国海军在一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代轻巡洋舰。本级舰在1919年开始设计时原本只以意大利的同类舰船作为假想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指标很快发生了改变,最终定稿建造的方案参考了美国的奥马哈级,装备4座双联装155毫米主炮(可以与陆军的同口径火炮通用炮弹),4座单管75毫米副炮和12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本级首舰迪盖·特鲁安号于1922年8月开工建造,1926年11月正式服役;间战期间她参与了一些巡逻和护航任务,二战爆发后转入大西洋拦截德国商船;法国投降后,她被英国接管,经过改装参与了龙骑兵行动,最终于1952年退役拆解.
台词
场合
内容
标题画面
获得
航行中记得保持队形,不要掉队!
白天1
先登陷阵这种事不能总是让小朋友们出风头,我们这些前辈更应该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才是。
白天2
编队航行是海战基础中的基础,但是港区里的不少人偏偏就对此极不重视,真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白天3
防御薄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不被命中就好了。在这个方面,我可是很有心得的。
白天特殊1
你刚才是不是又在讲祖国的笑话了?!我们明明只是因为一系列不幸的巧合偶然输了一场仗而已,在此之前祖国几百年的光辉历史怎么就没人提呢?
白天特殊2
这身衣服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清凉,至少穿在身上哪怕是在冬天都不会觉得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比较耐寒?
白天特殊3
看你手上这动作,是想摸我的肚子?想摸就摸呗,对我又没什么损失~
夜间1
优秀的武器设计和战争学说是通向胜利的钥匙,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人用这把钥匙打开胜利的大门的话那跟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夜间2
啧,今天的模拟战怎么偏偏是I国的那几个家伙分数最高,看着真碍眼。训练设备应该还开着吧?那我再去跑一轮模拟战。
夜间3
今晚食堂做的鹅肝还挺新鲜的,可惜料理的水平没跟上。这个厨师显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餐训练,拿这么好的料子给她多少有点暴殄天物了。
夜间特殊1
这根手杖可是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有些小朋友不听话的时候。过去的经验证明,物理教育才最有效的方式。
夜间特殊2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跟后辈们比起来我确实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当然,换个角度说这也是好事,要是她们还不如我的话那才真是出大问题了。
夜间特殊3
咦,难得看你这么晚还没回去,莫非是事情还没处理完?什么事情能让你那么头疼的,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拜访好友
你是谁啊。
提督室
忘带东西了吗?
阵型
发现敌人,准备接战!
攻击
前进,胜利就在眼前!
夜战
敌人退却了,追击!
中破
我没事,还可以继续战斗。
誓约
哇,这可真是出人预料。让我想想……算了也没什么可想的,既然是你的话~
原型简介
历史上的迪盖·特鲁安号
