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甘比尔湾:修订间差异

来自舰R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建造背景:​ 修正笔误
第40行: 第40行:
甘比尔湾号为卡萨布兰卡级19号舰,其编号最初为AVG 73,而后被改成ACV 73,最终被定为CVE 73。舰名来自于1个海湾的名字。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的亚历山大群岛共有1100个岛屿,甘比尔湾(Gambier Bay)属于其中的海军上将岛。18 世纪的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以英国海军军官詹姆斯·甘比尔的名字命名了该海湾,后者有着卓越的服役生涯,1830年升任海军元帅。而有的中文资料将本舰译为冈比亚湾号,但由上文可知,甘比尔湾与非洲国家冈比亚(Gambia) 之间并没有关系,因此,甘比尔湾号的中文舰名更为准确。
甘比尔湾号为卡萨布兰卡级19号舰,其编号最初为AVG 73,而后被改成ACV 73,最终被定为CVE 73。舰名来自于1个海湾的名字。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的亚历山大群岛共有1100个岛屿,甘比尔湾(Gambier Bay)属于其中的海军上将岛。18 世纪的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以英国海军军官詹姆斯·甘比尔的名字命名了该海湾,后者有着卓越的服役生涯,1830年升任海军元帅。而有的中文资料将本舰译为冈比亚湾号,但由上文可知,甘比尔湾与非洲国家冈比亚(Gambia) 之间并没有关系,因此,甘比尔湾号的中文舰名更为准确。


设计解析===建造背景===
===设计解析===


在卡萨布兰卡级建造前,美军护航航母大多是由民船改装而成,比如博格级改装自C3型货船,桑加蒙级则改装自西马隆级油船。卡萨布兰卡级的设计理念可称为“带有飞行甲板的小型飞机运输舰”,优先考虑降低成本、工时,保证在短时间内大量建造。从外形上看,该级与博格级比较接近,型线主要参考了P1型高速运输船。甘比尔湾号的标准排水量仅有7800吨,满载排水量也不过10200吨,垂线间长149.35米,型宽19.81米,平均吃水6.32米,定员916人。因排水量较小,当海况较高时,舰体摇晃会对舰载机起降造成影响,而满载排水量23875吨的桑加蒙级就没有这个问题。
在卡萨布兰卡级建造前,美军护航航母大多是由民船改装而成,比如博格级改装自C3型货船,桑加蒙级则改装自西马隆级油船。卡萨布兰卡级的设计理念可称为“带有飞行甲板的小型飞机运输舰”,优先考虑降低成本、工时,保证在短时间内大量建造。从外形上看,该级与博格级比较接近,型线主要参考了P1型高速运输船。甘比尔湾号的标准排水量仅有7800吨,满载排水量也不过10200吨,垂线间长149.35米,型宽19.81米,平均吃水6.32米,定员916人。因排水量较小,当海况较高时,舰体摇晃会对舰载机起降造成影响,而满载排水量23875吨的桑加蒙级就没有这个问题。

