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罗德尼

来自舰R百科
代代勇留言 | 贡献2016年3月19日 (六) 15:2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舰娘名片 |本名=罗德尼 |别名=老罗、罗德油、<del>七武海</del> |原名=HMS Rodney |国籍=英国 |生日=12月17日 |人设=15k |立绘=文件:...”)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战舰少女R - 罗德尼

本名 罗德尼
别名 老罗、罗德油、七武海
原名 HMS Rodney
国籍 英国
生日 12月17日
人设 15k
配音
身高 216.5米
体重 34270吨


原型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罗德尼号战列舰(HMS Rodney,舷号29)是纳尔逊级战列舰的2号舰,以18、19世纪英国海军名将罗德尼命名。1922年12月28日,罗德尼号在伯肯黑德的Cammel-Laird造船厂开工,1925年12月17日下水,1927年11月10日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型战列舰,但因《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而夭折。于是英国人便开始设计纳尔逊级战列舰,并将其作为N3型的袖珍改良版。1922年英国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建造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不再是以往英国战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准,首次采用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是当时舷侧装甲最厚的战舰。受条约规定35000吨的限制,纳尔逊级采用了将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全部布置在舰桥之前,而动力机舱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种非常规的布局,目的是将有限的重装甲防护区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但是这样的设计造成主炮存在后方死角的缺陷,且密集排列的主炮一旦下方弹药库失火,连锁反应也令人担忧。受条约规定排水量的限制,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航速较慢(比较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炮塔化的双联装6英寸口径高平两用副炮。但其高速轻弹在实战中被证明效率低下,其使用的Mark Ⅰ 16英寸炮弹在远距离上存速急剧下降导致炮弹贯穿力不足,贯穿深度只相当于旧式的Mark Ⅰ 15英寸舰炮和新式的Mark Ⅶ 14英寸舰炮。但是依然比同期的美国MK1型奶油炮和软被帽穿甲弹的三年式410要强内容

并且该舰23节的最大速度在二战中不合适伴随高速部队如航母编队等行动,适航性、稳定性也不理想。因二战中在英国海军中地位不高,甚至低于一战前动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最终建成时造价高达7,617,799英镑,为当时造价最昂贵的战舰。不过罗德尼建造采用了废弃的海军上将级豪号的备用材料,以及为G3战列巡洋舰研制的16吋(406毫米)主炮和24.5吋(622毫米)鱼雷然而游戏里并没有鱼雷,因此某种程度上算是物尽其用。

历史上的罗德尼
1936_08_13_arr_devonport.jpg

战争经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德尼号则比它的姊妹舰纳尔逊号更为有名,1940年罗德尼号与纳尔逊号一起参加了挪威战役和围捕德国袖珍战列舰舍尔上将号的行动,1940年4月在挪威卑尔根附近被德国轰炸机炸伤。

941年5月27日,罗德尼号参加了围歼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战斗中,一轮齐射就瘫痪了俾斯麦号的“A”、“B”炮塔。后续越打越准,在距离2700米时罗德尼号右侧鱼雷发射管发射了两枚鱼雷,其中一发命中俾斯麦号,成为世界海战历史唯一一次战列舰用鱼雷击中战列舰的历史。这一次战役罗德尼号一共发射378枚406毫米炮弹,其中40枚取得命中,射速保持在1.6枚/分钟。但是只有一枚150毫米炮弹击中了罗德尼号。

不久,罗德尼号前往地中海,同纳尔逊号一起担任前往马耳他的护航队的护航任务,参加护航作战。

1942年底到1944年中,又与纳尔逊号一起参加了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支援盟军登陆意大利本土。

罗德尼号1944年参加了规模空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这次登陆战役中动用的6艘战列舰之一。

1945年战争结束后,罗德尼号在1945年转入预备役,1946年除籍,1948年3月26日被出售解体。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相关作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注释及相关链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HMS_Rodney_(29)

萌娘百科:战舰少女:罗德尼