迪盖·特鲁安号(也被译作“杜盖-图鲁安”)轻巡洋舰是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的首舰,她于1922年8月4日开工,1923年8月14日下水,最终再1926年11月2日服役,比自己的妹妹普里毛盖晚了一个月。作为最早一批新锐巡洋舰,迪盖·特鲁安在二战爆发时已然落后,但她仍然与皇家海军的X舰队一道执行了许多出击任务,并在A.B.坎宁安将军和勒内-埃米尔·格德弗鲁瓦(René-Émile Godfroy)将军的努力下避免了友军相残。在自由法国麾下,迪盖·特鲁安改造后继续战斗,参与了包括龙骑兵行动在内的地中海出击任务,还在战后前往法属印度支那与越盟交火,直到1952年拆解。
首舰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迪盖·特鲁安号1922年8月在布雷斯特造船厂(Arsenal de Brest)开工,三号舰普里毛盖(Primauguet)一年之后也开始动工,而次舰拉莫特-皮克则是1923年1月在洛里昂造船厂(Arsenal de Lorient)开工的。三艘船分别以法国海军的著名人物勒内·迪盖·特鲁安(René Duguay-Trouin),图桑-纪尧姆·皮克·德·拉莫特伯爵(Count Toussaint-Guillaume Picquet de la Motte)和埃尔韦·德·波尔茨莫格(Hervé de Portzmoguer)的绰号“Primauguet”命名。
舰船设计
8000吨级的迪盖·特鲁安级(Classe Duguay-Trouin)级轻巡洋舰是法国自1906年以来开工的第一级巡洋舰,她们与前辈完全不同,也比同期所有的外国同行设计都要先进。不管是英国的E级轻巡洋舰 还是美国的奥马哈 级轻巡洋舰设计都远比迪盖·特鲁安级落后。
其实迪盖·特鲁安级的设计周期可以说十分漫长,有关她们的研究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一开始的时候法国海军计划中的轻巡洋舰计划(Convoyeur d'escadrilles de 4500 tonnes)只配备了8门单装138.6毫米火炮,而且使用的是传统的防护巡洋舰船体设计,幸好这级船还没开工,一战就爆发了,虽然法国海军在整个战争期间一艘现代(指一战时代)轻巡洋舰都没有,但不破不立,战争期间的设计方案升级成了使用155毫米火炮,75毫米副炮,12根550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超过100000CV出力动力系统的强大轻巡洋舰。
舰体配置
前文提到的侦察巡洋舰计划对舰体的设计可以说十分保守,迪盖·特鲁安级的舰体则可以说非常先进而独特,高干舷船体和额外增高的前甲板赋予了她优秀的适航性,为高航速打造的流线型前半段与柔和的船弧和(原文marked flare,参考舰体设计,考虑作外飘型船舷解,即船舷在内倾的基础上有额外弧度)配合,即使在极恶劣的海况下也可以保持甲板干燥。
与与她同代的超级驱逐舰招致诸多批评的过大转弯半径不同,迪盖·特鲁安级的转向非常优秀,她在28节航速下可以让175米长的舰体在750米半径内完成25度转向。唯一的批评是本级舰指挥官均报告她们的稳心过高,非满载油状态下船体会出现14到18度的横摇,对于射击十分不利。双联装炮塔以背负式2前2后地布置,三联装鱼雷发射器位于腰部的上层甲板,整个上层建筑的侧影十分低矮,更充分彰显了高速的设计理念。迪盖·特鲁安的舰桥十分宽敞,但并不高大,只有一座三角桅杆保证主火控仪的稳定位置,装甲保护的指挥塔位于舰桥内,其顶部是一个4米战术测距仪。
迪盖·特鲁安级的动力系统是8台Indret小管锅炉,4组帕森斯轮机,采用四轴推进,总重2497吨,占总排水量的28.5%。锅炉两两分布在集中于舰体前段的四个锅炉室内,每四组锅炉背靠背分布,共用一组管线和一根烟囱。锅炉为燃油驱动,工作压力18.5千克/平方厘米。三个引擎室排列在锅炉室的后方,第一个引擎室包含两组轮机,驱动外侧两根推进轴,第二个引擎室中轮机位于右舷,驱动中右方推进轴,第三个引擎室中轮机位于左舷,驱动中左方推进轴。每组轮机都有高压和低压轮机驱动各自的推进轴。迪盖·特鲁安的动力系统中同时还有辅助巡航轮机,可以以经济的消耗提高续航力。