2021年3月12日 (五) 13:18的版本

战舰少女R - 甘比尔湾

本名 甘比尔湾
别名
原名 USS Gambier Bay(CVE-73)
国籍 美国
生日 11月22日
人设 布明因子_
配音
身高 156.13米
体重 7800吨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卡萨布兰卡级19号舰——甘比尔湾
图鉴编号:470 稀有度:4
类型
2cost 2sp:轻型航空母舰(中型舰/护卫舰)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耐久 36 火力 0 / 20
装甲 7 / 27 鱼雷 0 / 0
回避 15 / 37 对空 40 / 70
搭载 28 对潜 0 / 0
航速 18 索敌 38 / 67
射程 幸运 15
出击消耗
燃料 35 弹药 40
强化提供经验
火力 +0 鱼雷 +0
装甲 +4 对空 +49
拆解资源
燃料 20 弹药 30
钢材 50 铝材 20
携带装备
战舰少女R - FM-2 - 装备
战舰少女R - TBF复仇者 - 装备
FM-2 TBF复仇者 不可装备
对空+6
轰炸+2
对潜+4
铝耗5
鱼雷+7
对空+1
对潜+5
铝耗5
15 10 3 0
获得方式
建造(2:45:00)
舰少资料库
舰船简介
  甘比尔湾号属卡萨布兰级护航航母。这种批量建造的简易航母只打算用于二线支援任务。在战役期间,这些航母执行空袭支援任务,只有少量驱逐舰护航。在一系列巧合之后,编队和对方超战舰在内的主力舰队直接正面遭遇,尽管尽力反击,但甘比尔湾还是被战舰主炮击沉。不过编队的猛烈抵抗也影响了对方主力舰的作战,使其最终调转航行。
战舰少女R - 甘比尔湾 - 正常立绘
战舰少女R - 甘比尔湾 - 大破立绘
点击加载Q版小人
战舰少女R - 甘比尔湾 - 正常立绘
战舰少女R - 甘比尔湾 - 大破立绘
点击加载Q版小人
No. 470
甘比尔湾
2
2
卡萨布兰卡级19号舰
中型舰/护卫舰
36
0
20
7
27
0
0
15
37
40
70
28
0
0
18
38
67
15
35
40
+0
+0
+4
+49
20
30
50
20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FM-2
战舰少女R - FM-2 - 装备
15
对空+6
轰炸+2
对潜+4
铝耗5
TBF复仇者
战舰少女R - TBF复仇者 - 装备
10
鱼雷+7
对空+1
对潜+5
铝耗5
3
不可装备
建造(2:45:00)
0.625
35
91
1.28
2.4
  甘比尔湾号属卡萨布兰级护航航母。这种批量建造的简易航母只打算用于二线支援任务。在战役期间,这些航母执行空袭支援任务,只有少量驱逐舰护航。在一系列巧合之后,编队和对方超战舰在内的主力舰队直接正面遭遇,尽管尽力反击,但甘比尔湾还是被战舰主炮击沉。不过编队的猛烈抵抗也影响了对方主力舰的作战,使其最终调转航行。

台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场合 内容
标题画面
获得 战斗?不要着急。先来一杯红酒,然后优雅地胜利。
白天1 早上好,来一杯红酒提提神?对身体有好处的,放心啦。
白天2 未成年人禁止饮酒,所以身为成年人要补偿一下自己失去的那些年,你说呢?来一杯吧。
白天3 训练结束啦,今天我可是大获全胜!怎么样?一起去喝一杯?
白天特殊1 头疼……昨晚喝多了。司令官,帮我倒杯酒……怎么了嘛,小酌解宿醉的道理都不懂吗?
白天特殊2 看你的样子,早上没吃饱?喝杯红酒垫垫肚,中午我给你做我最爱的红酒炖牛肉。
白天特殊3 偶尔清醒的时候要做些什么呢?我都听你的哦,司令官。
夜间1 晚上好,睡前喝一杯红酒安神吧,一小杯没有关系的。
夜间2 我才不是酒鬼……不是不是,我告诉你,我没喝醉,真的,你看我,还能放飞……哎?怎么,你们都别乱晃啊!
夜间3 切,感觉是个不解风情的人呢。不过总有一天,我要让你拜倒在我的脚下。就用……这杯红酒。
夜间特殊1 不要考虑那么多未来的事情,享受眼前,享受现在。比如我现在就在你身前,你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工作呢?
夜间特殊2 一人饮酒未免太过无聊,不如……你来陪陪我?我只想和你一起共饮于这皎洁的月光下。来,喝一杯吧~
夜间特殊3 你真是厉害,征服了那么多强大的敌人。那么今天,就让我来征服你吧。
拜访好友 这酒,不能给你!
提督室 味道很好哦,来一杯吗?
阵型 战斗前先让我检查一下有没有剩下的红酒可以喝。
攻击 别急,让我喝了这杯酒。
夜战
中破 我的酒——!
誓约 接下来,该喝交杯酒了吧?那么,请吧,让我们在酒香里享受彼此的爱。

原型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建造背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二战期间,美国建造了以埃塞克斯级为代表的舰队航母和以独立级为代表的轻型舰队航母,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护航航母。护航航母的性能虽无法和舰队航母相比,但依靠成本低廉、建造快捷的优势在美国及盟国中占据一席之地, 常用来执行给运输船队护航、支援登陆作战和运输飞机等低烈度任务,有效减轻了舰队航母的负担。