迪盖·特鲁安级的动力系统占据了39%的水线舰长,她的狭长舰体使得她的动力系统无法像后来的法国巡洋舰一样全都并排排列,不过她在长度方面还是为缩减空间占用做出了很多努力,锅炉室长度只有8米,而引擎室则在10到11米之间。每组轮机都有自己独立的润滑油泵和冷凝器,理论上,这可以为几乎毫无防护的舰体提供一定的生存保障。在单轮机的引擎室,还有可以为全舰提供暖气和电力的辅助动力系统。本级舰最大载油量为1400吨,其中1200吨供给主动力,200吨独立储存,供给小艇和舰载机。
海试中,迪盖·特鲁安的动力系统表现略显令人失望,虽然102000CV的设计出力可以轻松达到,6小时最大出力测试出力达到117821CV,但最高航速只达到了33.4节(61.9公里/小时),而她的两艘同型舰只勉强超过33节。尽管如此,她们在半满出力下已经可以轻松超过30节,服役期间的舰员也对本级舰动力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交口称赞。同时,迪盖·特鲁安的续航力令人印象深刻,海试中,普里毛盖在15节时可以航行4224海里,迪盖·特鲁安甚至可以跑到5472海里,30节航速下续航力则约为1500海里。
迪盖·特鲁安级基本没有安排舰体防护,装甲全重仅仅占排水量的2%(166吨),舰体侧面由20毫米钢板组成,水线以下仅为14毫米,弹药舱顶部被20毫米钢板保护,侧面也是20毫米厚,外舷加强到22毫米,第二层甲板有另一层20毫米钢板保护弹药舱。主甲板厚12到14毫米。舵机顶部有额外的14毫米钢板。155毫米主炮炮塔被30毫米装甲包裹,指挥塔的装甲也是同样厚度,可以抵御4英寸(英国驱逐舰主炮)和105毫米炮(德国驱逐舰主炮)的打击,但无法有效防御4.7英寸主炮的攻击(英国驱逐舰的120毫米炮)。
如果遇上了巡洋舰,迪盖·特鲁安级则可以被形容为完全裸奔,仅仅能防御破片杀伤,但考虑到同期没有任何巡洋舰能有效防御迪盖·特鲁安的155毫米主炮,她的防御缺陷也很难被称之为劣势。这一时期的轻巡洋舰(侦察巡洋舰)都强调速度,利用速度躲避自己无法交战的目标,同时利用大量的水密舱来抵消防御的劣势。
迪盖·特鲁安级巡洋舰轮廓图
武器装备
迪盖·特鲁安装备的155毫米火炮是由陆军的155毫米野战炮改进而来,这也是与英美的6英寸火炮最相近的法国版本(法国使用公制,因此152毫米并不是第一选择)。这种155毫米55倍径的1920型以双联装的形式安装在迪盖·特鲁安级上,而同样的炮也被安装在贝亚恩号实验航母上。火炮属于层紧式,每门火炮都包括有位于最内层、直接接触炮弹的衬管,衬管外的自紧套管,位于最外层的两层不同长度的护套和位于炮尾的锁定环。传统的螺式炮闩朝上开放,大约在火炮水平位置能够保持平衡,并有一套自动液压气动的后膛冲洗系统(原文Breech Flushing System,即吹扫炮膛的Gas Ejector)。双联装炮塔的总重大约80吨,使用机械通风,气密性良好,主炮被两个独立的抬升齿轮所支撑,上下抬升和左右旋转被液压驱动,电力供能,最高射角40度。服役后,遥控控制装置(即RPC,用于火控系统远程调炮)被加装但仅用于舰员训练。
155毫米火炮的标准穿甲弹(OPf)是一种半穿甲弹,战斗部装有3.34千克苦味酸炸药(法国配方称为Mélinite炸药),BM11发射药(一种硝酸纤维素酯单基发射药)分装在两个药包内。155毫米高爆弹也同样有装备,弹重59.0千克。炮弹的战斗部和弹体被提弹机一起抬升至炮塔内的预备位置,然后弹体再由弹簧式推弹机——后者会在主炮射击反坐时利用后坐力完成压缩蓄能——在装填槽中安装,最后手动完成装药。每门炮配备125发战斗炮弹,2号和3号炮塔额外配备15发曳光弹和20发训练弹,1号和4号炮塔额外配备60发训练弹。由于这款155毫米炮的装填十分复杂,每分钟只能开火3次,远远低于合同要求的5-6发/分钟,主炮故障也频频发生,后者是在本级舰整个服役周期里都是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迪盖·特鲁安的防空武器是4座单装75毫米50倍径火炮,这种1922型是专门为一战时代的水面舰艇增加防空能力的(他们同时也被用在1922年计划的鱼雷舰和反雷击舰上),其原型是施耐德1902型75毫米炮,只是倍径采用了50倍径且更换了炮座。这种75毫米高炮的主要对空方式是使用延时引信高爆弹对空中目标造成杀伤,射速8-12发/分钟,最大仰角90度,最大装填仰角75度。
本炮对海面目标理论射程可达14900米,对空射高达到7500。它同样可以发射曳光弹,4门炮共备延时引信或碰炸引信高爆弹540发,曳光弹120发,训练弹96发。4门炮分布在烟囱两侧,弹药舱位于锅炉室前方。计划中还有给本级舰配备8毫米机枪的方案,但由于实际中这种机枪已经落后于飞机的发展,最终在1930年选择了双联装13.2毫米机枪。
本级舰强大的鱼雷武装是受到当时英美巡洋舰影响的产物,4组三联装1922T型鱼雷发射管是与同期鱼雷舰和反雷击舰同型号的装备,它们被布置在船体中部的上甲板上,发射角40度至140度,鱼雷总备弹不少于24发,除12枚鱼雷装填在鱼雷管内之外,其他鱼雷三枚一组放置在保险箱内,战斗部与鱼雷本体分开。从本级舰开始使用的1923D型550毫米鱼雷是之前1919型的改进版本,它比同时代几乎任何鱼雷都更重,更优秀,308千克TNT炸药的战斗部只有日本的61厘米八年式鱼雷比它更重。23D鱼雷有两种设定,以39节航行9000米,或以35节航行13000米。
为了防止储备的鱼雷因火灾而殉爆,储存鱼雷的保险箱可以依靠铰链迅速脱离起火点。然而即使设计方使出浑身解数确保鱼雷安全性,这种重雷装设计依然被海试委员会批得狗血淋头,在迪盖·特鲁安之后,再没有任何法国巡洋舰使用重雷装设计。
迪盖·特鲁安的官方设计图纸中显示她在右舷有为超声脉冲发射器预留的空间,在前方还有装备Walser被动水听系统,图纸显示她两侧共有4条1.3米长圆形阵列,但根据1929年至1931年这两个系统的海试失败的结果,它们应该没有在迪盖·特鲁安级上正式安装,不过迪盖·特鲁安依然携带了15枚35千克深水炸弹来反击潜艇袭击。
在普里毛盖建造时,法国海军临时决定实验性地安装弹射器来发射舰载侦察机,弹射器采用的是彭欧伊压缩空气弹射器,全场20.27米,可以将1600千克的舰载机以每小时93千米的速度发射出去,弹射器被安装在距离舰尾16.4米的后甲板上。测试时搭载的飞机是一架Bresson 35,后来改成了一架FBA 17,后者成为了标准载机。后来正式设计载机设备的条约巡洋舰在舰载机设备的布置上则与迪盖·特鲁安完全不同(她们的弹射器都安装在舰体中部),这是后话。
改造经历
在30年代,迪盖·特鲁安级三舰都进行了大量改造,在本土部署的首舰迪盖·特鲁安号首先在1932到33年进行了现代化,然后她的两艘在海外殖民地的姊妹舰很快也跟进了改造。第一个改造重点是指挥塔,由于迪盖·特鲁安级当时担任旗舰任务,指挥塔和领航台空间都进行了扩大和优化。
第二个改造重点就是羸弱的防空,迪盖·特鲁安级在设计时一战刚刚结束,而间战期间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让她们的防空武器大大落后于时代,改造为75毫米高炮配备了更先进的火控设备,并加装了前文所述的13.2毫米机枪;其他改造包括更换主炮火控仪和改进舰载机弹射器以允许其弹射GL 382和Potez 452单翼水上飞机。
基本数据
排水量:(标准)8000吨;(正常)8760吨;(满载)9655吨
舰长:(水线)175.3米;(全长)181.0米
舰宽:17.2米
吃水深度:(正常)5.3米
动力系统:8座Guyot-du Temple小管锅炉,4组帕森斯轮机,设计出力102000CV,理论航速34节,实际出力117821CV,实际航速33.4节
续航力:3600海里/15节,800海里/33节
武器:
4座双联装155毫米50倍径1921型炮塔1920型火炮(备弹实弹1000发,曳光弹30发)
4座单装75毫米50倍径1922型炮塔1922型高平两用炮(备弹实弹540发,曳光弹120发)
4组三联装1922T型550毫米鱼雷发射管,使用1923D型鱼雷(备弹24发)
装甲:
弹药库:20毫米
甲板:10/20毫米
指挥塔:30毫米
炮塔:30毫米
舰员:旗舰时591人
服役历史
1923年在布雷斯特下水的迪盖·特鲁安号
迪盖·特鲁安号巡洋舰于1922年8月4日开工,1923年8月14日下水,最终在1926年11月2日服役。