大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军舰队航母中除设计不太成功的突击者号和黄蜂号外,只有5艘可堪重任,无法满足作战需求。而预计埃塞克斯级要到1944年才能入役,1942年,美军将9艘轻巡洋舰改装为独立级航母以填补空缺。虽然,美军在1942年陆续服役了6艘博格级和4艘桑加蒙级护航航母,但对护航航母的需求依然很大。

此时,卡萨布兰卡级应运而生。美海军在二战中共建造了各型护航航母约122艘,其中,卡萨布兰卡级建造了50艘。该级的设计、建造与美国实业家亨利·凯泽有密切的联系。

当时,为满足美国国内对商船的巨大需求,凯泽在1939年创建了凯泽造船公司,旗下有7家位于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因该公司使用预制模式和焊接工艺,可节约75%的成本和33%的建造时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吉布斯和考克斯海事工程设计事务所的协助下,凯泽提出了1种基于货船船体设计的护航航母方案。起初,他向美海军舰船局提交了该方案,但被否决。凯泽并没气馁,他直接向老朋友罗斯福总统寻求帮助,后者认可了凯泽的方案。在罗斯福的斡旋下,海事委员会和舰船局的高层们在1942年6月8日被召集到白宫进行商谈。第二天,凯泽、海军部和海事委员会三方召开了关于新型护航航垛设计方案的听证会。凯泽最终在8月20日得到了50艘护航航母的庞大订单,该型护航航母被命名为卡萨布兰卡级(也有资料称其为凯泽级)。

甘比尔湾号为卡萨布兰卡级19号舰,其编号最初为AVG 73,而后被改成ACV 73,最终被定为CVE 73。舰名来自于1个海湾的名字。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的亚历山大群岛共有1100个岛屿,甘比尔湾(Gambier Bay)属于其中的海军上将岛。18 世纪的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以英国海军军官詹姆斯·甘比尔的名字命名了该海湾,后者有着卓越的服役生涯,1830年升任海军元帅。而有的中文资料将本舰译为冈比亚湾号,但由上文可知,甘比尔湾与非洲国家冈比亚(Gambia) 之间并没有关系,因此,甘比尔湾号的中文舰名更为准确。

设计解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卡萨布兰卡级建造前,美军护航航母大多是由民船改装而成,比如博格级改装自C3型货船,桑加蒙级则改装自西马隆级油船。卡萨布兰卡级的设计理念可称为“带有飞行甲板的小型飞机运输舰”,优先考虑降低成本、工时,保证在短时间内大量建造。从外形上看,该级与博格级比较接近,型线主要参考了P1型高速运输船。甘比尔湾号的标准排水量仅有7800吨,满载排水量也不过10200吨,垂线间长149.35米,型宽19.81米,平均吃水6.32米,定员916人。因排水量较小,当海况较高时,舰体摇晃会对舰载机起降造成影响,而满载排水量23875吨的桑加蒙级就没有这个问题。

与通常配属舰载机航空大队的舰队航母不同,护航航母的舰载机部队通常会被编为1个混成中队。甘比尔湾号上的混成中队有约30架舰载机,主要机型有FM-2战斗机(18架)和TBM-1C鱼雷轰炸机(12架)。

甘比尔湾号的飞行甲板由薄钢板制成,上面铺有木质甲板,整个甲板长144.5米(比博格级的飞行甲板长9米),中部宽24.4米。飞行甲板在纵向上被分成4段,由3个伸缩接头进行连接,分别位于47号、101号和146号肋位。该舰飞行甲板不是强力甲板,不参加主舰体的总纵弯曲。飞行甲板前、后部各有1台舷内升降机,前部升降机位于49号~66号肋位,长12.8米,宽10.36米;后部升降机位于169号~184 号肋位,长11.58米,宽12.8米。飞行甲板较短,搭载的舰载机也不多,2部升降机已经足够。

当时,美军各型航母基本都配备了弹射器,甘比尔湾号在飞行甲板前部安装1部H2-1型液压式弹射器,能弹射飞机的最大重量为4吨,弹射总重3.7吨的FM-2没有问题,若要弹射总重超过5.9吨的TBM-1C,就需要甲板风的配合。