间战时期
服役后,迪盖·特鲁安被分配至第二中队驻扎在布雷斯特。
1929年,迪盖·特鲁安被调至地中海第三巡洋舰中队并成为旗舰。在此之后,她于1931年9月进行了一次前往法属印度支那的长距离巡航。
1932年,迪盖·特鲁安回到布雷斯特,并称为第二中队旗舰。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迪盖·特鲁安遂前往地中海保护西班牙周边的航运。因此她的上部炮塔顶部还被涂成了法国三色旗的颜色,以避免遭到西班牙内战的波及。
1936年年底,迪盖·特鲁安退役,并在1937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成为了一艘专门训练炮术的训练巡洋舰。
一直到1939年6月,她再次被调至第6巡洋舰中队。
二战时期
1939年8月30日,迪盖·特鲁安从布雷斯特出发准备前往位于西非的法属殖民地达喀尔。
但就在两天后的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先后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从9月底开始,迪盖·特鲁安开始在大西洋海域进行巡逻和拦截任务,与英国皇家海军一起拦截德国斯佩伯爵海军上将 号装甲舰。
10月16日,迪盖·特鲁安在达喀尔西南部海域拦截了一艘名为“哈雷”(Hallé)的德国商船,并将其成功扣押。
12月,随着斯佩伯爵海军上将 号在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自沉,迪盖·特鲁安随英国舰队开始搜寻与斯佩伯爵海军上将 同行的补给船“阿尔特马克”号(Altmark),但最后未果。
1940年1月,迪盖·特鲁安离开达喀尔护送船队前往卡萨布兰卡,之后继续北上回到法国洛利昂进行维修和改造。
4月,完成维修的迪盖·特鲁安加入了法国海军新成立的X舰队,主要是在地中海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一起防范意大利海军(此时意大利已经有了加入轴心国的迹象),舰队司令为法国海军上将勒内-埃米尔·格德弗鲁瓦(René-Émile Godfroy)。
X舰队包括战列舰布列塔尼 号、普罗旺斯号(Provence)、洛林号(Lorraine),三艘重巡洋舰迪凯纳 号、图尔维尔(Tourville)号和絮弗伦(Suffren)号,以及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和三艘鱼雷艇等。
4月25日,舰队从土伦港出发,于5月24日抵达亚历山大港,驻扎在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两艘战列舰厌战 号和马来亚号(HMS Malaya 01)相隔不远的泊地。
5月初,迪盖·特鲁安被调往地中海东部的贝鲁特驻扎,也就在此时,德国向法国本土发起进攻。为了防范意大利海军,布列塔尼 与普罗旺斯在5月底被调回米尔斯克比尔港。
不过法国很快就在德国的攻势下溃败,正如英法预料的那样,意大利也在6月10日宣布正式对英法宣战,加入轴心国阵营。
弩炮行动
6月下旬,法国向德国投降,并与德国签订投降协议。
此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因惧怕法国舰队落入德国手中,对地中海的英国舰队产生威胁,随后开展了“弩炮行动”(Operation Catapult)。英国皇家海军的H舰队率先在7月3日对位于奥兰米尔斯克比尔港(Mers el-Kébir)内的法国舰队展开袭击,背刺了自己的盟友。在这次袭击中,布列塔尼 号战列舰被击沉,敦刻尔克 号战列舰也严重受损,仅有斯特拉斯堡 一艘大型舰成功脱逃。
丘吉尔也同时向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B·坎宁安上将(Andrew B. Cunningham)下令俘虏或者击沉法国X舰队,新成立的维希法国政府也对X舰队下令立刻离开亚历山大港并返回本土的土伦港。
就在双方随时可能发生交火的情况下,事情出现了转机,X舰队司令格德弗鲁瓦将军与英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上将在一起共事的这段时间里相处融洽,二人决定坐下来用对话协商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双方在7月9日达成协议,法国X舰队将清空所有舰船燃料、移走舰上的炮弹,接受英国的封锁和监视,同时英国必须保证法国舰队依然隶属于维希法国,必须由法国人自己指挥,并且英国要负责保护法国舰队的安全。这次冲突在双方的友好协商下成功化解,并没有造成大规模流血冲突。
之后迪盖·特鲁安就这样一直留在亚历山大港内,并且之后幸运的躲过了意大利空军的数次空袭以及1941年12月意大利蛙人部队对亚历山大港的偷袭。
北非战线
1942年7月,隆美尔率领的德国非洲军团已经逼近了英军在埃及的阿拉曼防线,距离亚历山大港也越来越近,此时英国地中海舰队都已经撤离了亚历山大港,英美等国提议将法国舰队经苏伊士运河迁往较安全的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但是因盟军在5月对法属马达加斯加发起进攻,此举再次引发了法国舰队对盟军的不满,于是法国舰队司令格德弗鲁瓦将军拒绝撤出亚历山大港。
不过随着英军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的获胜,亚历山大港的威胁也被解除。
11月,盟军在法属北非发起“火炬行动”(Operation Torch)实施登陆,在11月8日的卡萨布兰卡海战中,迪盖·特鲁安的姐妹舰普里毛盖号被美国海军的突击者 号航母的舰载机击沉,此举也使得法国海军的船员和军官们对盟军非常失望。
即使在位于卡萨布兰卡、奥兰的维希法国军队向盟军投降后,格德弗鲁瓦将军也拒不与盟军合作,为此美国和英国也无可奈何,只能在亚历山大港周边加强对法国舰队的封锁力度。
加入盟军
1943年1月的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事情发生了转机,在经过谈判后,接替之前被刺杀身亡的达尔朗将军的北非法军总司令亨利·吉罗将军(Henri Honoré Giraud)才终于与盟军达成一致,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与吉罗共同组建了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和自由法国部队委员会,吉罗才决定让维希法国军队加入盟军。
位于达喀尔的黎塞留 号战列舰率先前往美国纽约进行改造。
而在吉罗的劝说下,格德弗鲁瓦将军在1943年5月才宣布亚历山大港的X舰队正式加入盟军。
1943年7月4日,迪盖·特鲁安与絮弗伦一起离开亚历山大港前往达喀尔,随后在9月3日前往卡萨布兰卡进行一次大规模检修和改造。这次改造中她的几门13.2mm老式防空炮和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被拆除,并增加了大量的20mm厄利孔防空炮。
1943年7月离开亚历山大港的迪盖·特鲁安号
之后迪盖·特鲁安又在10月底在奥兰加装了6门四联装40mm博福斯防空炮以及更多的厄利孔防空炮。
由于此时的迪盖·特鲁安算是比较老旧的巡洋舰,她从1944年开始进行奥兰到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运输任务。
龙骑兵行动
1944年8月,随着6月诺曼底登陆的成功,盟军开始在法国南部实施另一场登陆战,即“龙骑兵行动”(Operation Dragoon)。
8月13日,迪盖·特鲁安从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出发,随其他法国舰船以及美军舰队一起参与登陆行动。
8月15日,迪盖·特鲁安随舰队对法国南部的戛纳和圣特罗佩等地展开炮击轰炸。