美舰队航母上的舰载机大多采用滑跃起飞,这也是当时最快的起飞方式。而舰队航母航速能达到30节,且飞行甲板较长,即使不用弹射器,一次也能起飞众多飞机,使用弹射器反而会延缓起飞的时间。而护航航母的飞行甲板较短,航速不高,仅靠滑跃起飞,出动架次率较低。因此,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若位于飞行甲板前部适合采用弹射起飞,若位于后部适合采用滑跃起飞。

飞行甲板下方是舰尾下甲板,甘比尔湾号的舰岛位于该甲板右舷靠前的位置,体积很小,最窄处不足2米,且有部分悬空在舰体外侧,需要靠下方3条加强筋进行支撑。舰岛内部共有3层,第一层设有海图室、无线电室和无线电定向室;第二层设有舰长舱室和领航员舱室;第三层设有操舵室和海图室。舰岛顶部是1个露天平台,前部装有1台2.5米测距仪,在1944年7月被2个对空嘹望哨取代。桅杆设置在平台后部,上面装有雷达天线、探照灯以及大量电子设备,显得颇为拥挤。

甘比尔湾号装备了SG型对海搜索雷达和SK型对空地索雷达,另有1部YE型舰载机归航信标。SG 型探测距离约为35.4公里,该舰的SG型雷达曾在约37.8公里的距离上发现过敌方大型舰队。SK型是当时美军大型舰船的标配,探测距离为185.2公里(当目标飞行高度为3048米时)。这2型雷达都有平面显示器,可较为准确地判断出目标方位。

机库位于舰尾下甲板下方46号~184号肋位的区域,长78米,宽17.1米,高5.3米,长度超过了博格级和桑加蒙级的机库。机库所在的甲板也是该舰的强力甲板。卡萨布兰卡级的机库甲板呈自然水平的形态,而博格级等护航航母的机库甲板,从纵向上看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在高海况条件下,甲板上的舰载机较难固定。

当时,舰载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十分紧缺,短期内难以满足众多护航航母的需求。所以,海事委员会选择了老旧的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卡萨布兰卡级的主机,海军舰船局对此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甘比尔湾号的主机为2台5气缸往复式蒸汽机,轴功率为9000马力,配套锅炉为4台巴威式燃油锅炉,蒸汽压力为20公斤/平方厘米。该舰采用双轴单舵方式推进,设计航速19节,高于博格级和桑加蒙级。

该舰设有前后2个机舱,前机舱位于82号~100号肋位,后机舱位于118号~136号肋位,机舱之间设有淡水舱等多个舱室。每个机舱均布置2台锅炉和1台主机,锅炉和主机被纵舱壁分离,前机舱按“左舷主机、右舷锅炉”布置,驱动左侧螺旋桨,后机舱的布置与此相反,驱动右侧螺旋桨。这种交错式的舱室布置,使该舰即使1个机舱受损,也不会丧失全部动力,生存能力明显优于此前由货船、油船改装的护航航母,这些航母的机舱多采用简单的集中式布局,存在很大隐患。

双层舰底中的大部分空间用来储存燃料,划分为18个燃油存储箱,其中,9个位于机舱底部。全舰的总载油量为2228吨,续航力为10200海里/15节。航空汽油库位于舰底上方,位于50号~64号肋位的区域,汽油库的周围设有隔离空舱。