9月9日,她继续对东部的意大利波尔蒂格拉进行轰炸,完成任务后她回到了土伦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11月上旬,迪盖·特鲁安回到卡萨布兰卡,之后继续进行向法国本土的运兵任务。
二战末期
1945年1月6日,迪盖·特鲁安从达喀尔出发,途径土伦抵达比塞大,在那里更换她的主炮炮管。
3月1日,因误用燃料她的4号锅炉和相邻轮机室发生火灾,造成舰上3人死亡,但火灾本身被很快扑灭并未对舰体造成影响。
之后她则继续在法国南部进行运输任务。
1945年5月初,随着德国投降,整个战争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塞提夫,除了庆祝德国投降外,还有人借此开始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举行游行示威,并与当地的法国宪兵发生冲突。
迪盖·特鲁安于5月8日率领150名士兵派往阿尔及利亚塞提夫镇压游行示威。
在此之后她继续在地中海北非地区活动,一直到二战结束。
战后时期
1946年,随着胡志明率领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在越南发起革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即抗法援越战争)爆发。
迪盖·特鲁安在1947年5月离开土伦前往远东,并于11月13日抵达西贡。
在此之后她一直作为法国远东舰队的旗舰留守在西贡,还支援了法军在1948-1951年期间的对岸轰炸任务。
1952年3月,迪盖·特鲁安退役,并在1953年出售报废拆解,她也是法国海军中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之一。
游戏相关
台词解析
白天3——“防御薄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不被命中就好了。在这个方面,我可是很有心得的。 ”
迪盖·特鲁安级巡洋舰的主装甲带只有20毫米,基本相当于没有装甲。当然这也与当时用高航速的机动灵活来抵消装甲薄弱的普遍做法有关,其他各国的条约巡洋舰也都是这么做的。
白天特殊1——“你刚才是不是又在讲祖国的笑话了?!我们明明只是因为一系列不幸的巧合偶然输了一场仗而已,在此之前祖国几百年的光辉历史怎么就没人提呢? ”
这里自然指的是在二战中法国被德国击败的事实。
夜间2——“啧,今天的模拟战怎么偏偏是I国的那几个家伙分数最高,看着真碍眼。训练设备应该还开着吧?那我再去跑一轮模拟战。 ”
法国本身对意大利就没什么好感。在二战中被德国击败后,法国也表示只对德国投降,而坚决不对意大利投降。
同厂舰娘
建造于布雷斯特军工厂。
舰娘名
开工时间
下水日期
出厂日期
备注
埃德加·居内 Edgar Quinet
1905.11
1907.9.21
1911.1
布列塔尼 Bretagne
1912.7.22
1913.4.21
1916.1.10
迪盖·特鲁安 Duguay-Trouin
1922.8.4
1923.8.14
1926.11.2
迪凯纳 Duquesne
1924.10.30
1925.12.17
1928.12.6
阿尔及利亚 Algérie
1931.3.19
1932.5.21
1934.9.15
敦刻尔克 Dunkerque
1932.12.24
1935.10.2
1937.5.1
1938.9.1正式服役
黎塞留 Richelieu
1935.10.22
1939.1.17
1943.10.10
1940.4开始试航,6.18离开布雷斯特,6.23抵达达喀尔。1943.4-10.10于美国布鲁克林造船厂改装,1943年11月正式服役
克里蒙梭 Clemenceau
1939.1.17
1939.9.28停工,当年12.6再次开工,1940.6.10因法国战败再次停工,后该舰被德军占领,1944.8.27被盟军击沉
絮弗伦 Suffren D602
1962.12.21
1965.5.15
1967.10.1
参考链接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