武备介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甘比尔湾号的武备包括1座Mk30型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8座双联装“博福斯”Mk1型40毫米60倍径机关炮和20座“厄利孔”Mk4型20毫米70倍径机关炮。若在近距离遭遇敌方潜艇,127毫米炮可起到威慑作用,使敌艇不敢轻易上浮,而机关炮被布置在两舷。127毫米炮位于1个露天炮台内,没有炮罩。甘比尔湾号没有火控雷达,2.5 米测距仪拆除后,由SG型雷达负责测距。40毫米机关炮呈四角式布局,分布在左右两舷,形成了4个炮群。既可由电力驱动,也可人工操作。4个炮群各配有1部Mk 51型射击指挥仪,单人即可操作,用于瞄准近程目标。结构简单,从下至上分为基座、引导头和环式瞄准具3个部分,基座由螺栓固定在甲板上,引导头与基座连接处有滚动轴承,握住引导头的手柄可绕基座转动,环式瞄准具位于最上部,后来被M 14型陀螺瞄准具取代。使用瞄准具时,先将准星瞄准目标,即可测出高炮所需的提前量。如选择直接控制模式,指挥仪的操作人员在瞄准目标后,可按住右侧手柄上的开火键进行自动射击。也可以只提供射击诸元,由炮组人员手动操作射击。20毫米机关炮分布在左右舷的高炮走廊上,是该舰防空的最后一道屏障。为防备敌机扫射,每个炮位都配有1块12.7毫米厚的防盾。

作为在战时建造的小型护航航母,甘比尔湾号的防护非常薄弱,主舰体没有装甲和鱼雷防御系统,弹药库也没有防弹舱壁,少量装甲板分布在舰岛、炮位和机库里的鱼雷舱等处。同级舰利斯康姆湾号,在实战中仅被日军潜艇命中1枚鱼雷就导致沉没。护航航母在设计时被定为执行低烈度任务,美军期望其在交战时能先利用自身的雷达和舰载机进行预警,再由舰载机和火炮进行自卫,在舰体防护方面则没有太多的措施。

建造与服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50艘卡萨布兰卡级均由凯泽造船公司位于华盛顿州温哥华市的造船厂承建。1号舰卡萨布兰卡号的建造周期为241天,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升,甘比尔湾号从铺设龙骨到交付海军只用了171天,而该级最后1艘蒙达号的建造周期更缩短到101天。甘比尔湾号于1943年7月10日开始铺设龙骨,11月22日下水,12月21日完成码头试验,27日完成航行试验,最终于28日在俄勒冈州的阿斯托里亚交付海军。第一任舰长为休·古德温上校,一战时期他就参加海军了,在很多单位都有服役的经历,曾来过菲律宾和中国,对参战有着极高热情。

甘比尔湾号服役后,1944年2月7日将400人的部队从圣迭戈运送到珍珠港,而后向位于马绍尔群岛的企业号航母输送了84架补充飞机,在返回时途经珍珠港,甘比尔湾号又装载了大量待修理的飞机。

返回本土后,从3月上旬到月底,甘比尔湾号都在圣迭戈的干船坞内重新涂装,并更换了2具螺旋桨以解决振动问题。

涂装和修理结束后,该舰参与了海军陆战队F4U“海盗”战机飞行员的上舰资格测试,这也是该型战机首次登上护航航母的飞行甲板。4月3日,甘比尔湾号迎来了自己的舰载机部队第10混成中队,编号为VC-10。该中队成立于1943年9月23日.成员共有55人,指挥官为爱德华·赫克斯塔布尔少校。

5月1日,甘比尔湾号抵达马绍尔群岛,随后被编入由罗尔萨拉达少将指挥的第52特混舰队第11中队,准备参加马里亚纳群岛战役。6月15日~7月31日,该舰出动舰载机支援了海军陆战队在塞班岛和天宁岛的作战。在6月17日的战斗中,第10混成中队的战机击落了大量企图阻止美军登陆的日机。8月1日~11日,甘比尔湾号又支援了在关岛登陆的美军。

在关岛登陆作战期间,该舰舰长发生了变更。萨拉达少将在一天晚上来到甘比尔湾号上,与多年老友古德温舰长共进晚餐。席间,萨拉达透露,他将被提升为第38特混舰队第4大队第11中队的指挥官,想邀请古德温担任他的参谋长。起初,古德温并不想离开甘比尔湾号,他说:“我有1艘很好的军舰, 而我们正在做着很好的工作,离开它将会成为一个错误。”但经过老朋友的一再劝说,一夜思考后,他在第二天做出了接受新职务的决定。1944年8月19日,沃尔特·菲韦格上校成为了甘比尔湾号的新舰长,也是最后一任舰长。当年9月,美军发起帕劳群岛战役,9月15日~28日,甘比尔湾号出动舰载机轰炸了帕劳群岛的贝里琉岛和安加尔岛,掩护美军登陆作战。

菲律宾战役于10月爆发,甘比尔湾号与同级舰基特昆湾号在10月12日~19日,一起执行了护送菜特岛登陆船队的任务。7天后,2艘航母一并编入第77特混舰队第4大队第3中队,代号“塔菲3号”,该中队拥有6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和4艘护航驱逐舰。10月20日~24日,该中队对莱特湾登陆进行支援,为登陆船队提供防空和反潜巡逻等任务。

最后一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0月25日,甘比尔湾号在凌晨5时出动8架战机进行防空巡逻。6时43分,“塔菲3号”中队在萨马岛以东海域突然遭遇由4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组成的日舰队,萨马岛海战随即爆发。处于弱势的美护航航母只能先起飞舰载机干扰日军,而后再全力撤退,负责护航的美驱逐舰也都恪尽职守地掩护航母行动。

甘比尔湾号等3艘航母成为首要攻击目标。菲韦格舰长在6时46分下令全速前进,主机转速在2分钟内由127转/分提升到极限的177转/分。排列在飞行甲板上的10架战斗机和7架鱼雷轰炸机于6时57分~7时05分陆续升空。情况紧急,舰载机挂载的弹药较为混乱,包括45公斤、227公斤炸弹和深水炸弹,有的甚至未挂载弹药就起飞了。

当天,该舰搭载18架战斗机和11架鱼雷轰炸机,空勤人员51人。此外,还有4架已挂载鱼雷的“复仇者”轰炸机停在机库里,需在其他飞机离舰后,再提升至飞行甲板起飞。由于甲板风速不够,第1架“复仇者”被迫将载油量减至132.5升才得以在7时10分升空,在投射鱼雷后坠毁,35分钟后,第2架“复仇者”在未减油的状态下成功起飞。到了7时50分,此时的甲板风已无法满足鱼雷轰炸机的起飞条件,为避免鱼雷殉爆,菲韦格下令将1架“复仇者”弹射丢弃,最后1架“复仇者”只能放置在机库里。

从8时10分开始,甘比尔湾号不断中弹,由于日军误将其判定为舰队航母,因此发射了大量装有延时引信的穿甲弹,穿透了该舰水线以上的命中弹均未被引爆,反而是爆炸的近失弹和水中弹给其造成了很大损伤。8时20分,该舰水线下的前部机舱被击穿,造成海水涌入,5分钟后锅炉熄火,前部主机失去动力。好在2个机舱距离较远,尚未受损的后部主机还可工作,但航速由19.5节下降到了11节。停放在机库里的那架鱼雷轰炸机也被引燃,幸运的是挂载的鱼雷没有爆炸。8时37分,可能是因为舰岛上控制舵机的液压管线被炮弹打坏,该舰失去了对航向的控制。3分钟后,先前完好的后部机舱也被1枚203毫米炮弹击穿了,后部主机在2分钟内迅速停转。被打得千疮百孔的甘比尔湾号只能瘫痪在海面上,等待着最终时刻的降临。

眼见沉没已无法逆转,菲韦格在8时50分下达了弃舰命令。甘比尔湾号在9时07分向左倾覆,并于4分钟后沉没在北纬11031'、东经126° 12'海域,成为像英国光荣号一样被舰炮击沉的航母。

甘比尔湾号落水的幸存者们依靠救生筏或其他切能够漂浮的物体在海上等待救援,第10混成中队滞留在空中的舰载机则飞往莱特岛的临时机场降落,据美军官方报告显示,至27日4时30分,约有700名幸存者被成功营救。在萨马岛海战开始时,该舰实载人员950名,共有约250名先后牺牲,而对于第10混成中队的成员而言,战争并没有结束,在休整结束后,他们将在新的航母上继续奋战。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台词解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同厂舰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建造于凯撒船坞公司 范库弗峰造船厂。

舰娘名 开工时间 下水日期 出厂日期 备注
瓜达卡纳尔
USS Guadalcanal
CVE-60
1943.1.5 1943.6.5 1943.9.25
甘比尔湾
USS Gambier Bay
CVE-73
1943.7.10 1943.11.22 1943.12.28

参考资料与注释[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